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水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双管道自然排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505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顶水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双管道自然排空装置,它由多功能调节阀分别连接莲蓬头以及进出水管路和自来水管,旋转调节阀至“排空”位置时由于水箱内平衡管的作用可以将进出水管道中的水排空,可防止太阳能热水器冬天使用时的冻堵,可实现即开即出热水的功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自然排空装置的结构装置。目前市场上顶水式水箱结构的太阳能热水器品种很多,但它们水箱内都设有两根管道,一根进水管,一根出水管,在使用时,打开上水阀,靠自来水压力顶出水箱内热水;停止使用时,关闭上水阀、切断水源。由于水箱采用的是封闭结构,与大气不相通,上下水管内的水无法排空,滞留在管内,形成管道冷水。这个缺陷使得所有品牌的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在冬季使用时都存在一个问题,即管道容易被冻堵和使用前必须先排冷水然后才能用热水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顶水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双管道自然排空装置,通过多功能调节阀的控制,实现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管道冷水排空的功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由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多功能调节阀、莲蓬头以及管路等组成的一个可实现进出水管道排空功能的洗浴结构,多功能调节阀的四个管路接口分别与莲蓬头、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出水管、自来水管、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等相连接。旋动多功能调节阀旋扭,当旋扭指向“排空”位置时,多功能调节阀中接莲蓬头的接口A与接水箱进水管接口D、接水箱出水管接口B分别相通,平衡管此时可向水箱补充空气,保持水箱内的压力不小于大气压。通过由水箱和莲蓬头高度差形成的压力,将进出水管中的水经莲蓬头排出。进水管路中的进气口既作为连通水管上口与大气相通,又作为防止发生虹吸的通气口,保证在排空过程中水流既顺畅又不会产生倒流,从而实现顶水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双管道自然排空功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进水管结构剖视图图3本技术平衡管结构剖视图图4本技术出水管结构剖视图图中1多功能调节阀、2莲蓬头、3安全阀、4水箱、5出水管、6平衡管、7平衡管单向阀、8进水管进气口、9进水管出水口、10进水管、11进水管出水口、12水嘴、13螺钉、14连接管、15密封套、16套管、17芯管、18螺圈、19 O形密封圈、20 O形密封圈、21螺钉、22管、23阀芯、24阀座、25阀盖、26密封垫、27 O形密封圈、28 O形密封圈、29接管座、30接管、31调节螺塞、32压缩弹簧、33阀套、34弹簧座、35密封垫、36垫圈、37弯管、38连接管、39水管、40 O形密封圈、41螺钉、42 O形密封圈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实施方法及工作原理由多功能调节阀1、水箱4、莲蓬头3以及管路等组成的本技术洗浴结构(见图1),在每次用水或上水后,旋转多功能调节阀1的旋扭,旋扭指针指向“排空”位置时,多功能调节阀1的接口A和接口B,接口A和接口D分别相通。由于水箱4内装配有和大气相通的平衡管6,通过平衡管6上端的平衡管单向阀7向水箱4内补充空气,补充的空气通过出水管5的管口、进水管10的进气口进入水箱进出水管,保证水箱内的压力不小于大气压,通过由水箱和莲蓬头高度差形成的压力,将进、出水水管中的水经多功能调节阀的D口到A口、B口到A口,再经莲蓬头排出,实现自然排空的功能。在进水管10中,进水管进气口8不仅起到进气的作用,同时可防止排空时由于负压而形成的虹吸现象。在进水管10中,由于出水口9在位置上比出水口11高,进水管10中冷水经过出水口9,出水管11的等流作用,避免水箱4内壁形成导流板,产生混水现象。出水管5中的安全阀3在本技术中也起到了调整压力,使得水箱内的压力始终和大气压相等。进水管10(见图2)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如下由水嘴12、连接管14、套管16、芯管17、螺圈18等组成的进水管10结构中,冷水经过水嘴12、芯管17进入、经过芯管17上部的进水管出水口9流入芯管17与套管16之间的环形管道内,然后再经套管16下部的进水管出水口11流入水箱底部,通过水的压力,顶出水箱4上部的热水。