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庆荣专利>正文

分体式贮水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30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定温控制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其贮水箱分为二只,集热器是由若干支真空集热管、封闭真空集热管管口的管塞、真空集热管之间连通的“U”型引流管、真空集热管底部附近的多孔散水器所组成的。管塞上开有并列的两个通孔,引流管为直管部分长短不一的“U”型管,短直管部分连通前一个管塞通孔,长直管部分则穿过后一支管塞上的通孔和真空集热管底部附近的多孔散水器插至真空集热管底部。采用定温先进先出的吸热导流方式和贮水箱蓄满能自动切换,使集热器与贮水箱形成循环再吸热方式,只要当天天气晴好热水器能获得更高的水温;而集热器与保温贮水箱实现分体安装,保温贮水箱皆在室内,不再因楼层高管路长而产生管道积存冷水的问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太阳能加蓄热装置,尤其是一种定温控制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它适用屋顶式、阳台式及壁挂式安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太阳能热水器一般都为集热器与贮水箱紧凑连接结构,且必须安装在室外采光良好的地方,以致使热水器的贮水箱到达用户用水口处必然有较长的管路,当每次取用热水时,都必须先排空管路中的冷水才有热水,尤其是厨房少量间歇性取用热水时更显得极为不便。虽然行业中采取诸多管路排空法,但长长的管路水流又费时,因此久而久之人们除了日常洗澡用水外宁愿闲置也不去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水,从而大大降低了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率。另外热水使用较多的通常是冬季,由于气候所致有时太阳的照射时间较短强度又低,热水器满箱水晒不到沐浴温度,无法使用。再者冬季由于当天热水使用后冷水的加入,第二天必须下午后才有热水使用,因此不能满足全天候可取用热水的要求;当遇到有时阴雨天,又往往人们将辅助电加热器设置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但是太阳能热水器紧凑式水箱容积一般都较大,在真正遇到长时间无阳光的情况下,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加热,因此也不方便;三是,自动控制还是以水温水位探头传感式控制全自动上水或半自动上水。这种方式往往因探头水垢的形成而易出现故障,因此在较短的时间内需要反复维修,而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往往在摄氏50℃-80℃时最易形成水垢;四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不少家庭已用上了带多喷嘴的桑拿淋浴房,太阳能热水器自由落差式的热水水压已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综合以上几点,现有技术太阳能热水器在方便、实用方面还存有较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适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结合的技术产品。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在现有由支架、真空管组成的集热器、贮水箱等构成的太阳能热水器基础上,对热水器的集热器与贮水箱进行分体设置,贮水箱可设置成二只或二只以上贮水箱,贮水箱在室内。二只贮水箱可以分设在用户的卫生间和厨房内,将其中一只设成带有液位变化控制器互换相位的电器和相配套的电器设定开关以及电磁阀的形式,并且在集热器与贮水箱之间加设输水泵。而集热器则改为由若干支真空集热管、封闭真空集热管管口的管塞、真空集热管之间连通的“U”型引流管、真空集热管底部附近的多孔散水器所组成。管塞上开有并列的两个通孔,引流管为直管部分长短不一的“U”型管,短直管部分连通前一个管塞通孔,长直管部分则穿过后一支管塞上的通孔和真空集热管底部附近的多孔散水器插至真空集热管底部;还有在靠近集热器出水未端真空集热管引流管间配设有多档不同固定温控的温感电源通断器;而所述的贮水箱液位变化控制器则可以是由定位杆及相穿套的导杆、导杆上的上下阻环、设于上下阻环之间套装在导杆上的浮球,设在穿出贮水箱箱顶的导杆端头活动连接有行程开关式“双掷开关”。双掷开关弹簧张力刚好能悬起活动导杆重力,浮球的重量设定为完全能克服顶端双掷开关弹簧的张力。