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测量装置
本申请涉及检测测量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弹性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零部件出厂前需要进行检测测量,以确保机械零部件的各项参数满足工作需要。除了机械零部件表面的参数外,对于中空或带孔的机械零部件,对其内表面的尺寸形状等参数进行检测也十分重要,而且通常难度更大。传统上,通常需要根据机械工件内表面形状尺寸的不同,分别设计针对该形状尺寸的测量装置,使检测成本大大增加,检测过程繁琐,检测效率低。因此,如何提高测量装置的柔性适用性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弹性测量装置,以提高测量装置的柔性适用性。根据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弹性测量装置,该弹性测量装置包括:基础件和连接件,该基础件和连接件彼此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上远离所述基础件延伸设置有接触头;第一弹性变形体和第二弹性变形体,该第一弹性变形体和第二弹性变形体彼此间隔地连接在所述基础件和连接件之间,从而形成四边形结构;悬臂件,该悬臂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件并从所述连接件向所述基础件延伸, ...
【技术保护点】
1.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测量装置包括:/n基础件(10)和连接件(11),该基础件(10)和连接件(11)彼此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11)上远离所述基础件(10)延伸设置有接触头(12);/n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该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彼此间隔地连接在所述基础件(10)和连接件(11)之间,从而形成四边形结构;/n悬臂件(30),该悬臂件(30)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1)并从所述连接件(11)向所述基础件(10)延伸,所述基础件(10)上安装有用于测量悬臂件(30)位移变化的测量头(31);/n致动件(40) ...
【技术特征摘要】
1.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测量装置包括:
基础件(10)和连接件(11),该基础件(10)和连接件(11)彼此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11)上远离所述基础件(10)延伸设置有接触头(12);
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该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彼此间隔地连接在所述基础件(10)和连接件(11)之间,从而形成四边形结构;
悬臂件(30),该悬臂件(30)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1)并从所述连接件(11)向所述基础件(10)延伸,所述基础件(10)上安装有用于测量悬臂件(30)位移变化的测量头(31);
致动件(40),该致动件(40)固定安装于所述基础件(10)并朝向所述悬臂件(30)延伸,该致动件(40)在安装于所述基础件(10)上的致动器(41)的驱动下而可释放地对所述悬臂件(30)的端部施加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头(12)通过连杆(13)而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件(11),所述连杆(13)包括直接固定于所述连接件(11)的基础部(131)、从该基础部(131)延伸的杆体部(132)和在该杆体部(132)末端安装有所述接触头(12)的安装部(133);
所述安装部(13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杆体部(132)的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为60度至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12)和连杆(13)位于所述四边形结构所在的平面内;或者所述接触头(12)不位于所述四边形结构所在的平面内;或者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均为细长的板条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均具有厚度变小的减薄部(B);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H);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为相对独立的部件;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变形体(21)和第二弹性变形体(22)通过连接板(23)而连接为U形结构且通过该连接板(23)贴合固定于所述连接件(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40)在所述致动器(41)的作用下具有往复转换的初始位置和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元,刘树林,熊祖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泰普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