排空时,通过水箱4上部的套管16上的进气口8补充空气,利用水箱4和莲蓬头2的高度差,不仅能排出冷水,而且能防止虹吸现象,保证水流既顺畅又不会产生倒流。螺圈18直接固定于水箱4底部,连接管14和水嘴12之间也通过螺纹、螺钉13连接。这种结构,可以避免拆卸时因两螺纹之间的牵制形成拆不下、旋不紧,互相松动等问题的发生。芯管17是通过密封套15安装在连接管14内部,水嘴12通过与连接管14的螺纹联接紧紧顶住芯管17的下部,使得芯管17定位准确可靠。套管16焊接在连接管14上端止口处,保证与芯管17同心。连接管14与螺塞18、水嘴12端面接触处均置有O形密封圈19、20,保证进水管10无渗漏水现象。平衡管6(见图3)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如下螺圈18、连接管14、密封套15的结构及连接方式和进水管10中连接方式相同,接管座29与连接管14的连接方式和12与14的连接方式相同。接管30通过螺纹与接管座29相连而伸出水箱发泡层外与大气相通。在管22的顶部装配有由阀芯23、阀座24、阀盖25、密封垫26构成的单向阀7,通过阀芯23的上下浮动来补充水箱内空气,平衡水箱内外的压力,在该结构中,连接管14与螺圈18、接管座29端面密封处同样置有O形密封圈27和28,保证该结构的密封性能。出水管5(见图4)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如下在出水管5结构中,由平衡管6中单向阀7补充进的空气经过水管39的上口进入管道中,通过由调节螺塞31、压缩弹簧32、阀套33、弹簧座34、密封垫35、垫圈36、弯管37构成的安全阀3的调节,保证水箱内外压力的平衡。热水通过由水箱4和莲蓬头2高度差形成的压力,经过水管39、水嘴12排出。在本结构中螺圈18、连接管38、密封套15、水管39、水嘴12的连接方式和进水管10结构中的连接方式相同,其中连接管38与螺圈18、水嘴12端面密封处同样设置有O形密封圈40、42,保证本结构的密封性能。由调节螺塞31、压缩弹簧32、阀套33、弹簧座34、密封垫35、垫圈36、弯管37构成的安全阀3结构中,弯管37与连接管38、阀套33与调节螺塞31、弯管37均是通过螺纹相联接,为了防止漏水,弯管37与阀套33、弹簧座34接触面上设置有垫圈36、密封垫35。高出大气压的压力经过弯管37内管道,顶开弹簧座34,经过调节螺塞内孔排出,保证水箱内压力与大气压相平衡。压缩弹簧的弹力可通过调节螺塞31在阀套33内螺纹的旋进,旋出来进行调节。本技术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便于安装和拆卸,是一种比较理想,适用于顶水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自然排空功能的结构装置,本技术的运用,将极大地提高顶水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性能,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权利要求1.一种顶水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双管道自然排空装置,由水箱(4)、进水管(10)、出水管(5)、莲蓬头(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莲蓬头(2)与进水管(10)出水管(5)与自来水管E之间连接有多功能调节阀(1)水箱(4)内安装有平衡管(6)。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顶水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双管道自然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10)下部为水嘴(12)经连接管(14)连接芯管(17),在芯管(17)的外面有套管(16)。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顶水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双管道自然排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管(5)上部为水管(39)下部经连接管(38)连接出水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水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双管道自然排空装置,由水箱(4)、进水管(10)、出水管(5)、莲蓬头(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莲蓬头(2)与进水管(10)出水管(5)与自来水管E之间连接有多功能调节阀(1)水箱(4)内安装有平衡管(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延文曹志扬潘宗洵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辉煌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