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路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35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路灯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路灯、路灯架、控制模块、光照度传感器、红外摄像模块、人体行为识别模块。基于上述模块设备的路灯照明节能方式为:光照度传感器采集的光照度值用于控制路灯照明节能功能的开启和关闭,路灯照明节能功能是利用红外摄像模块采集马路上的图像信息,并利用人体行为识别模块从图像信息中识别人体和人体行为,人体行为包括人远离路灯的行为和走近路灯的行为,而控制模块根据所识别的人体行为结果来控制路灯的开启和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光照度传感器、红外摄像模块和人体行为识别模块完成路灯照明节能功能,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路灯照明系统大量浪费电能的缺陷。

A kind of energy saving street lamp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路灯设备
本技术涉及照明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路灯设备。
技术介绍
路灯照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据统计,当前我国路灯照明耗电量约占照明总用电量的15%。面对供电的紧张局面,传统的照明光源和灯具节能已经不能满足大范围节电的需求,而人工控制、路灯巡查同时也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更有效率的路灯自动控制手段是路灯节能的重要方向,而目前的路灯控制手段大多采用定时开关功能,实际上这一方案也不能达到好的节能效果,因为很多马路可能人流稀少,路灯整夜常开只是为了可能的少量路人服务,大量的时间段内马路上没有人经过,故导致路灯耗电量极大。在一些住宅楼等小范围内,路灯采用了人体红外检测设备辅助路灯进行开关控制,可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但这种方案对于常规的马路路灯是不适用的,不能给路人带来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人体行为识别的节能型路灯设备。本技术需要在硬件和软件上对传统的路灯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得本技术的节能型路灯设备在户外光照度值达到一定阈值时自动开启路灯节能功能,然后利用路灯上设置的红外摄像模块和人体行为识别模块监测路面是否有人路过该路灯,从而控制路灯的开启与关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路灯设备,包括路灯、路灯架、控制模块、光照度传感器、红外摄像模块、人体行为识别模块。所述路灯架用于承载所述路灯、光照度传感器、红外摄像模块、人体行为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路灯可采用各种类型的灯,如LED灯、卤钨灯等,并安装于所述路灯架中,用于为路面行人提供照明。所述控制模块与上述路灯、光照度传感器、红外摄像模块、人体行为识别模块相连。控制模块作为中枢设备在各种设备之间传输信息,包括与红外摄像模块之间传输图像信息,与人体行为识别模块之间传输图像信息和人体行为识别结果信息,与光照度传感器之间传输光照度信息,与路灯之间传输开关控制信息。所述控制模块可以是一块带有信号控制和处理功能的嵌入式设备。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安装在路灯架顶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光照度传感器不能被本技术的节能型路灯设备中任何设备遮掩,该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当前路灯所在区域光照度信息,并将信息即时传输给控制模块,本技术中光照度传感器起到了自动开启路灯照明节能功能的目的,在监测到的光照度值小于预设的某一个阈值时开启路灯照明节能功能,此时所述控制模块、红外摄像模块和人体行为识别模块开始工作;如果监测到的光照度值大于预设的某一个阈值时关闭路灯照明节能功能,此时所述控制模块、红外摄像模块和人体行为识别模块停止工作。所述红外摄像模块安装在所述路灯架上,红外摄像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在路灯照明节能功能启动后连续捕捉图像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模块。该红外摄像模块的图形采集和传输频率可以人为设定。路灯架上可以设置沿着路面方向的多个红外摄像模块同时监控多个路面方向。本技术采用红外摄像模块,而非普通摄像模块是为了能在夜晚进行清晰地图像采集。所述人体行为识别模块安装在所述路灯架上,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该设备连续从控制模块获取来自红外摄像模块的图像信息,并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此时路灯附近是否有人出现,如果有人出现,再进行人体行为识别,即人是远离路灯状态还是走近路灯状态,同时将识别结果信息发送回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此信息完成开灯或关灯的工作。