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下菜机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76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下菜机构、方法及装置,自动下菜机构包括壳体及驱动装置;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置卷杆菜盘的容置空间;卷杆菜盘包括盒体、薄膜及卷杆,盒体旋转连接于卷杆,卷杆固定连接于薄膜,盒体包括多个用于放置菜品和/或调料的容纳格,薄膜设置在多个容纳格的开口处;壳体的第一表面开设有放置口,从而将卷杆菜盘从放置口放置容置空间内;壳体的第二表面开设有下菜口,薄膜设置于下菜口处,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卷杆以驱动卷杆旋转以将薄膜撕开以通过下菜口下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自动撕开薄膜达到按次序下菜的效果。

The mechanism, method and device of automatic dish drop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下菜机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烹饪应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下菜机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全自动炒菜机是一台采用专业模拟人工烹饪的机器,无需人工看管,将准备好的主料、配料、佐料全部一次性投入,设定程序后,自动热油、自动翻炒,自动控制火候,无需经验即可自动烹饪的一台智能化设备。自动炒菜机不仅能自动炒、煎、烹、炸、爆、焖、蒸、煮、烙、炖、煲等一锅多用的功能,轻松实现了炒菜过程的自动化和趣味化,只需手指轻轻触摸,就可以享受到世界各地的地道美食,真正做到了烹饪过程无油烟、省时、省力、不粘、不糊、不溢锅、烹饪锅自动密封保鲜、营养菜肴美味,即保持了菜肴的传统工艺及色泽、又使炒制的菜肴鲜嫩味美,营养丰富。但是,现有技术的自动炒菜机一般为主料、配料、佐料全部一次性投入,没有先后次序,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下菜机构、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炒菜机一般为主料、配料、佐料全部一次性投入,没有先后次序,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下菜机构,包括壳体及驱动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置卷杆菜盘的容置空间;所述卷杆菜盘包括盒体、薄膜及卷杆,所述盒体旋转连接于所述卷杆,所述卷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薄膜,所述盒体包括多个用于放置菜品和/或调料的容纳格,所述薄膜封闭多个所述容纳格的开口处;所述壳体的第一表面开设有放置口,从而将所述卷杆菜盘从所述放置口放置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壳体的第二表面开设有下菜口,所述薄膜设置于所述下菜口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卷杆以驱动所述卷杆旋转以将所述薄膜撕开以通过所述下菜口下菜。其中,所述壳体还开设有用于旋转所述卷杆的转轴孔,所述卷杆插设于所述转轴孔中以于所述转轴孔中旋转;所述卷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锯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锯齿相适配的第二锯齿,所述第一锯齿插接于所述第二锯齿中,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从而通过电机驱动所述卷杆旋转。其中,所述壳体的第二表面设置有固定部,当所述卷杆菜盘从所述放置口放置所述容置空间内时,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卷杆菜盘的边缘以使所述卷杆菜盘固定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红外发射器以检测所述薄膜撕开的位置。其中,所述薄膜上设置有红外反射限位条以通过所述红外反射限位条反射红外线,从而确定所述薄膜撕开的位置。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自动下菜方法,采用如上所述自动下菜机构实现,包括:通过将卷杆菜盘从放置口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确定所述卷杆菜盘放置到位;驱动卷杆旋转以将薄膜撕开以通过下菜口下菜。其中,还包括:通过红外发射器检测所述薄膜撕开的位置。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自动下菜装置,采用如上所述自动下菜机构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到位模块及驱动模块:所述到位模块用于通过将卷杆菜盘从放置口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确定所述卷杆菜盘放置到位;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卷杆旋转以将薄膜撕开以通过下菜口下菜。其中,还包括红外检测模块和/或距离控制模块: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用于通过红外发射器检测所述薄膜撕开的位置;所述距离控制模块用于通过微动开关控制所述薄膜打开的距离。为解决上述问题,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下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自动撕开薄膜达到按次序下菜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下菜机构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下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卷杆菜盘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卷杆菜盘的薄膜撕开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卷杆菜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专利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专利技术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下菜机构、方法及装置,所述自动下菜机构包括壳体及驱动装置;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置卷杆菜盘的容置空间;所述卷杆菜盘包括盒体、薄膜及卷杆,所述盒体旋转连接于所述卷杆,所述卷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薄膜,所述盒体包括多个用于放置菜品和/或调料的容纳格,所述薄膜封闭多个所述容纳格的开口以分别形成多个密闭空间,从而通过所述薄膜将多个所述容纳格密封;所述壳体的第一表面开设有放置口,从而将所述卷杆菜盘从所述放置口放置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壳体的第二表面开设有下菜口,所述薄膜设置于所述下菜口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卷杆以驱动所述卷杆旋转以将所述薄膜撕开以通过所述下菜口下菜。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下菜机构1的爆炸图。本实施例中自动下菜机构1,包括壳体11及驱动装置12;其组装完成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下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驱动装置;/n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置卷杆菜盘的容置空间;所述卷杆菜盘包括盒体、薄膜及卷杆,所述盒体旋转连接于所述卷杆,所述卷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薄膜,所述盒体包括多个用于放置菜品和/或调料的容纳格,所述薄膜设置在多个所述容纳格的开口处;/n所述壳体的第一表面开设有放置口,从而将所述卷杆菜盘从所述放置口放置所述容置空间内;/n所述壳体的第二表面开设有下菜口,所述薄膜设置于所述下菜口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卷杆以驱动所述卷杆旋转以将所述薄膜撕开以通过所述下菜口下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下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驱动装置;
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置卷杆菜盘的容置空间;所述卷杆菜盘包括盒体、薄膜及卷杆,所述盒体旋转连接于所述卷杆,所述卷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薄膜,所述盒体包括多个用于放置菜品和/或调料的容纳格,所述薄膜设置在多个所述容纳格的开口处;
所述壳体的第一表面开设有放置口,从而将所述卷杆菜盘从所述放置口放置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壳体的第二表面开设有下菜口,所述薄膜设置于所述下菜口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所述卷杆以驱动所述卷杆旋转以将所述薄膜撕开以通过所述下菜口下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开设有用于旋转所述卷杆的转轴孔,所述卷杆插设于所述转轴孔中以于所述转轴孔中旋转;
所述卷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锯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锯齿相适配的第二锯齿,所述第一锯齿插接于所述第二锯齿中,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从而通过电机驱动所述卷杆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二表面设置有固定部,当所述卷杆菜盘从所述放置口放置所述容置空间内时,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卷杆菜盘的边缘以使所述卷杆菜盘固定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红外发射器以检测所述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怀军蔡文锥王向华朱军陈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