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303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它解决了常规捅渣工具捅渣效果差等问题,其包括钎身,钎身前端焊接有伞骨结构,伞骨结构包括若干焊接在钎身顶端的伞骨,伞骨相对钎身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相对钎身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伞骨相邻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呈圆环状焊接在伞骨中部,钎身尾端通过锁紧机构安装有握把组件,钎身中部通过插接机构安装有弯曲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捅渣效果好,适用性广等优点。

A new type of slag poke steel drill in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
本专利技术属于炉渣清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作为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在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锅炉低渣中含有许多杂质,并由于循环硫化床锅炉的高温运行,会导致锅炉低渣结焦,所以需要经常疏通锅炉落渣管。常规锅炉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引起结渣,比如煤的灰熔点低或者煤中含有沙砾,控制料层的温度接近或者超过灰熔点而引起结渣;料层松紧不均,布风不均,局部通风过强,造成局部区域反应强烈,火层温度上升而引起结渣;饱和温度控制的较低,热备时间过长,灰在高温区受热时间长,形成结渣等。锅炉结渣会严重影响空气的流体,从而使效率降低,因此需要人工疏通锅炉落渣管。而疏通锅炉落渣管的过程,即为捅渣的过程。但目前常用的捅渣工具在进入排渣管疏通时,疏通位置单一,效果较差,在应对个别特征情况时无能为力。除此之外,在疏通过程中有喷渣的风险,长时间疏通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烫伤的风险,安全性较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锅炉落渣管疏通装置[201820162682.X],其包括捅渣杆、撬动杆以及支撑杆,其中:所述捅渣杆的弧形端连接于所述撬动杆,另一端位于落渣管内;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落渣管的外壁,另一端设有连接部且接地;所述撬动杆的自由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捅渣装置操作安全性低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疏通位置单一,疏通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疏通效果好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包括钎身,钎身前端焊接有伞骨结构,伞骨结构包括若干焊接在钎身顶端的伞骨,伞骨相对钎身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相对钎身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伞骨相邻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呈圆环状焊接在伞骨中部,钎身尾端通过锁紧机构安装有握把组件,钎身中部通过插接机构安装有弯曲杆。通过在钎身前端安装伞骨结构,解决了常规钢钎疏通位置单一的缺点,增加了疏通面积。在上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中,锁紧机构包括分布在钎身尾端侧面的螺旋槽,握把组件的中心孔内侧分布有与螺旋槽相对的螺旋条。将钎身与握把组件相对旋转即可稳定连接,方便更换不同的握把或钎身。在上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中,握把组件包括与钎身尾端螺纹连接的握把筒,握把筒外侧安装有隔热件。钎身与握把筒直接接触起到连接作用,外侧的隔热件避免操作人员手部温度过高导致的烫伤。在上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中,隔热件包括由多孔材料制成的隔热筒,隔热筒将握把筒包裹。多孔材料制成的隔热筒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钎身传递至手部的热量。在上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中,隔热件包括安装在握把筒外侧的隔热网,隔热网内侧与握把筒之间通过支撑片连接。隔热网与握把筒之间中空,方便气流流动带走热量。在上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中,插接机构包括设置在钎身中部的插接头,插接头中心为用于插接弯曲杆的插接孔,插接头和弯曲杆侧面开有相对的销孔,销孔内插有固定销。插接机构将钎身与中部的弯曲杆连接,方便更换弯曲杆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在上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中,弯曲杆包括若干不同弯曲系数的金属杆。不同弯曲系数的金属杆可弯曲至不同的弧度,从而适应不同口径的排渣管,提高了捅钎的适用性。在上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中,伞骨顶端外侧镀有耐磨层。伞骨上镀的耐磨层保证长时间使用后伞骨不会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在上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中,握把组件与弯曲杆之间焊接有挡板。