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5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包括排油烟管道和补风管道,还包括热交换风道,所述热交换风道包括套装的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所述热源管道位于内部并连通所述排油烟管道,所述冷源管道位于外部且连通所述补风管道,所述热源管道的外侧设置若干热管,所述热管的吸热端贴近热源管道,所述热管的冷凝端设于热源管道外的冷源管道中,所述冷源管道的出口连通排油烟机的补风口,所述排油烟管道的出口为油烟排出口。该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不仅可以避免冷风补风带来的不适感,还可以有效提高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节能效果。

A kind of lampblack exhauster for passive ultr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油烟机,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
技术介绍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新风热回收技术,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中国人做菜习惯炒菜排油烟风量较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气密性强,为保证排油烟效果必须设置补风口。目前大多采用的补风措施是在厨房外墙开设补风口,对厨房进行补风。但是补风时,冷空气直接进入厨房,冷风吹人舒适感差,还会影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效果。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包括排油烟管道和补风管道,还包括热交换风道,所述热交换风道包括套装的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所述热源管道位于内部并连通所述排油烟管道,所述冷源管道位于外部且连通所述补风管道,所述热源管道的外侧设置若干热管,所述热管的吸热端贴近热源管道,所述热管的冷凝端设于热源管道外的冷源管道中,所述冷源管道的出口连接排油烟机的补风口,所述排油烟管道的出口连接为油烟排出口。基于上述,所述热管的冷凝端分别设置若干换热翅片。基于上述,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还包括连通各所述热管的热管工质对流通道,一部分所述热管工质对流通道贴近所述热源管道的外壁设置,另一部分所述热管工质对流通道穿过所述热源管道设置。基于上述,所述冷源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外壳。基于上述,所述补风管道的通过两个密闭风阀分别连通所述补风口和所述冷源管道的进口。基于上述,所述油烟排出口连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主排油烟管道。基于上述,所述补风管道的进风口设置防水百叶。基于上述,所述补风管道内设置过滤器。基于上述,所述热交换风道位于排油烟机的油烟吸入口下方。基于上述,所述补风管道的进风口设置防火气密单向阀,所述排油烟管道与所述主排油烟管道的连接处也设置防火气密单向阀。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充分利用油烟的余热对补风进行加热;冬季实现排油烟与补风空气热交换,夏季直接补风,减少冷空气进入影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暖热需求,避免冷风补风带来的不适感,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节能效果,可减少因考虑此影响造成的建筑外保温厚度,减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造价。另外,通过热管换热还可以大大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热交换风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温外壳;2.热源管道;3.冷源管道;4.补风口;5.热管;6.换热翅片;7.主排油烟管道;8.排油烟管道;9.补风管道;10.防水百叶;11.防火气密单向阀;12.过滤器;13.密闭风阀;14.热交换风道;15.灶头;16.油烟吸入口;17.热管工质对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包括排油烟管道和补风管道9,还包括热交换风道14,所述热交换风道14包括套装的热源管道2和冷源管道3,所述热源管道2位于内部并连通所述排油烟管道8,所述冷源管道3位于外部且连通所述补风管道9,所述热源管道2的外侧设置若干热管5,所述热管5的吸热端贴近热源管道2,所述热管5的冷凝端设于热源管道2外的冷源管道3中,所述补风管道9的出口连接排油烟机的补风口4,所述排油烟管道8的出口连接为油烟排出口。利用油烟余热对补风加热不仅可以避免冷风补风带来的不适感,还可以有效提高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节能效果。同时通过热管进行换热,热管内吸热端工质受热后将沸腾或蒸发,吸收外部热源热量,产生汽化潜热,由液体变为蒸汽,产生的蒸汽在管内一定压差的作用下,流到冷凝端,蒸汽遇冷壁面及外部冷源,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汽化潜热,并通过管壁传给外部冷源,冷凝液靠重力(或吸液芯)作用下回流到吸热端再次蒸发。如此往复,实现对外部冷热两种介质的热量传递与交换,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进一步,所述热管5的冷凝端分别设置若干换热翅片6。进一步为了提高换热效率,该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还包括连通各所述热管的热管工质对流通道17,一部分所述热管工质对流通道17贴近所述热源管道的外壁设置,另一部分所述热管工质对流通道17穿过所述热源管道设置。进一步为了避免热量损失,所述冷源管道3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外壳1。进一步,所述冷源管道的通过两个密闭风阀13分别连通所述补风口4和所述冷源管道3的进口。以便夏季补风不经过冷源管道3直接进行补风。进一步,所述油烟排出口连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主排油烟管道7,以便余热利用后通过主排油烟管道7排出。进一步为了避免雨水进入,所述补风管道9的进风口设置防水百叶10。进一步,所述补风管道9内设置过滤器12。所述热交换风道14位于排油烟机的油烟吸入口16下方。具体的,从上到下油烟吸入口16、灶头15、热交换风道14依次设置,补风口4设置于灶头外侧,所述补风管道9的进风口设置防火气密单向阀11,所述排油烟管道8与所述主排油烟管道7的连接处也设置防火气密单向阀1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包括排油烟管道和补风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风道,所述热交换风道包括套装的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所述热源管道位于内部并连通所述排油烟管道,所述冷源管道位于外部且连通所述补风管道,所述热源管道的外侧设置若干热管,所述热管的吸热端贴近热源管道,所述热管的冷凝端设于热源管道外的冷源管道中,所述冷源管道的出口连通排油烟机的补风口,所述排油烟管道的出口为油烟排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包括排油烟管道和补风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交换风道,所述热交换风道包括套装的热源管道和冷源管道,所述热源管道位于内部并连通所述排油烟管道,所述冷源管道位于外部且连通所述补风管道,所述热源管道的外侧设置若干热管,所述热管的吸热端贴近热源管道,所述热管的冷凝端设于热源管道外的冷源管道中,所述冷源管道的出口连通排油烟机的补风口,所述排油烟管道的出口为油烟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的冷凝端分别设置若干换热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各所述热管的热管工质对流通道,一部分所述热管工质对流通道贴近所述热源管道的外壁设置,另一部分所述热管工质对流通道穿过所述热源管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排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寅飞张静娟艾子颖高慕晗潘兵占时慧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建筑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