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源头调蓄系统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面城市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源头调蓄系统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雨水管理的理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主要内容由最初的将雨水迅速排泄逐渐转变为雨水蓄渗、缓排、利用等一系列的雨水调蓄手段。从建设意义角度讲,雨水调蓄是指利用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使雨洪问题消解为自然的水循环,以此来保持生态平衡;从技术理念角度讲,雨水调蓄是对降雨的处理与再利用,即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延缓洪峰出现,引导径流自然下渗,收集部分雨水再利用,减少进入排水管网的水量。雨水调蓄着眼于降雨产生的径流水量于水质,通过设施技术结合自然循环,尽量减少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的雨水量,减轻城市污水处理负荷和建设费用,维持城市水循环的生态平衡。与之相对的是许多雨水调蓄相关的理念与措施。绿色雨洪基础设施(GSI)与低影响开发(LID)因具有一系列优势已在过去二十多年中被广泛认同并应用,这种应对暴雨的方法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方式被提及、应用。在法国提出的“雨洪冲击替换技术(Technique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源头调蓄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S1:场地确认;/nS2:勘察场地的结构组成和土壤要素对场地径流量估算;/nS3:依据历史数据建立数据模型,通过数据模型对城市雨水流量估算;/nS4:根据S2和S3估算结果,构建雨水调蓄系统;/nS5:进行仿真模拟分析;/nS6:确认调蓄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源头调蓄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场地确认;
S2:勘察场地的结构组成和土壤要素对场地径流量估算;
S3:依据历史数据建立数据模型,通过数据模型对城市雨水流量估算;
S4:根据S2和S3估算结果,构建雨水调蓄系统;
S5:进行仿真模拟分析;
S6:确认调蓄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源头调蓄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径流量估算包括径流系数和入渗率估算,城市雨水流量估算包括降雨量估算和蒸发量估算,所述城市雨水流量估算R=(降雨量估算R1-蒸发量估算R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源头调蓄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量估算的具体步骤如下:
S311:获取该地区历年同期降水量;
S312:将历年同期降水量按照由大到小排列,剔除数据中最大的5%和最小的5%,对余下数据求平均数,选取平均数作为降雨量估算R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源头调蓄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量估算具体步骤如下:
S321:获取该地区历年同期蒸发量;
S322:将历年同期蒸发量按照由大到小排列,剔除数据中最大的5%和最小的5%,对余下数据求平均数,选取平均数作为降雨量估算R2。
技术研发人员:唐芳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北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