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碳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碳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二次电池在生活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但是较低的电池能量密度难以满足当前人类的需要,然而目前的商用电池仍难以达到,因此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开发刻不容缓。新型电极材料硅碳负极由于具有高比容量(4200mAh/g)得到诸多企业的青睐,但是稳定性和循环效率较低,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产生体积膨胀与粉化,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及安全,需要进一步开发和优化。目前主要的优化措施包括纳米化、包覆碳及多部反应等,然而技术手段要求苛刻、产量低,且仍无法解决其稳定性及安全性,更加难以推动商业化进程。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单、快捷,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且易商业化的硅碳负极及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硅碳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对材料改性的同时,实现氮元素掺杂并直接沉积硅基纳米颗粒,得到高电化学活性硅碳负极。技术方案: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碳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等离子体平台,以含硅材料作为硅源,以含氮气氛为气源,对碳材料进行氮元素掺杂并沉积硅基纳米颗粒,得到所述的硅碳负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等离子体平台,以含硅材料作为硅源,以含氮气氛为气源,对碳材料进行氮元素掺杂并沉积硅基纳米颗粒,得到所述的硅碳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硅材料为单晶硅或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氮气氛包括含氮气体,所述的含氮气体为氮气或氨气中的一种;所述的含氮气氛还包括基础气体,所述的基础气体为氢气或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材料为软碳、硬碳或石墨中的一种;所述的碳材料为多孔结构,所述的多孔结构为微孔、介孔或大孔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积温度为150-700℃,沉积时间为1-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坚,孙尚琪,吴有春,杨子睿,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