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多通道直肋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94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体多通道直肋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热器。包括热管,热管冷凝段径向固定的一组直肋,通过直肋依次固定内套肋、中套肋和外套肋,以及前端盖和后端盖。热管蒸发段外周紧密贴合的集热体,集热体内紧密镶嵌在热管蒸发段上的一组集热环肋。外套肋及集热体外依次为绝热层和外壳,外壳与绝热层紧靠热管前端盖的圆周设置有一组进风口,在中套肋靠近后端盖的圆周以及内套肋靠近前端盖的圆周同样设置有一组通风口,形成三流程环状空气流道,在后端盖中心设置有出风口。位于热管蒸发段外侧的壳体一端的侧面安装有透镜。通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使集中高温热源加热气流的加热装置体积减小,热转化效率提高,本加热器特别适用于太阳能热空气发电系统的光热转换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体多fflita^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繊fe^领域i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利用
,特别涉及单体多a3iMj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热器。
技术介绍
热管是一种导热性能极高的被动传热元件。热管利用相变原理和毛细作用,使 得它本身的热传递效率比同样材质的纯铜高出几百倍到数千倍。热管是一根真空管,里面所注的 工作液体是热传递的媒介。在热管应用领鹏,工作液糊對艮多。《顿圆蹄铜管或钢辦u成 的热管是最为常见的。热管壁上有吸g结构。依靠吸B产生的毛细力,使冷凝液体从冷凝端 回到蒸发端。因为热管内部抽jM空以后,在封口之前存ax液体,所以,热管内部的压力是由 工作液條发后的蒸離力决定的。只要加热热管表面,工作液体就会蒸发。蒸发端蒸汽的鹏 和压力辦肖稍高于热管的其它部分,因此,热管内产生了压力差,促使蒸汽流向热管内较冷的一 端。当蒸汽在热tmi:冷凝的时候,蒸m出汽化潜热,从而将热传向了冷凝端。之后,热管的吸 结构使冷 液体再回到蒸发端。只^1^!g加热,这H1程就会循环进行。吸^E是热管本体内部的一个重要纟城部分。吸 的结构形式将直接影响至鹏管和热管换鄉的性能。本专利技术戶腿热管本体应用了吸 :技术,細典型的轴向槽敏管芯结构。太阳能加热空气作为一种新兴的典型太阳能光热转换方式,其目前还未成熟应用于该领 电駄。本专利技术的实测每对太阳倉咖热空n^:畅统的繊故出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皿一种单体多fflMB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热器,可以利用太阳倉幼口热空气,f狄阳能热空气发电的实5贼为可能,这是一种新兴的雜能源利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体多3£1 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热器是利用太阳的热量将空气从低温加热到高温的装置,是一种热能转换产品。包括热管,热管冷凝段部分径向固定有一会Et肋, 片数为6至9片。Mil直肋依次固定安^t与热管同心布置的内套肋、中套肋和夕卜套肋。内套肋、 中套肋和夕卜套肋的两端分别与 盖和后端^^接固定,位于前端齡刚安駭与热管蒸发斷卜 周紧密贴合的集热体,集热体内镶嵌有一组与热管蒸发段紧密激虫的集热环肋,外套肋及集热体 夕卜依次为绝热层和外壳,外壳与绝热层紧繊端盖的圆周设置有一舰风口,进风口等距布置。与进风口位e^应,在中套肋,后端盖的圆周以及内套肋靠近前端盖的圆周同样^a:有一组通风口,形1流程的环状空气流道,空气,为舗面积设计。在后端盖中心设置有出风口,出 风口为内妨卜小的锥体微。位于热管蒸发徵刚的壳体一端的侧面安竊纖。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鄉本专利技术的热管换 与其他形式的换,比^*有许多的优点,^fas本质的和慰虫特的有以下几点(l)传热性能好,单体多M翻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繊具有优良传热性能,首先是在蒸发段与冷凝段駄便地实现了肋化,增大了冷热流体的热交换面积,妓减小了两侧的对流热 阻,因而强化了齡传热过程;在不改^W^的^f牛下,增大了该传热过程中冷热流体换热 的平均温压;把空气4M内的流动设计为三mf呈的环状流动。SH方面的原因可使本加热器较 其舰式的换鄉的传热性能更佳。(2) 传热耐以自由布置,单体多fflMlB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繊的传热元件题管,其蒸发段、冷凝段长^SIM七比按给定的传热量、流mg、流i^侧3&i决定,两侧互不牵连。(3) 本加热器采用多fflitm套肋复合高温热管技术后,与相同功率的其它换热器比较有下列特点 l膨、换热面积,縮小换繊的柳。2) 增加换繊的糊热量的储备裕量。3) 斷氐流体的压力损失,^!>流#11送功率。