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及外观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及外观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的外观进行检测,以保证电池的质量。现有技术中,在对电池外观的多个表面进行检测时,需要分别设置相应数量的多个外观检测装置分别进行检测,尤其是对电芯的四个侧边的外观检测需要分别设置四个侧面外观检测装置分别进行,从致使整个外观检测设备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进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及外观检测设备。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包括:换向承载机构,其用于电芯的承载及换向;以及设于换向承载机构一侧的侧面检测机构;侧面检测机构包括侧面检测组件以及侧面检测光源组件;侧面检测组件的检测端正对换向承载机构承载的电芯侧面,侧面检测光源组件的光源端面向电芯侧面,侧面检测组件用于电芯侧面的成像检测,侧面检测光源组件用于提供电芯侧面成像时的光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换向承载机构包括旋转平台以及换向驱动组件;换向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旋转平台连接;旋转平台用于电芯的承载,换向驱动组件驱动旋转平台旋转,使得电芯的各个侧面分别面向侧面检测组件的检测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侧面检测机构还包括侧面检测调节组件;侧面检测组件以及侧面检测光源组件均与侧面检测调节组件的调节端连接;侧面检测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侧面检测组件以及侧面检测光源组件相对于换向承载机构的位置。r>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侧面检测光源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面检测光源组件分别位于侧面检测组件相对的两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侧面检测光源组件的光源端面向电芯侧面的角度可调。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侧面检测光源组件相对于侧面检测组件的位置可调。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外观检测设备包括上料装置、传输装置以及沿着传输装置的传输路径依次设置的电芯反面检测装置、极耳正面检测装置、权利要求-任一的电芯侧面检测装置、电芯正面检测装置、极耳反面检测装置以及下料装置;上料装置用于电芯的上料,传输装置接收上料的电芯并传输电芯依次经过电芯反面检测装置进行电芯的反面检测,极耳正面检测装置进行极耳的正面检测,电芯侧面检测装置进行电芯的侧面检测,电芯正面检测装置进行电芯的正面检测,极耳反面检测装置进行极耳的反面检测,下料装置用于检测完成后的电芯的下料。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折角检测装置;折角检测装置设于传输装置的传输路径上,并位于电芯正面检测装置与极耳反面检测装置之间;折角检测装置用于电芯的折角检测。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分别与上料装置以及传输装置相邻;除尘装置用于电芯检测前的多面除尘。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极耳整形装置;极耳整形装置设于传输装置的传输路径上,并位于电芯反面检测装置与极耳正面检测装置之间;极耳整形装置用于极耳检测前的滚压整形。本申请通过换向承载机构对承载的电芯进行换向,使得电芯的各个侧面分别面向侧面检测组件的检测端,从而一次性实现电芯全部侧面的外观检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进而使得整个外观检测设备的结构简化,占用空间缩小,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同时,能够提升电芯外观检测的流畅性,进而提升了检测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一中电芯侧面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中外观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除尘装置及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中极耳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中图5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料装置;11、上料传送机构;12、上料转移机构;2、传输装置;21、翻转移送机构;22、传输机构;221、轮转承载组件;3、电芯反面检测装置;4、极耳正面检测装置;5、电芯侧面检测装置;51、换向承载机构;511、旋转平台;512、换向驱动组件;52、侧面检测机构;521、侧面检测组件;522、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1、侧面检测光源件;5222、光源角度调节件;52221、调节U型架;52222、调节转轴;52223、调节连接架;513、换向承载架;5131、换向承载板;523、侧面检测调节组件;524、侧面检测承载架;525、调节固定件;6、电芯正面检测装置;7、极耳反面检测装置;8、下料装置;81、括翻转下料移送机构;82、下料转移机构;83、下料传送机构;9、折角检测装置;10、除尘装置;101、收料移送机构;1011、收料移送驱动组件;10111、第一收料移送驱动件;10112、第二收料移送驱动件;1012、收料组件;102、侧顶除尘机构;1021、侧面除尘组件;10211、侧面支撑架;10212、侧面除尘件;102121、侧面除尘架;102122、侧面除尘部;1022、顶面除尘组件;10221、顶面支撑架;10222、顶面除尘件;103、底面除尘机构;1031、底面支撑架;1032、底面除尘组件;104、转料移送机构;1041、转料移送驱动组件;10411、第一转料驱动件;10412、第二转料驱动件;10413、转料架;1042、转料组件;105、出料移送机构;1051、出料移送驱动组件;1052、出料组件;20、极耳整形装置;201、电芯承载机构;2011、电芯支撑架;2012、电芯承载平台;202、极耳承载机构;2021、极耳支撑架;2022、极耳承载台;20220、承载基板;20221、子承载平台;20222、放置部;2023、极耳承载驱动组件;203、滚压整形机构;2031、滚压支撑架;2032、滚压驱动组件;20321、第一滚压驱动件;20322、第二滚压驱动件;2033、滚压整形组件;20331、滚压整形承载件;20332、滚压整形件;203321、子整形部;2033211、滚压轴;2033212、滚压轴承载架;100、电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换向承载机构(51),其用于电芯的承载及换向;以及/n设于所述换向承载机构(51)一侧的侧面检测机构(52);所述侧面检测机构(52)包括侧面检测组件(521)以及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所述侧面检测组件(521)的检测端正对所述换向承载机构(51)承载的所述电芯侧面,所述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的光源端面向所述电芯侧面,所述侧面检测组件(521)用于所述电芯侧面的成像检测,所述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用于提供所述电芯侧面成像时的光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向承载机构(51),其用于电芯的承载及换向;以及
设于所述换向承载机构(51)一侧的侧面检测机构(52);所述侧面检测机构(52)包括侧面检测组件(521)以及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所述侧面检测组件(521)的检测端正对所述换向承载机构(51)承载的所述电芯侧面,所述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的光源端面向所述电芯侧面,所述侧面检测组件(521)用于所述电芯侧面的成像检测,所述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用于提供所述电芯侧面成像时的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承载机构(51)包括旋转平台(511)以及换向驱动组件(512);所述换向驱动组件(512)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平台(511)连接;所述旋转平台(511)用于所述电芯的承载,所述换向驱动组件(512)驱动所述旋转平台(511)旋转,使得所述电芯的各个侧面分别面向所述侧面检测组件(521)的检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检测机构(52)还包括侧面检测调节组件(523);所述侧面检测组件(521)以及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均与所述侧面检测调节组件(523)的调节端连接;所述侧面检测调节组件(523)用于调节所述侧面检测组件(521)以及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相对于所述换向承载机构(51)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分别位于所述侧面检测组件(521)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侧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检测光源组件(522)的光源端面向所述电芯侧面的角度可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雪林,白升登,陈佳斌,林雪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