喷渣时,挡板可阻挡一部分煤渣,减少了操作人员烫伤的风险。在上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中,伞骨与钎身接合处焊接有球状的加强点。钎身与伞骨接合处加焊,提高了局部强度,使得钢钎可承受更大的弯曲应力。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改变钢钎的前端结构,解决了常规钢钎疏通位置单一的缺点,增加了疏通面积;相对常规的钢钎,对排渣管疏通效率更高,避免长时间疏通带来的人员受伤风险;可更换不同弯曲系数的弯曲杆,从而适应不同口径的排渣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插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握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钎身1、伞骨结构2、伞骨21、加强筋22、耐磨层23、加强点24、锁紧机构3、螺旋槽31、中心孔32、螺旋条33、握把组件4、握把筒41、隔热件42、隔热筒43、隔热网44、支撑片45、插接机构5、插接头51、插接孔52、销孔53、固定销54、弯曲杆6、挡板7、防滑凸起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6所示,本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包括钎身1,钎身1前端焊接有伞骨结构2,伞骨结构2包括若干焊接在钎身1顶端的伞骨21,伞骨21相对钎身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相对钎身1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伞骨21相邻之间连接有加强筋22,加强筋22呈圆环状焊接在伞骨21中部,钎身1尾端通过锁紧机构3安装有握把组件4,钎身1中部通过插接机构5安装有弯曲杆6。捅渣时,钎身1伸入排渣管,弯曲杆6弯曲成一定角度,伞骨21顶端与排渣管内壁接触,最多两个伞骨21与排渣管内壁产生刮擦,伸缩钢钎从而将贴覆在排渣管内壁的炉渣捅出。具体地,锁紧机构3包括分布在钎身1尾端侧面的螺旋槽31,握把组件4的中心孔32内侧分布有与螺旋槽31相对的螺旋条33。安装更换握把组件4或钎身1时,相对旋转螺旋槽31和螺旋条33,完成部件的连接。深入地,握把组件4包括与钎身1尾端螺纹连接的握把筒41,握把筒41外侧安装有隔热件42。握把筒41与钎身1固定连接,外侧安装的隔热件42减少握把组件4处热量的积聚。可见地,隔热件42包括由多孔材料制成的隔热筒43,隔热筒43将握把筒41包裹。隔热筒43贴和安装在握把筒41外侧,空气可自由在孔内流动,将热量快速散失。很明显,隔热件42包括安装在握把筒41外侧的隔热网44,隔热网44内侧与握把筒41之间通过支撑片45连接。隔热网44环绕在握把筒41外侧,且与握把筒41之间留有空隙。除此之外,插接机构5包括设置在钎身1中部的插接头51,插接头51中心为用于插接弯曲杆6的插接孔52,插接头51和弯曲杆6侧面开有相对的销孔53,销孔53内插有固定销54。安装拆卸弯曲杆6时,拔出固定销54即可更换。进一步地,弯曲杆6包括若干不同弯曲系数的金属杆。弯曲杆6使得钎身1可弯曲一定的弧度,捅渣时,手部无需放置在排渣筒正下方。更进一步地,伞骨21顶端外侧镀有耐磨层23。长时间使用时,耐磨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包括钎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钎身(1)前端焊接有伞骨结构(2),所述的伞骨结构(2)包括若干焊接在钎身(1)顶端的伞骨(21),所述的伞骨(21)相对钎身(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相对钎身(1)轴向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的伞骨(21)相邻之间连接有加强筋(22),所述的加强筋(22)呈圆环状焊接在伞骨(21)中部,所述的钎身(1)尾端通过锁紧机构(3)安装有握把组件(4),所述的钎身(1)中部通过插接机构(5)安装有弯曲杆(6)。/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24 CN 20202019918731.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包括钎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钎身(1)前端焊接有伞骨结构(2),所述的伞骨结构(2)包括若干焊接在钎身(1)顶端的伞骨(21),所述的伞骨(21)相对钎身(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相对钎身(1)轴向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的伞骨(21)相邻之间连接有加强筋(22),所述的加强筋(22)呈圆环状焊接在伞骨(21)中部,所述的钎身(1)尾端通过锁紧机构(3)安装有握把组件(4),所述的钎身(1)中部通过插接机构(5)安装有弯曲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机构(3)包括分布在钎身(1)尾端侧面的螺旋槽(31),所述的握把组件(4)的中心孔(32)内侧分布有与螺旋槽(31)相对的螺旋条(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把组件(4)包括与钎身(1)尾端螺纹连接的握把筒(41),所述的握把筒(41)外侧安装有隔热件(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循环流化床捅渣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件(42)包括由多孔材料制成的隔热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冰莹凌金华李兵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山鹰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