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05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4:54
一种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降低第一线圈导体与第二线圈导体之间的相互干扰。天线装置(1)具备第一线圈导体(3)和第二线圈导体(4)。第二线圈导体包括第一导体部(41)和第二导体部(42)。第一导体部在从第一线圈导体的卷绕轴方向观察时,配置在比第一线圈导体的最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并且,设置为包围第一线圈导体的形成区域。第二导体部与第一导体部连接,卷绕为具有第二开口(48),在从第一线圈导体的卷绕轴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第一线圈导体的最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并且,第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一线圈导体的形成区域的外侧。第二导体部具有相较于第一导体部更远离第一线圈导体的部分。

Antenna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通常涉及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更详细而言,涉及具备多个线圈导体的天线装置、具备该天线装置的通信系统、以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具备多个线圈的天线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天线装置具备非接触充电用线圈(第一线圈导体)和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线圈(第二线圈导体)。NFC线圈设置为在比非接触充电用线圈的最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包围非接触充电用线圈。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5/147133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天线装置中,在比第一线圈导体的最外周靠外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线圈导体。这里,例如在要构成为比以往的天线装置更加小型的情况下,考虑缩短第一线圈导体与第二线圈导体之间的距离(使第一线圈导体与第二线圈导体接近)。然而,当缩短第一线圈导体与第二线圈导体之间的距离时,第一线圈导体与第二线圈导体之间的磁场耦合变强,在第一线圈导体与第二线圈导体之间,相互干扰变大。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方面而完成的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第一线圈导体与第二线圈导体之间的相互干扰的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技术的一方式的天线装置具备第一线圈导体和第二线圈导体。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用于第一系统且呈螺旋状。所述第二线圈导体用于第二系统。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包括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所述第一导体部设置为在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卷绕轴方向观察时包围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形成区域。所述第二导体部与所述第一导体部连接,卷绕为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导体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卷绕轴方向观察时,配置在比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最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在所述第二导体部中,所述第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形成区域的外侧。所述第二导体部具有相较于所述第一导体部更远离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部分。本技术的一方式的通信系统具备所述天线装置、所述第一系统用的电路及所述第二系统用的电路。本技术的一方式的电子设备具备所述天线装置、电路基板及壳体。所述电路基板具有用于使所述天线装置动作的系统电路。所述壳体收容所述天线装置及所述电路基板。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方式的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能够降低第一线圈导体与第二线圈导体之间的相互干扰。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天线装置的主视图。图1B是上述天线装置中的图1A的X1-X1线剖视图。图2是示出上述天线装置的电流的流动的说明图。图3是上述天线装置的电路图。图4A是上述电子设备的剖视图。图4B是上述电子设备的Y1-Y1线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天线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天线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天线装置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天线装置的主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天线装置的主视图。图10是示出上述天线装置的电流的流动的说明图。图11A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天线装置的主视图。图11B是上述天线装置中的图11A的X2-X2线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的天线装置的主视图。图13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2的天线装置的主视图。图14A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天线装置的主视图。图14B是上述天线装置中的图14A的X3-X3线剖视图。图15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天线装置的主视图。图16是示出上述天线装置的电流的流动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说明书及附图所记载的构成要素,说明书及附图所记载的大小及厚度、以及它们的尺寸关系是示例,这些构成要素不局限于说明书及附图所记载的示例。各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是用于“无线传输系统”的天线装置。这里,“无线传输系统”是与传输对象(外部设备的天线)进行基于磁场耦合的无线传输的系统。“传输”包括信号的收发和电力的收发这两方含义。另外,“无线传输系统”包括近距离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供电系统这两方含义。由于天线装置进行基于磁场耦合的无线传输,因此,天线装置的电流路径的长度、即后述的线圈导体的线路长度与在无线传输中使用的频率中的波长λ相比足够小,为λ/10以下。因此,在无线传输的使用频带中,电磁波的辐射效率低。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波长λ是考虑了基于设置有线圈导体的基材的介电性及透磁性而产生的波长缩短效应的有效波长。线圈导体的两端与供电电路连接,在天线装置的电流路径、即线圈导体流动大小几乎一样的电流。另外,作为各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所使用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具有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在近距离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带例如是HF带,尤其是13.56MHz及其附近的频带。另外,作为各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所使用的无线供电的方式,例如具有电磁感应方式及磁场共振方式这样的磁场耦合方式。作为电磁感应方式的无线供电标准,例如具有WPC(WirelessPowerConsortium,无线充电联盟)制定的标准“Qi(注册商标)”。在电磁感应方式中使用的频带例如包含在110kHz以上且205kHz以下的范围及上述范围的附近的频带中。作为磁场共振方式的无线供电标准,例如具有AirFuel(注册商标)联盟(Alliance)制定的标准“AirFuelResonant(AirFuel共振)”。在磁场共振方式中使用的频带例如是6.78MHz频带或100kHz频带。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天线装置”搭载于电子设备,例如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无线充电(无线供电)及近距离无线通信。具备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例如是包括智能手机的便携电话、可穿戴设备、手表型终端、耳机或助听器。(实施方式1)(1)天线装置的整体结构如图1A及图1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具备第一线圈导体3和第二线圈导体4。第一线圈导体3呈螺旋状,是第一系统用的线圈导体。第二线圈导体4是第二系统用的线圈导体。在这样的天线装置1中,第二线圈导体4包括第一导体部41和多个(图示例中为四个)第二导体部42。第一导体部41在从第一方向D1(第一线圈导体3的卷绕轴方向)观察时,设置在比第一线圈导体3的形成区域靠外侧的区域。各第二导体部42在从第一方向D1(第一线圈导体3的卷绕轴方向)观察时,卷绕为包括第二线圈导体4中的最远离第一线圈导体3的导体部分。此外,在天线装置1中,第二线圈导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天线装置具备:/n用于第一系统且呈螺旋状的第一线圈导体;以及/n用于第二系统的第二线圈导体,/n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具有第一开口,/n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包括:/n第一导体部,其设置为在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卷绕轴方向观察时包围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形成区域;以及/n第二导体部,其与所述第一导体部连接,卷绕为具有第二开口,在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卷绕轴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最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形成区域的外侧,/n所述第二导体部具有相较于所述第一导体部更远离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3 JP 2018-045734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装置具备:
用于第一系统且呈螺旋状的第一线圈导体;以及
用于第二系统的第二线圈导体,
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具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包括:
第一导体部,其设置为在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卷绕轴方向观察时包围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形成区域;以及
第二导体部,其与所述第一导体部连接,卷绕为具有第二开口,在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卷绕轴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最外周靠外侧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形成区域的外侧,
所述第二导体部具有相较于所述第一导体部更远离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线圈导体中,在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卷绕轴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第一导体部流动的电流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的重心的循环方向与在所述第二导体部流动的电流的相对于所述第二开口的重心的循环方向是相同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线圈导体中,从设置为包围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形成区域的所述第一导体部产生的磁通量与从所述第二导体部产生的磁通量是同相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装置还具备磁性体,在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卷绕轴方向观察时,所述磁性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形成区域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体具有在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卷绕轴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第二开口不重叠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线圈导体的所述第二导体部具有在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的所述卷绕轴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第一线圈导体重叠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敬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