所述人体行为识别模块可以是一个置入图像处理算法和人体行为识别算法的嵌入式设备,也可以是一个专有的图像处理硬件平台,关于人体行为识别技术已是成熟技术,可直接在本技术中得到应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基于光照度传感器和人体行为识别模块的节能型路灯设备,能够完全解决传统路灯照明设备大量浪费电能的缺陷,使得路灯照明设备能根据马路上人的行为自动控制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在马路上没有人行走时自动关闭路灯,马路上有人行走时自动打开距离人最近的路灯。而光照度传感器又能实时根据路灯所在区域的照度值来确定是否开启路灯照明节能功能。另外,现在许多城市或区域的路灯设备中已经装置了红外摄像模块,但其功能是用于视频监控的安防目的,对于这一类路灯设备,本技术提出的思路可以利用路灯上已有的红外摄像模块达到照明节能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节能型路灯设备结构图图2是节能型路灯设备中各模块连接图图3是路灯照明节能功能开启和关闭实现流程图图4是路灯照明节能功能的实现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以平直方向公路上一盏路灯设备为例,对该节能型路灯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节能型路灯设备结构图如图1所示。同时,对节能型路灯设备中各个模块的连接关系与功能进行说明,即如图2所示的节能型路灯设备中各模块连接图。同时,图3展现路灯照明节能功能开启与关闭实现流程图。同时,通过图4展现路灯照明节能功能的实现流程图。所述图1中,所述节能型路灯设备的各功能模块显示了其在路灯设备中的位置,该设备包括路灯架、路灯、控制模块、第一红外摄像模块、第二红外摄像模块、光照度传感器、人体行为识别模块。所述光照度传感器必须位于路灯设备顶端,用于准确测量出路灯设备所处区域的光照度值,光照度值的变化控制路灯照明节能功能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红外摄像模块和第二红外摄像模块都采用固定式枪状摄像设备,通过将两个红外摄像模块设置在沿平直公路上相反的两个方向,可以更稳定地采集公路上的图像信息。例如平直公路为东西方向,第一红外摄像模块监测朝东方向的路面,第二红外摄像模块监测朝西方向的路面,那么任意一个红外摄像模块监测到有人朝该路灯走近,就开启路灯;两个红外摄像模块都监测到人已远离该路灯,就关闭路灯。所述图2展示了所述节能型路灯设备的各功能模块的相互连接方式,包括路灯、控制模块、第一红外摄像模块、第二红外摄像模块、光照度传感器、人体行为识别模块。所述第一红外摄像模块、所述第二红外摄像模块同时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在所述路灯照明节能功能启动后,两个红外摄像模块连续采集图像信息,并同时向控制模块传输,直到路灯照明节能功能关闭,就停止图像采集和传输工作。所述控制模块为节能型路灯设备的中枢模块,该模块同时与所述光照度传感器、第一红外摄像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路灯设备,包括路灯、路灯架、控制模块、光照度传感器、红外摄像模块、人体行为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度传感器设置于路灯架顶端,用于采集光照度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开启和关闭路灯照明节能功能,所述红外摄像模块实时采集图像信息,并将信息通过控制模块传输至人体行为识别模块,所述人体行为识别模块通过对图像信息的分析来识别人体行为,所述控制模块根据人体行为识别结果控制路灯开启和关闭,控制模块与上述光照度传感器、红外摄像模块、人体行为识别模块、路灯相连并进行信息传输,控制模块控制红外摄像模块、人体行为识别模块和路灯的开启和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路灯设备,包括路灯、路灯架、控制模块、光照度传感器、红外摄像模块、人体行为识别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度传感器设置于路灯架顶端,用于采集光照度信息,并将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开启和关闭路灯照明节能功能,所述红外摄像模块实时采集图像信息,并将信息通过控制模块传输至人体行为识别模块,所述人体行为识别模块通过对图像信息的分析来识别人体行为,所述控制模块根据人体行为识别结果控制路灯开启和关闭,控制模块与上述光照度传感器、红外摄像模块、人体行为识别模块、路灯相连并进行信息传输,控制模块控制红外摄像模块、人体行为识别模块和路灯的开启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路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度传感器设置于路灯架顶部,所采集的照度数值输入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路灯照明节能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当照度值小于某一预先设定的值,开启路灯照明节能功能,当照度值大于某一预先设定的值,关闭路灯照明节能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路灯设备,其特征在于路灯架上可以设置多个红外摄像模块,用于采集不同方向的图像信息,不同方向的图像信息同时影响路灯的开启和关闭,红外摄像头模块图形采集的频率可以设置,且红外摄像模块的开启和关闭受光照度传感器值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宁管中岳朱树先胡惠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