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及空气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39163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及空气调节方法,该机组包括室外风的送风通道、室内风的排风通道;在送风通道处依次设有第一换热器、再热冷凝器、送风机;在排风通道处依次设有第二换热器、排风机;第二换热器进一步连接一辅助冷凝器,辅助冷凝器设置于新风除湿机组的室外机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冷时,由于室内排风温度较室外温度低,高温制冷剂吸收室内排出的低温空气的能量,得以冷凝,有效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冷凝压力,从而降低了机组的耗电功率;制热时,由于室内排风温度较室外温度高,低温制冷剂吸收室内排风空气的热量,得以蒸发,有效提高了制热系统的蒸发压力和机组的制热量,降低了机组的耗电功率并避免了机组结霜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和能源利用
,尤指一种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及空气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空调机组的冷凝热可达制冷量的1.15~1.3倍,大量的冷凝热会直接排入大气,并且仅依靠室外高温空气来对其进行冷凝,不仅冷凝效果不好,而且这些热量的散发又使得周围环境温度升高,造成严重的环境热污染,同时这部分热量又会白白散失掉,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若将空调机组放出的冷凝热予以回收利用,并利用室内排风温度在夏季较低,冬季较高的特点,将其作为机组的主要冷热源,不但可以减少冷凝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还是一种变废为宝的节能措施。传统新风除湿机对冷凝热的利用主要是对冷却除湿之后的新风进行再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冷凝热有了一定的回收利用,但仍有大部分的冷凝热排到室外空气中,依靠室外风冷冷凝器带走这部分热量,此外,在制热时,由于室外温度很低,往往不能满足制热的需求,经常出现结霜的情况。为此,有些学者将室外风冷冷凝器置于室内排风侧,在冬季时,利用室内较高温度的排风作为机组的热源,解决了冬季供热不足的弊端,但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在夏季时,制冷量又难以满足要求,仅靠室内排风作为冷源又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亟需一种新型除湿机的出现,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顾此失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及空气调节方法,能够实现夏季降低冷凝温度,冬季提高蒸发温度的目的,不但可以提高机组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还可以降低机组的能耗,避免了冬季结霜的风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风的送风通道、室内风的排风通道;在所述送风通道处,沿风向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兼具冷凝和蒸发功能的第一换热器、再热冷凝器、送风机;在所述排风通道处,沿风向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兼具冷凝和蒸发功能的第二换热器、排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器进一步连接一辅助冷凝器,所述辅助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新风除湿机组的室外机内;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第一换热器作蒸发器使用,所述第二换热器作冷凝器使用,所述再热冷凝器和所述辅助冷凝器均开启;在所述送风通道中,室外风流经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后被冷却除湿,后流经所述再热冷凝器被加热后送入室内;在所述排风通道中,室内风流经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后升温并排出室内;其中,所述辅助冷凝器对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辅助冷凝;在制热工况下,所述第一换热器作冷凝器使用,所述第二换热器作蒸发器使用,所述再热冷凝器和所述辅助冷凝器均关闭;在所述送风通道中,室外风流经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后升温并被送入室内;在所述排风通道中,室内风流经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后降温并排出室内。优选地,所述送风通道处进一步设置一湿膜加湿模块,其在制冷工况下关闭,在制热工况下开启;在制热工况下,室外风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后,再流经所述湿膜加湿模块被加湿后送入室内。优选地,所述再热冷凝器连接一用于控制其通路打开和关闭的电磁阀;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电磁阀开启,所述再热冷凝器的通路打开;在制热工况下,所述电磁阀关闭,所述再热冷凝器的通路关闭。优选地,所述再热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一单向阀,用于控制制冷剂从所述再热冷凝器的输入端流向输出端。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再热冷凝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辅助冷凝器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启并通过其开启的大小程度控制所述再热冷凝器的再热量大小,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全开,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开启并通过其开启的大小程度控制整个新风除湿机组的过热度;在制热工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并通过其开启的大小程度控制整个新风除湿机组的过热度,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全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方法,应用上述所述的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所述空气调节方法包括:在制冷工况下,室外风经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后被冷却除湿,后经所述再热冷凝器被加热后送入室内;室内风被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后升温并排出室内,其中,所述辅助冷凝器对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辅助冷凝;在制热工况下,室外风经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后升温并被送入室内;室内风经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后降温并排出室内。