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乙泉专利>正文

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62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它有安装在支架上的真空集热管,至少一个真空集热管敞口朝下倒置安装在支架上,橡胶堵安装在真空集热管敞口内,溢流管上部设置在真空集热管内,溢流管的下部穿过橡胶堵后与其相接触,与真空集热管相通的水管安装在橡胶堵上并与其相接触。它无须水箱,它能够大大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成本。(*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目前,市场上所售及用户所广为使用的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其真空集热管大都为敞口向上插入水箱内的形式,因水箱外侧需要档次较高的保温层对其保温,故使得其成本大大提高,由此给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烦恼。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它无须水箱,它能够大大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成本。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它有安装在支架上的真空集热管,至少一个真空集热管敞口朝下倒置安装在支架上,橡胶堵安装在真空集热管敞口内,溢流管上部设置在真空集热管内,溢流管的下部穿过橡胶堵后与其相接触,与真空集热管相通的水管安装在橡胶堵上并与其相接触。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水管与连接管相连接,连接管与管口相连接;溢流管下口与连接管相接,连接管与管口相连接。前座和尾座分别与支架相连接,真空集热管安装在前座及尾座之间。橡胶堵的下部安装有与其接触的压盖,压盖与水管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一、设计合理,它根据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将真空集热管倒置安装在支架上,水在其内被加热后即可使用,它无须水箱,故大大降低了成本;二、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本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产生较好社会、经济效益。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图,主要示意多个真空集热管1上的逐个水管11均与连接管7的连接方式,以及其逐个溢流管2下口与连接管5的连接方式。下面对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它有安装在支架8上的真空集热管1,至少一个真空集热管1敞口朝下倒置安装在支架8上,橡胶堵3安装在真空集热管1敞口内,溢流管2上部设置在真空集热管1内,溢流管2的下部穿过橡胶堵3后与其相接触,与真空集热管1相通的水管11安装在橡胶堵3上并与其相接触。水管11与连接管7相连接,连接管7与管口6相连接;溢流管2下口与连接管5相接,连接管5与管口12相连接。前座4和尾座9分别与支架8相连接,真空集热管1安装在前座4及尾座9之间。橡胶堵3的下部安装有与其接触的压盖10,压盖10与水管11相连接。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好各种零部件组装即可。安装时,将自来水管的阀门与管口6相接即可。使用时,打开阀门向真空集热管内充水,待水满后关闭阀门,待其内的水达到一定温度时,打开阀门使用即可。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部分为公知技术。权利要求1.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它有安装在支架(8)上的真空集热管(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真空集热管(1)敞口朝下倒置安装在支架(8)上,橡胶堵(3)安装在真空集热管(1)敞口内,溢流管(2)上部设置在真空集热管(1)内,溢流管(2)的下部穿过橡胶堵(3)后与其相接触,与真空集热管(1)相通的水管(11)安装在橡胶堵(3)上并与其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水管(11)与连接管(7)相连接,连接管(7)与管口(6)相连接;溢流管(2)下口与连接管(5)相接,连接管(5)与管口(1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前座(4)和尾座(9)分别与支架(8)相连接,真空集热管(1)安装在前座(4)及尾座(9)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橡胶堵(3)的下部安装有与其接触的压盖(10),压盖(10)与水管(11)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它有安装在支架上的真空集热管,至少一个真空集热管敞口朝下倒置安装在支架上,橡胶堵安装在真空集热管敞口内,溢流管上部设置在真空集热管内,溢流管的下部穿过橡胶堵后与其相接触,与真空集热管相通的水管安装在橡胶堵上并与其相接触。它无须水箱,它能够大大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成本。文档编号F24J2/05GK2480772SQ0123699公开日2002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梁乙泉 申请人:梁乙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水箱式太阳能热水器,它有安装在支架(8)上的真空集热管(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真空集热管(1)敞口朝下倒置安装在支架(8)上,橡胶堵(3)安装在真空集热管(1)敞口内,溢流管(2)上部设置在真空集热管(1)内,溢流管(2)的下部穿过橡胶堵(3)后与其相接触,与真空集热管(1)相通的水管(11)安装在橡胶堵(3)上并与其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乙泉
申请(专利权)人:梁乙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