ffl3i^ii本专利技术,{魏中高温 加热气流的加热體#^只减小,搬化效率提高,特别适用于太阳能热空气发畅统的光热转换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单体多3IM^J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热器的轴向截面视图2为单体多MMMij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的径向截面视图。 图中,热管本体l、出风口2、后端盖3、内套肋4、中套肋5、夕卜套肋6、绝热层7、 外壳8、进风口9、 盖10、集鹏肋ll、纖12、集热体13、翻14。具鹏jte^魏例h如图l、 2^,热管蒸发段以上部分径向固定有一会I1B 14,直肋片数为6至9片(本例为 6片)。aiift肋依次固定安M与热管l同心布置的内套肋4、中套肋5和外套肋6,内套肋、中 套肋和夕瞎肋的两端分别与 盖10和后端盖3固定,位于前端齡刚安親与热管蒸发斷卜周紧密贴合的集热体13,集热体内镶嵌有一组与热管蒸发紀紧密撤虫的集^^肋n,夕卜套肋膽热体夕唯次为绝热层7和外壳8,外壳与绝热层紧Mr端盖的四周设置有一mia风口 9,进风口等距布置。与进风口对应,在中套肋M后端盖的圆周以及内套肋^S前端盖的圆周同样设置有一组 通风口,形j^膽形三,环状空气流道,空气流道为舗面积设计。在后端盖中心设置有出风 口2,出风口为内妨卜小的锥体微。位于热管蒸发徵hi啲壳体一端的侧面安駭纖12。戶; ^热层7安^^卜壳8内,夕卜壳8的ff^面安^i^12、后端面安装出风口2,赵卜壳侧壁面均匀布am口 9。^^集热体13紧密贴合在集 肋11上,集,肋11镶嵌在热管本体的蒸发ai:,便于热 M^热体^lr至热管的蒸发段。直肋14焊接在热管外藍匕直肋14与内套肋4 、中套肋5、 外套肋6完^^接,内套肋4、中套肋5、夕卜套肋6与前端盖10、后端盖3、热管本体l焊接后形 成单体多ffliIM套肋复合高温热管的空nit]热段,待加热的空气M风口 9 itA外肋套后在折 线形三流程环状空气流道中逐渐柳n热,空气在内肋套以及出风口与热管本体撤虫,出口空气温度最咼。单体多通道,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热器把太阳的热能转换成空气的热能主要依靠高温热 管。集热体受阳^M射形成集中的面aS源,禾佣集热俐各热量传避热管蒸发段,热管内工质 受热后fflil蒸发,热量传至冷凝段、进而传Sim、内套肋、中套肋、夕卜套肋,加热aAMit内 的气流,气流,逐渐升高,至出风口气流,被加热到工艺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单体多通道直肋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热器,包括热管,其特征在于热管冷凝段部分径向固定有一组直肋,直肋依次与热管同心布置的内套肋、中套肋和外套肋固定焊接安装;内套肋、中套肋和外套肋的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焊接固定,位于前端盖外侧安装有与热管蒸发段外周紧密贴合的集热体,集热体内镶嵌有一组与热管蒸发段紧密接触的集热环肋;外套肋及集热体外层依次为绝热层和外壳,外壳与绝热层紧靠前端盖的圆周位置设置有一组进风口,与进风口对应,在中套肋靠近后端盖的圆周以及内套肋靠近前端盖的圆周同样设置有一组通风口,形成三流程环状空气流道,在后端盖中心设置有出风口,位于热管蒸发段外侧的壳体一端的侧面安装有透镜。2、 根据权利要求1 ,的单体多M^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MI,,征在于外壳与绝 热层上的进风口等距布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戶皿的单体多ilitmii]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Ml,,征在于后端盖中 心设置的出风口为锥体m。4、 根据权利要求1皿的单体多 ^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 ,,征在于空气M 为舗面积设计。5、 根据权利要求1臓的单体多 11*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鄉,辦征在于翻片数 为6至9片。全文摘要一种单体多通道直肋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热器。包括热管,热管冷凝段径向固定的一组直肋,通过直肋依次固定内套肋、中套肋和外套肋,以及前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体多通道直肋套肋复合高温热管加热器,包括热管,其特征在于热管冷凝段部分径向固定有一组直肋,直肋依次与热管同心布置的内套肋、中套肋和外套肋固定焊接安装;内套肋、中套肋和外套肋的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焊接固定,位于前端盖外侧安装有与热管蒸发段外周紧密贴合的集热体,集热体内镶嵌有一组与热管蒸发段紧密接触的集热环肋;外套肋及集热体外层依次为绝热层和外壳,外壳与绝热层紧靠前端盖的圆周位置设置有一组进风口,与进风口对应,在中套肋靠近后端盖的圆周以及内套肋靠近前端盖的圆周同样设置有一组通风口,形成三流程环状空气流道,在后端盖中心设置有出风口,位于热管蒸发段外侧的壳体一端的侧面安装有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瑜宋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