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合式太阳集热器吸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60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合式太阳集热器吸热板,包括铜管、翅片;在铜管外壁设有具有与铜管外径相同、弧度为178-180°的翅片和背条;翅片和背条的弧度将铜管外壁抱合;在翅片和背条上同时冲孔并将冲孔后的翻边固定在背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板结合紧密、承压能力好、工作可靠、加工工艺简便易行。(*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应用技术,尤其是一种压合式太阳集热器吸热板。太阳热水器是太阳能应用
最为普及的产品,其集热器所用的吸热板一般为管板式结构。以往为铜管铜翅,其成本较高,故多偏向于改用铜管铝翅。现有的铜管铝翅管板结合方式主要有铜铝复合与穿管式两种,前者因对材质、材料状态及工艺条件要求较严,易出现机械缺陷,再加之其每一管板条要先用软钎焊方法焊上两个过渡短管再以硬钎焊焊到集管上去,增加了一倍的软钎焊焊口,影响了吸热板的承压能力,实际使用中,特别是在强制循环和直流式系统中易发生漏水而使可靠性降低。后者在穿管过程中因扩胀原因使之管板结合难以紧密。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板结合紧密、管子整体刚性好承压能力强、工作可靠、加工工艺简便易行的压合式太阳集热器吸热板。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压合式太阳集热器吸热板,包括铜管、翅片;在铜管外壁设有具有与铜管外径相同、弧度为178-180℃的翅片和背条;翅片和背条的弧度将铜管外壁抱合;在翅片和背条上同时冲孔并将冲孔后的翻边固定在背条上。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采用具有与管子弧度相近似的翅片和背条将管子夹紧,并采用冲孔后将翻边用于铆接;因而其管板结合紧密、管子整体刚性好承压能力强,且加工艺简便、工作可靠。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铜管 2-翅片 3-背条 4-翻边图2是本技术的A向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B-B剖视图本技术还将结合附图1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2、3,一种压合式太阳集热器吸热板,包括铜管1、翅片2;在铜管1外壁设有具有与铜管1外径相同、弧度为179℃的翅片2和背条3,翅片2和背条3为铝板;翅片2和背条3的圆弧槽将铜管1外壁抱合;在翅片2和背条3上同时冲孔并将冲孔后的翻边4固定在背条3上;且在翅片2和背条3与铜管1之间的结合处涂以导热胶。权利要求1.一种压合式太阳集热器吸热板,包括铜管(1)、翅片(2);其特征在于在铜管(1)外壁设有具有与铜管(1)外径相同、弧度为178-180℃的翅片(2)和背条(3);翅片(2)和背条(3)的弧度将铜管(1)外壁抱合;在翅片(2)和背条(3)上同时冲孔并将冲孔后的翻边(4)固定在背条(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式太阳集热器吸热板,其特征在于在翅片(2)和背条(3)与铜管(1)之间的结合处设有导热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合式太阳集热器吸热板,包括铜管、翅片;在铜管外壁设有具有与铜管外径相同、弧度为178—180°的翅片和背条;翅片和背条的弧度将铜管外壁抱合;在翅片和背条上同时冲孔并将冲孔后的翻边固定在背条上;本技术管板结合紧密、承压能力好、工作可靠、加工工艺简便易行。文档编号F24J2/26GK2389327SQ9925104公开日2000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魏一康, 田大毛, 袁俊, 孟林建, 杨学勇 申请人: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合式太阳集热器吸热板,包括铜管(1)、翅片(2);其特征在于在铜管(1)外壁设有具有与铜管(1)外径相同、弧度为178-180°的翅片(2)和背条(3);翅片(2)和背条(3)的弧度将铜管(1)外壁抱合;在翅片(2)和背条(3)上同时冲孔并将冲孔后的翻边(4)固定在背条(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一康田大毛袁俊孟林建杨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