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金属片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61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金属片制法,其包括提供圆形金属基材的步骤,以及以多阶段蚀刻手段对圆形金属基材中央形成中心孔的步骤,其中通过多阶段蚀刻手段使圆形金属基材的一侧基材表面中央形成圆形凹穴部,使圆形金属基材的另一侧基材表面中央形成连通圆形凹穴部的圆形开口部而成所述中心孔,且利用多阶段蚀刻手段使圆形凹穴部的直径由外朝内尺寸递减,且精准控制圆形凹穴部周壁相对于所述圆形金属基材的另一侧基材表面的夹角,以及使圆形开口部的直径由外朝内尺寸递减,且精准控制圆形开口部的深度,使其符合轻薄短小的产品需求,并能兼具良好的遮光性与减少漏光等性能。

Ring sheet meta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金属片制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环形金属片的制法,尤指一种能应用于镜头模组等产品中的环形金属片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行动装置的镜头模组,其主要于一镜筒装设多个镜片,再以一环形垫片将所述多个镜片固定于该镜筒内,每一镜片固定于其预定的位置。目前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行动装置的镜头模组正在朝向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故在轻薄短小化的产品研发过程中,应用于镜头模组中固定镜片的环形压圈也是产品轻薄短小的项目之一。但现有的环形压圈主要是使用塑胶材料成型的圆形环圈,因塑胶材料成型的圆形环圈受限于塑胶材料的成形技术,在产品薄形化与开口角度方面,仍有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再者,现有镜头模组因配合目前3D影像辨识的特别需求,对于环境光中的红外线(Infrared,IR)必须加以遮蔽或滤除,故环形压圈必须具备遮光性,特别是对红外线(Infrared,IR)的遮光性,且环形压圈中央的中心孔必须具备较高的真圆度,以免中心孔因孔缘缺角而发生漏光的情况。但现有环形压圈存在有以下问题:1、现有的环形压圈是塑胶材料所制成的,当其薄形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金属片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金属片制法包括:/n提供一圆形金属基材的步骤,所述圆形金属基材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界定为一第一基材表面以及一第二基材表面;以及/n以多阶段蚀刻手段对所述圆形金属基材的中央形成一中心孔的步骤,其以所述多阶段蚀刻手段使所述圆形金属基材的所述第一基材表面的中央形成一圆形凹穴部,以及使所述圆形金属基材的的第二基材表面的中央形成一圆形开口部,所述圆形开口部连通所述圆形凹穴部而构成所述中心孔,以制成一环形金属片,其中,使所述圆形凹穴部的直径自所述第一基材表面朝所述第二基材表面的方向尺寸递减,所述圆形开口部的直径自所述第二基材表面朝所述第一基材表面的方向尺寸递减,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金属片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金属片制法包括:
提供一圆形金属基材的步骤,所述圆形金属基材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界定为一第一基材表面以及一第二基材表面;以及
以多阶段蚀刻手段对所述圆形金属基材的中央形成一中心孔的步骤,其以所述多阶段蚀刻手段使所述圆形金属基材的所述第一基材表面的中央形成一圆形凹穴部,以及使所述圆形金属基材的的第二基材表面的中央形成一圆形开口部,所述圆形开口部连通所述圆形凹穴部而构成所述中心孔,以制成一环形金属片,其中,使所述圆形凹穴部的直径自所述第一基材表面朝所述第二基材表面的方向尺寸递减,所述圆形开口部的直径自所述第二基材表面朝所述第一基材表面的方向尺寸递减,且控制所述圆形凹穴部的周壁相对于所述圆形金属基材的所述第二基材表面的夹角为20°~40°,以及控制所述圆形开口部的深度尺寸小于或等于3μm。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厚宽郦唯诚
申请(专利权)人:旭晖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