集热器首先以自来水定温逐支真空集热管顶水方式控制,顶出的热水下灌保温贮水箱。当完成每次定温顶水后由于管路水流自重下流,从单向阀吸入空气管路自动排空,以至下一次顶水下灌热水时管路无冷水。当贮水箱由于逐次的定温顶水灌装水满后,由于带自动控制装置的水箱浮球浮力的作用推动导杆,使设在该贮水箱顶端的双掷开关立即换档自动切换电路,自来水端电磁阀关闭,形成贮水箱热水与集热器换水再晒温阶段。当然在上述的贮水箱中也还可以加设有电加热装置。本技术的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与保温贮水箱实现分体安装,保温贮水箱皆在室内,太阳能热水器不再因安装存在特殊性而受管路长短的影响,取用热水方便产生差别,尤其是厨房热水取用十分便捷,实现了多层住宅顶楼与底楼居户同样的热水取用方便;将备用电加热器设置于其中一只贮水箱内,由于相对容积减小,电加热速度快,太阳能热水器的光电两用合理化,增强实用性;采用定温先进先出的吸热导流方式和贮水箱蓄满能自动切换,使集热器与贮水箱形成循环再吸热方式,只要当天天气晴好热水器能获得更高的水温;由于改变了原太阳能热水器的紧凑型结构,每天贮水箱不需要补充冷水,室内贮水箱永远是热水,太阳能热水器的全天候热水供应变为现实,并完全实现了自动化运行;由于采用冷水顶热水方式不管什么季节,有多少阳光就会有多少热水,如果阳光不是很好至少有一定量热水可提供厨房生活用水。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电路示意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对技术并没有限制。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温控全自动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设置于屋顶或阳台或壁挂在采光良好之处,热水器贮水箱设置于室内,并将贮水箱分成A、B,两只二只贮水箱可以分设在用户的卫生间和厨房内,将其中一只设成带有液位变化控制器互换相位的电器和相配套的电器设定开关以及电磁阀的形式,并且在集热器与贮水箱之间加设有输水泵。热水器系统管路设置由S1路为自来水冷水管路。通过集热器常闭电磁阀V1连通集热器进水口C1,另一路通过常闭电磁阀V3连通进入A贮水箱进出水口Z2(用于水箱无水加水之需);S2路管路为集热器热水出水管路。连通B贮水箱进水口Z4,S2管路的出水口端同时还并联连接有单向进气阀P2,用于管路排空。S3路管路为热水器室内各贮水箱水满后,室内贮水箱与集热器产生二次换水晒温管路。从A贮水箱出水口Z2出发途经输水泵M、三通水流换向阀DS、集热器常闭电磁阀V2,并与S1管路并联接入集热器进水口C1。S3管路同时还与常闭电磁阀V2横向并联连接有单向进气阀P1,用于管路排空。从图1可以看出该集热器是由若干支真空集热管1、封闭真空管管口的管塞2、真空管之间连通的“U”型连通管3、连通管直通真空管底部附近的多孔散水器4以及用于固定真空集热管的支架5所组成(支架5这里简化用方框示意)。管塞2上开有并列的两个通孔,连通管为直管部分长短不一的“U”型管,短直管部分连通前一个管塞通孔,长直管部分则穿过后一支管塞上的通孔和真空集热管1底部附近的多孔散水器4插至真空集热管1底部;图中C1为进水口,C2为热水出水口,P1、P2为单向进气阀,V1、V2为常闭电磁阀、3为“U”型连通管、2为真空管管塞、4为多孔板散水器、6为温控器组,它分别由Kw1、Kw2、Kw3、Kw4四组定温突跳式温控器组成,该实施例由A、B两只贮水箱组成。图中Z1为A贮水箱高位进水口、Z2为A贮水箱出水口、Z3为进排气口、Z4为B贮水箱进水口、Z5为热水进A贮水箱的出水口。V3为常闭电磁阀,P3为单向水阀,Vk为常开水阀。U为活动浮球,R为活动导杆,Rr为定芯导杆。活动导杆R并将浮球以上限顶动卡环与下限开口浮球重力压动卡环限位其间,定芯导杆Rr穿套于活动导杆R,使之可上下活动。活动导杆的上端同时还设有磁块与铁件匹配,吸力刚好等于活动导杆R重力的平衡力。当活动浮球由于水位的下降,重力压动下限卡环时,R上端的磁吸力将失去平衡拉动活动导杆R,使换向开关由a线路切换或b线路。当集热器初安装时集热器真空管中无水,先打开A贮水箱冷水电器开关Kr,常闭电磁阀V3,同时打开输水泵开关Kc使输水泵M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支架、真空管组成的集热器、贮水箱等,其特征在于:集热器与贮水箱分体,贮水箱有为串连的二只或二只以上,所述的集热器则由若干支真空管、封闭真空管管口的管塞、引流管、设于真空管底部附近的多孔散水器所组成,管塞上开有并列的两个通孔,引流管为直管部分长短不一的“U”型管,短直管部分穿过前一个管塞通孔,长直管部分则穿过后一管塞上的通孔和真空管底部附近的多孔散水器插至真空管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荣
申请(专利权)人:吴庆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