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炉上的煤气压力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40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19
一种热炉上的新型煤气压力控制结构,包括:压力变送器、切断阀、煤气压力调节阀、环形管路和末端压力变送器,切断阀与压力变送器连接,煤气压力调节阀与切断阀后侧连接,环形管路与煤气压力调节阀后侧连接,末端压力变送器与环形管路末端连接,末端压力变送器与煤气压力调节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两个大小不同的煤气压力调节阀并联安装,实现确保调节阀开度在不同工况下始终在线性范围内工作;在靠近烧嘴的环形管路末端上加装末端压力变送器,通过末端压力变送器的压力信号控制煤气压力调节阀,避免因变送器距离调节阀太近造成调节阀开度频繁变化,从而引起压力波动。

A kind of gas pressure control structure on the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炉上的煤气压力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铁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炉上的新型煤气压力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钢铁企业加热炉多采用煤气作为燃料,包括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混合煤气和天然气等。其中又以使用混合煤气居多,混合煤气通常是由高、焦、转炉或天然气在煤气站混合到一定要求的热值,然后输送给下游各轧钢厂和其它厂使用,由于上游不同煤气的生产量和热值变化以及下游用户的产能也在不断变化,会造成加热炉煤气接点处压力波动很大,加热炉在起炉期间或低产能期间,压力波动更大,经常超过压力调节阀的调节范围。而为了获得好的产品质量和节约能源,要求加热炉烧嘴必须始终处于稳定燃烧状态,这就要求煤气主管压力的波动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一点对采用脉冲控制的加热炉尤其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炉上的新型煤气压力控制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热炉上的新型煤气压力控制结构,包括:压力变送器、切断阀、煤气压力调节阀、环形管路和末端压力变送器,所述切断阀与压力变送器连接,所述煤气压力调节阀与切断阀后侧连接,所述环形管路与煤气压力调节阀后侧连接,所述末端压力变送器与环形管路末端连接,所述末端压力变送器与煤气压力调节阀连接;其中,所述煤气压力调节阀包括:第一煤气调节阀、第二煤气调节阀、小口径阀门和大口径阀门,所述第一煤气调节阀与第二煤气调节阀并联连接,所述大口径阀门设于第一煤气调节阀上,所述小口径阀门设于第二煤气调节阀上。进一步,所述环形管路包括:煤气主管路、连通管道和烧嘴,所述连通管道与煤气主管路上下端末端连接,所述烧嘴与煤气主管路连接,所述烧嘴的数量为4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两个大小不同的煤气压力调节阀并联安装,实现确保调节阀开度在不同工况下始终在线性范围内工作;在靠近烧嘴的环形管路末端上加装末端压力变送器,通过末端压力变送器的压力信号控制煤气压力调节阀,避免因变送器距离调节阀太近造成调节阀开度频繁变化,从而引起压力波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压力变送器100、切断阀200、煤气压力调节阀300、第一煤气调节阀310、第二煤气调节阀320、小口径阀门330和大口径阀门340。环形管路400、煤气主管路410、连通管道420、烧嘴430和末端压力变送器5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热炉上的新型煤气压力控制结构,包括:压力变送器100、切断阀200、煤气压力调节阀300、环形管路400和末端压力变送器500,切断阀200与压力变送器100连接,煤气压力调节阀300与切断阀200后侧连接,环形管路400与煤气压力调节阀300后侧连接,末端压力变送器500与环形管路400末端连接,末端压力变送器500与煤气压力调节阀300连接;其中,煤气压力调节阀300包括:第一煤气调节阀310、第二煤气调节阀320、小口径阀门330和大口径阀门340,第一煤气调节阀310与第二煤气调节阀320并联连接,大口径阀门340设于第一煤气调节阀310上,小口径阀门330设于第二煤气调节阀320上。环形管路400包括:煤气主管路410、连通管道420和烧嘴430,连通管道420与煤气主管路410上下端末端连接,烧嘴430与煤气主管路410连接,烧嘴430的数量为4个。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安装压力变送器100连接上游煤气管路,用来测试上游煤气压力,压力变送器100后侧连接俩个切断阀200,用于切断煤气,在煤气的切断阀200后设置两个大小不同的煤气压力调节阀300并联安装,第一煤气调节阀310和第二煤气调节阀320,第二煤气调节阀320采用小口径阀门330,第一煤气调节阀310采用大口径阀门340,在烘炉或低产能时只使用第二煤气调节阀320,第一煤气调节阀310关闭,在高产能时,第一煤气调节阀310和第二煤气调节阀320按照一定的算法同时使用,确保调节阀开度在不同工况下始终在线性范围内工作,在靠近烧嘴430的煤气主管路410末端上设置末端压力变送器500,通过末端压力变送器500的压力信号连接控制第一煤气调节阀310和第二煤气调节阀320,避免因变送器距离调节阀太近造成调节阀开度频繁变化,从而引起压力波动,在煤气主管路410末端设置连通管道420,形成环型管路400,避免单个烧嘴430的热负荷变化引起的主管路压力波动。本技术通过增设两个大小不同的煤气压力调节阀并联安装,实现确保调节阀开度在不同工况下始终在线性范围内工作;在靠近烧嘴的环形管路末端上加装末端压力变送器,通过末端压力变送器的压力信号控制煤气压力调节阀,避免因变送器距离调节阀太近造成调节阀开度频繁变化,从而引起压力波动。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炉上的煤气压力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变送器(100)、切断阀(200)、煤气压力调节阀(300)、环形管路(400)和末端压力变送器(500),所述切断阀(200)与压力变送器(100)连接,所述煤气压力调节阀(300)与切断阀(200)后侧连接,所述环形管路(400)与煤气压力调节阀(300)后侧连接,所述末端压力变送器(500)与环形管路(400)末端连接,所述末端压力变送器(500)与煤气压力调节阀(300)连接;/n其中,所述煤气压力调节阀(300)包括:第一煤气调节阀(310)、第二煤气调节阀(320)、小口径阀门(330)和大口径阀门(340),所述第一煤气调节阀(310)与第二煤气调节阀(320)并联连接,所述大口径阀门(340)设于第一煤气调节阀(310)上,所述小口径阀门(330)设于第二煤气调节阀(32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炉上的煤气压力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变送器(100)、切断阀(200)、煤气压力调节阀(300)、环形管路(400)和末端压力变送器(500),所述切断阀(200)与压力变送器(100)连接,所述煤气压力调节阀(300)与切断阀(200)后侧连接,所述环形管路(400)与煤气压力调节阀(300)后侧连接,所述末端压力变送器(500)与环形管路(400)末端连接,所述末端压力变送器(500)与煤气压力调节阀(300)连接;
其中,所述煤气压力调节阀(300)包括:第一煤气调节阀(310)、第二煤气调节阀(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贺解夫雷沈亚琴徐文涛张晓桂徐来征侯杰
申请(专利权)人: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