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洪斌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82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属于集热工程配件领域。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若干根集热管以及与之相连的内流管和外流管,所述集热管由内管、外管、真空管组成,所述内管套设在外管内且与内流管连通,所述外管套设在真空管内,且与外流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液体集热模块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集热模块,且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属于集热工程配件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社会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与当代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题不符,因此,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利用太阳能集热 正是现代社会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普遍的方式。目前太阳能集热器可分为液体集 热器和空气集热器两大类,其中以液体为传热介质的大多用水作介质,即构成 各种太阳能热水器。目前液体集热模块是在真空管内直接套设内管,利用水温 不同而产生密度差,因此引起浮力,此一热虹吸现像,促使水在集热器中自然 流动,而这样的集热模块效率较低。如何制造一种结构简单且高效率的太阳能 集热模块,正是专利技术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液体集热模块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 种高效率的太阳能集热模块。其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 若干根集热管以及与之相连的内流管和外流管,所述集热管由内管、外管、真 空管组成,所述内管套设在外管内且与内流管连通,所述外管套设在真空管内, 且与外流管连通。集热模块工作时,水由内流管流入内管,然后由内管顶端流 入外管内加热,加热后的热水再由外管流入外流管流出,这样,需加热的水进 行了强制循环,大大提高了集热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内管顶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顶于外管内表面顶端。这样简单方便的使内管归中,使水流均匀,受热效率高,且方便安装。本技术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液体集热模块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集热模块,且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集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1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十五根集热管1以及与之相连的内流管2和外 流管3,所述集热管由内管4、外管5、真空管6组成,所述内管4套设在外管 5内且与内流管2连通,所述外管5套设在真空管6内,且与外流管3连通。所 述内管4顶端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顶于外管内表面顶端。权利要求1. 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若干根集热管(1)以及与之相连的内流管(2)和外流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由内管(4)、外管(5)、真空管(6)组成,所述内管(4)套设在外管(5)内且与内流管(2)连通,所述外管(5)套设在真空管(6)内,且与外流管(3)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 顶端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顶于外管内表面顶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属于集热工程配件领域。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若干根集热管以及与之相连的内流管和外流管,所述集热管由内管、外管、真空管组成,所述内管套设在外管内且与内流管连通,所述外管套设在真空管内,且与外流管连通。本技术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液体集热模块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集热模块,且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优点。文档编号F24J2/05GK201251302SQ20082016274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徐洪斌 申请人:徐洪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若干根集热管(1)以及与之相连的内流管(2)和外流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由内管(4)、外管(5)、真空管(6)组成,所述内管(4)套设在外管(5)内且与内流管(2)连通,所述外管(5)套设在真空管(6)内,且与外流管(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徐洪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