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簧片、射频传输单元及板间射频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062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簧片、射频传输单元及板间射频连接器,一种簧片,用于电信号传输,设置弹性本体,弹性本体具有弹性变形能力;在所述弹性本体一端平面延伸接设焊接体;在所述弹性本体另一端反向弯折接设弹性触体;给弹性触体施加压力,弹性触体随弹性本体的弹性变形相对于焊接体进行垂直和/或水平的弹性位移。该簧片兼具纵向及横向的变形能力,在进行信号传输时兼具一定的横向、纵向容差能力。用相当简单的结构型式实现了超小板间距射频互联或单纯接地、导电功能,具有相当灵活的应用方式。

A reed, RF transmission unit and RF connector between pla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簧片、射频传输单元及板间射频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特别是指一种簧片、射频传输单元及板间射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RF传输系统中,电路板到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需求是十分广泛的,市面上在用的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基于两件式快插或快插自锁界面的连接器,如SMB和MCX系列;另外一种是基于三件式快插或快插自锁界面的连接器,如MBX、SMP和SMP-MAX。上述第一类连接器允许分别位于两块电路板在连接器横向及纵向上存在微小偏移,相对于第一类连接器而言,第二类连接器将上述两块电路板之间的位置偏差的允许值大大提高。虽然上述这些连接器在解决电路板位置偏差方面已足够优秀,但却难以满足超小板间距的互联需求。尤其是当板间距小于5mm时,目前市面上还未见有完善的板到板互联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簧片,该簧片兼具纵向及横向的变形能力,在进行信号传输时兼具一定的横向、纵向容差能力。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射频传输单元,该射频传输单元由绝缘体及本技术的簧片组成。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板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簧片,用于电信号传输,其特征在于,设置弹性本体(2),弹性本体(2)具有弹性变形能力;/n在所述弹性本体(2)一端平面延伸接设焊接体(3);/n在所述弹性本体(2)另一端反向弯折接设弹性触体(1,1');/n给弹性触体(1,1’)施加压力,弹性触体(1,1’)随弹性本体(2)的弹性变形相对于焊接体(3)进行纵向和/或横向的弹性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簧片,用于电信号传输,其特征在于,设置弹性本体(2),弹性本体(2)具有弹性变形能力;
在所述弹性本体(2)一端平面延伸接设焊接体(3);
在所述弹性本体(2)另一端反向弯折接设弹性触体(1,1');
给弹性触体(1,1’)施加压力,弹性触体(1,1’)随弹性本体(2)的弹性变形相对于焊接体(3)进行纵向和/或横向的弹性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本体(2)为弧形弯曲条板结构;
所述的弹性触体(1,1’)至少包含沿弹性本体(2)切线方向设置的辅助支撑段(1b),辅助支撑段(1b)的端部设置触接段(1a,1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接段(1a,1a’)为线接触结构和/或点接触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支撑段(1b)的宽度由弹性本体(2)到触接段(1a,1a’)渐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触体(1,1’)还包括依次与弹性本体(2)连接的表贴焊接段(1d)和过渡段(1c),在自由状态时,表贴焊接段(1d)与焊接体(3)相互平行;
所述的过渡段(1c)为弧形条板结构,过渡衔接表贴焊接段(1d)与辅助支撑段(1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沿表贴焊接段(1d)、过渡段(1c)及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向文邓亮辉韩晓李阳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