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7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具体涉及换热风腔技术领域,包括风腔本体,所述底部设置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两端均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空心管内设置有风扇,所述空心管顶部设置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内设置有导热板,所述第一电热丝与导热板上设置有挤压板,所述环形管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风扇对空气施加一个阻力,增加空气加热时间,空气在环形管进口处相互碰撞,将空气的动能降低,进一步减缓气流的流速,环形管的设置增加空气的运动时间,弹簧防止长时间第一电热丝与第二电热丝与环形管贴合不紧密,导致加热效果不好。

A high efficiency hot air exchange chamber for fresh air dehumidific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
本技术涉及换热风腔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
技术介绍
新风除湿机,除湿方式是采用冷冻方式除湿,所以进行深度除湿后,风的温度较低,如果直接送入室内,给人体的舒适感差,所以需要经过换热风腔进行再热后再送入室内。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换热风腔对空气加热时间短,加热效果差,使得空气受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通过风扇对空气施加一个阻力,增加空气加热时间,空气在环形管进口处相互碰撞,将空气的动能降低,进一步减缓气流的流速,环形管的设置增加空气的运动时间,弹簧防止长时间第一电热丝与第二电热丝与环形管贴合不紧密,导致加热效果不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包括风腔本体,所述风腔本体底部设置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两端均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空心管内设置有风扇,所述空心管顶部设置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包括风腔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本体(1)底部设置有空心管(2),所述空心管(2)两端均设置有进气管(12),所述空心管(2)内设置有风扇(5),所述空心管(2)顶部设置有环形管(4),所述环形管(4)上设置有第一电热丝(16),所述第一电热丝(16)内设置有导热板(15),所述第一电热丝(16)与导热板(15)上设置有挤压板(13),所述环形管(4)之间设置有弹簧(11);/n所述风腔本体(1)外侧设置有腔体(7),所述腔体(7)与风腔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腔体(7)底部设置有加热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包括风腔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腔本体(1)底部设置有空心管(2),所述空心管(2)两端均设置有进气管(12),所述空心管(2)内设置有风扇(5),所述空心管(2)顶部设置有环形管(4),所述环形管(4)上设置有第一电热丝(16),所述第一电热丝(16)内设置有导热板(15),所述第一电热丝(16)与导热板(15)上设置有挤压板(13),所述环形管(4)之间设置有弹簧(11);
所述风腔本体(1)外侧设置有腔体(7),所述腔体(7)与风腔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腔体(7)底部设置有加热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风扇(5)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环形管(4)连接在空心管(2)上,所述环形管(4)为铜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除湿设备用高效换热风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热丝(16)内设置有多个第二电热丝(14),所述导热板(15)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电热丝(1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振兴刘志存常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