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鸿宾专利>正文

超导集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762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超导集热板,由多根超导热管(1),超导热管(1)下端的连通管道(2),每根超导热管(1)的侧面安装的与超导热管相联的吸热翼片(3)组成。主要用于解决传统的太阳能集热板吸热效率低,冬季易被冻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热效率高,性能可靠,不受冻害,在夏季无阳光的时候也能将空气中的热量传递到水中,冬季则不会反向向外散热,为一种很好的新型集热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收集太阳能热量或其他幅射热量的集热板。传统的普通的集热器多为加热吸热板中的水或集热管中的水,虽能采集热能,但易被冻害,热效率不高。而现有的超导集热,采用超导热管,一端直接插入水箱中,另一端置于阳光下,虽能采集阳光热量并传入水箱中,但其集热面积小,热效率不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专利技术一种能高效收集太阳能或其他幅射热的太阳能集热板。本技术的超导集热板,由多根超导热管1,超导热管1下端的连通管道2,每根超导热管1的侧面安装的与超导热管相联的吸热翼片3组成。所述的超导热管1的上端有一根连通管4及一根与连通管4相连接的传热管5。所述的超导热管1也可为其上端安装有用于与水相接触向水中传递热量的换热管帽6,在换热管帽6外可套有一根通水的并将换热管帽封闭其中的热交换筒7。所述的换热管帽6可为长形,热交换筒7为扁筒。所述的换热管帽6也可为圆球形,热交换筒7为圆筒。本技术的效果是这样的,由于使用超导热管,集热管中没有水,当天气寒冷时,不会因夜晚水被冻结而损害。另一方面,本技术的结构设计时考虑到提高集热效率的问题,在每一根超导热管的侧面增加了吸热翼片增大吸热面积并将吸收的热量传递到超导热管,在超导热管的下端有一根超导连通管道将每一根超导热管相连,使热量能均匀传递,当集热板被其他物体遮挡仅有部份能受阳光照射时,可将热量迅速的传递到别的未被照射的热管使热量能迅速而均匀的传递到水中。使用时,将传热管5放入水箱中,或将换热管帽置于筒形水管或水箱中中,热量可迅速传导到水箱中或水管中流经的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有连通管4,5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有长形换热管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有球形换热管帽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超导集热板,由多根超导热管(1),超导热管(1)下端的连通管道(2),每根超导热管(1)的侧面安装的与超导热管相联的吸热翼片(3)组成。所述的超导热管(1)的上端有一根连通管(4)及一根与连通管(4)相连接的传热管(5)。实施例2、超导集热板,由多根超导热管(1),超导热管(1)下端的连通管道(2),每根超导热管(1)的侧面安装的与超导热管相联的吸热翼片(3)组成。所述的超导热管(1)也可为其上端安装有换热管帽(6),在换热管帽(6)外套有一根通水的并将换热管帽封闭其中的热交换筒(7)。所述的换热管帽(6)为长形,热交换筒为扁形。实施例3、超导集热板,由多根超导热管(1),超导热管(1)下端的连通管道(2),每根超导热管(1)的侧面安装的与超导热管相联的吸热翼片(3)组成。所述的超导热管(1)也可为其上端安装有换热管帽(6),在换热管帽(6)外套有一根通水的并将换热管帽封闭其中的热交换筒(7)。所述的换热管帽(6)为圆球形,热交换筒(7)为圆筒。权利要求1.一种超导集热板,其特征在于由多根超导热管(1),超导热管(1)下端的超导连通管道(2),每根超导热管(1)的侧面安装的与超导热管相联的吸热翼片(3)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导热管(1)的上端有一根连通管(4)及一根与连通管(4)相连接的传热管(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导热管(1)的上端安装有与水相接触将超导热管中的热量向水中传递的换热管帽(6)。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超导集热板,由多根超导热管(1),超导热管(1)下端的连通管道(2),每根超导热管(1)的侧面安装的与超导热管相联的吸热翼片(3)组成。主要用于解决传统的太阳能集热板吸热效率低,冬季易被冻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热效率高,性能可靠,不受冻害,在夏季无阳光的时候也能将空气中的热量传递到水中,冬季则不会反向向外散热,为一种很好的新型集热板。文档编号F24J2/26GK2420583SQ0022210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尹鸿宾 申请人:尹鸿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导集热板,其特征在于由多根超导热管(1),超导热管(1)下端的超导连通管道(2),每根超导热管(1)的侧面安装的与超导热管相联的吸热翼片(3)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鸿宾
申请(专利权)人:尹鸿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