优选地,在制热工况下,室外风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升温,再进一步进行加湿处理后被送入室内。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及空气调节方法,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夏季制冷模式使用过程中,室外新风在送风通道内,经过滤后通过作为蒸发器使用的第一换热器冷却除湿,达到所需要的含湿量值,然后通过再热冷凝器被加热至送风温度;室内排风在排风通道内,经初级过滤后通过作为冷凝器使用的第二换热器(此处第二换热器作为主冷凝器使用)并带走冷凝热,空气温度升高,排出室内,其中,高温制冷剂吸收室内排出的低温空气的能量,得以冷凝,由于室内排风温度较室外温度低,故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冷凝压力,从而降低了机组的耗电功率。本专利技术在冬季制热模式使用过程中,室外机风机关闭,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作用互换,此模式下,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第二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室外新风在送风管道内,经过滤后通过作为冷凝器使用的第一换热器,吸收冷凝热后,温度升高,送入室内;室内排风在排风通道内经过滤后通过作为蒸发器使用的第二换热器,温度降低,排出室内,而低温制冷剂吸收室内排风空气的热量,得以蒸发,由于室内排风温度较室外温度高,故提高了制热系统的蒸发压力,提高了机组的制热量,降低了机组的耗电功率并避免了机组结霜的风险。2、本专利技术在制冷时利用室内较低温度的排风对高温制冷剂进行冷凝,降低了机组的冷凝温度,此时仅是利用了室内排风的显热部分能量;且在制冷时,室内的第二换热器(作为主冷凝器)和室外的辅助冷凝器组合使用,共同对高温制冷剂进行冷凝;而制热时,室内较高温度的排风作为热源,提高了机组的蒸发温度,作为蒸发器使用的第二换热器吸收室内排风的热量得以蒸发,由于室内排风的露点温度较高,而蒸发温度相对排风的露点温度较低,故在第二换热器表面有冷凝水析出,此时回收的不仅仅是室内排风的显热部分能量,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及空气调节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风的送风通道、室内风的排风通道;在所述送风通道处,沿风向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兼具冷凝和蒸发功能的第一换热器、再热冷凝器、送风机;在所述排风通道处,沿风向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兼具冷凝和蒸发功能的第二换热器、排风机;所述第二换热器进一步连接一辅助冷凝器,所述辅助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新风除湿机组的室外机内;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第一换热器作蒸发器使用,所述第二换热器作冷凝器使用,所述再热冷凝器和所述辅助冷凝器均开启;在所述送风通道中,室外风流经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后被冷却除湿,后流经所述再热冷凝器被加热后送入室内;在所述排风通道中,室内风流经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后升温并排出室内;其中,所述辅助冷凝器对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辅助冷凝;在制热工况下,所述第一换热器作冷凝器使用,所述第二换热器作蒸发器使用,所述再热冷凝器和所述辅助冷凝器均关闭;在所述送风通道中,室外风流经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后升温并被送入室内;在所述排风通道中,室内风流经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后降温并排出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风的送风通道、室内风的排风通道;
在所述送风通道处,沿风向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兼具冷凝和蒸发功能
的第一换热器、再热冷凝器、送风机;
在所述排风通道处,沿风向的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兼具冷凝和蒸发功能
的第二换热器、排风机;
所述第二换热器进一步连接一辅助冷凝器,所述辅助冷凝器设置于所述
新风除湿机组的室外机内;
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第一换热器作蒸发器使用,所述第二换热器作冷凝
器使用,所述再热冷凝器和所述辅助冷凝器均开启;在所述送风通道中,室
外风流经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后被冷却除湿,后流经所述再热
冷凝器被加热后送入室内;在所述排风通道中,室内风流经作为冷凝器使用
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后升温并排出室内;其中,所述辅助冷凝器对所述第二换
热器进行辅助冷凝;
在制热工况下,所述第一换热器作冷凝器使用,所述第二换热器作蒸发
器使用,所述再热冷凝器和所述辅助冷凝器均关闭;在所述送风通道中,室
外风流经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后升温并被送入室内;在所述排
风通道中,室内风流经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后降温并排出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通道处进一步设置一湿膜加湿模块,其在制冷工况下关闭,在
制热工况下开启;
在制热工况下,室外风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后,再流经所述湿膜加湿模
块被加湿后送入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蒸发器多冷凝器的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热冷凝器连接一用于控制其通路打开和关闭的电磁阀;
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电磁阀开启,所述再热冷凝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华许亚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