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和噪声去除过滤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957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4:29
电源装置具有电路基板、圆筒状或圆柱状的金属构件以及环形磁芯。电路基板设置有布线部。金属构件构成从布线部向电路基板的外部引出的引出布线部的至少一部分。环形磁芯具有环状的内周面。金属构件沿着金属构件的中心轴形成电流路径,并且具有围绕该中心轴的外周面。环形磁芯利用内周面包围了金属构件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

Power supply unit and noise removal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源装置和噪声去除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和噪声去除过滤器。
技术介绍
已知充电器、逆变器等电源装置。在这种电源装置中,有时在电力线中配置环形磁芯(也称为环形芯)来作为噪声去除过滤器、应对浪涌电压的用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环形磁芯呈圆筒形状,一般通过使布线在环内贯通,由此环形磁芯作用于由在该布线中流通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从而形成电感。与将布线卷绕于电路基板来形成电感的方式相比,环形磁芯小型并且易于获得大的电感,能够实现噪声抑制的高性能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70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近年来,对电源装置要求小型化、低成本化以及大电力化等。根据这种请求,研究了以下等布线设计:由作为平板状的金属构件的母线来构成从形成于电路基板上的布线部向外部引出的引出布线部。特别是,通过使用将板面设为宽度大的母线,能够易于使布线低电阻化,从而应对大电流。然而,在这种结构中,在设置环形磁芯的情况下,成为使宽度大的母线在环形磁芯的环内贯通的结构,从而需要大的环形磁芯。另一方面,对于为了去除噪声等而要求的环形磁芯的电感值来说,有时不要求大到环绕宽度大的母线的程度的环径的电感值。像这样,为了使宽度大的母线贯通而使用与要求去除噪声等相比大得超出需要的环形磁芯会导致电源装置本身的大型化。另外,也与低成本化的要求背道而驰。本公开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引出布线部的低电阻化并且实现装置整体上的小型化的电源装置和噪声去除过滤器。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源装置具有:第一电路基板,其具有设置有第一布线部的基板面;圆筒状或圆柱状的第一金属构件,其构成从所述第一布线部向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外部引出的引出布线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环形磁芯,其具有环状的内周面,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构件沿着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中心轴形成电流路径,并且具有围绕所述中心轴的外周面,所述环形磁芯利用所述内周面包围了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所述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电路基板设置有电力变换电路,所述第一布线部是所述电力变换电路的输入部或输出部。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金属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布线部连接的第一端,并且沿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所述基板面垂直的方向延伸。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具有与平板状的第二金属构件连接的构造。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所述外周面的外径比所述平板状的第二金属构件的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短。优选的是,所述电源装置还具备设置有第二布线部的第二电路基板,所述引出布线部在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外部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二布线部连接。优选的是,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第一电容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的第二电容器以及所述环形磁芯来构成噪声去除过滤器。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金属构件含有从由铝、铜和镁构成的群中选择的金属。优选的是,所述环形磁芯还具有围绕所述环形磁芯的中心轴的外周面,所述电源装置还具备包围所述环形磁芯的所述外周面的绝缘性的壳体。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电路基板是金属基板。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布线部为图案化布线,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第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第一布线部。优选的是,所述电源装置还具备设置有第二布线部的第二电路基板,在所述第一电路基板设置第一电容器,在所述第二电路基板设置第二电容器,所述第一电路基板为金属基板,所述第一布线部为图案化布线,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第一端通过焊接连接第一布线部,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平板状的第二金属构件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构件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二布线部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所述外周面的外径比所述平板状的第二金属构件的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短。优选的是,所述电源装置是充电器或逆变器。另外,本公开所涉及的噪声去除过滤器具备:圆筒状或圆柱状的金属构件,其构成从形成于设置有电力变换电路的电路基板的布线部向所述电路基板的外部引出的引出布线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布线部成为所述电力变换电路的输入部或输出部;以及环形磁芯,其具有环状的内周面,其中,所述金属构件沿着所述金属构件的中心轴形成电流路径,并且具有围绕所述中心轴的外周面,所述环形磁芯利用所述内周面包围了所述金属构件的所述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源装置,能够实现引出布线部的低电阻化并且实现装置整体上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源装置的噪声去除过滤器的等效电路图。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电感器部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感器部的纵截面图。图5是图3所示的电感器部的横截面图。图6是示出图3所示的电感器部的侧面图。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形成电感器部时的制造处理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通过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重复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A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是电源装置A中包括的噪声去除过滤器AT的等效电路图。电源装置A在电力线中具有噪声去除过滤器AT。将后述的环形磁芯应用于噪声去除过滤器AT。噪声去除过滤器AT的电路结构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由π型过滤器构成。π型过滤器如图2所示那样包括:电感器部L、第一电容器部C1以及第二电容器部C2。此外,在π型过滤器中,电感器部L串联连接于高压的电力线Ha。另外,第一电容器部C1在电感器部L的输入侧,一端与高压的电力线Ha连接,另一端与低压的电力线Hb连接。另外,第二电容器部C2在电感器部L的输出侧,一端与高压的电力线Ha连接,另一端与低压的电力线Hb连接。如图1所示,在噪声去除过滤器AT中,第一电容器部C1配置于第一电路基板40的布线部的输出端(参照图6,后述的第一布线部41的前级)。第二电容器部C2配置于第二电路基板50的布线部的输入端(参照图6,后述的第二布线部51的后级)。第一电容器部C1和第二电容器部C2例如是薄膜电容器或电解电容器等。在噪声去除过滤器AT中,电感器部L是在将第一电路基板40的布线部与第二电路基板50的布线部连接的电力线Ha中通过环形磁芯10(参照图3~图7)来形成的。第一电路基板40例如是构成电力变换电路(AC/DC变换电路,DC/DC变换电路或DC/AC变换电路等)的电路基板。第一电路基板40将从一端侧(图1中的输入侧)输入的电力通过开关等进行电力变换后向另一端侧输出。第二电路基板50例如是为了配置第二电容器部C2而设置的电路基板。第二电路基板50从一端侧接收从第一电路基板40的另一端侧输出的电力,从另一端侧(图1中的输出侧)对负载装置等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第一电路基板,其具有设置有第一布线部的基板面;/n圆筒状或圆柱状的第一金属构件,其构成从所述第一布线部向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外部引出的引出布线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n环形磁芯,其具有环状的内周面,/n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构件沿着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中心轴形成电流路径,并且具有围绕所述中心轴的外周面,/n所述环形磁芯利用所述内周面包围了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所述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n所述第一电路基板设置有电力变换电路,/n所述第一布线部是所述电力变换电路的输入部或输出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12 JP 2017-136019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电路基板,其具有设置有第一布线部的基板面;
圆筒状或圆柱状的第一金属构件,其构成从所述第一布线部向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外部引出的引出布线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环形磁芯,其具有环状的内周面,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构件沿着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中心轴形成电流路径,并且具有围绕所述中心轴的外周面,
所述环形磁芯利用所述内周面包围了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所述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一电路基板设置有电力变换电路,
所述第一布线部是所述电力变换电路的输入部或输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布线部连接的第一端,并且沿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所述基板面垂直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具有与平板状的第二金属构件连接的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构件的所述外周面的外径比所述平板状的第二金属构件的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置有第二布线部的第二电路基板,
所述引出布线部在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外部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二布线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第一电容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的第二电容器以及所述环形磁芯来构成噪声去除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构件含有从由铝、铜和镁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谅一瀬笃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