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深度海底干式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
,尤其是一种浅深度海底干式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渤海湾油田开发的深入,一些边际小型油田位于我国渤海受限区域内(军事区、航道区等),海面上不允许建设工程设施。常规湿式水下生产系统在技术上虽有望解决受限区域油田开发问题,但其设备复杂、技术门槛高、投资成本高的特性对大规模应用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会大幅降低油田开发经济效益,且其设备大部分为国外进口,不能满足我国军事区管理的要求,在后期维保方面也需人员带压操作,对人员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目前的尝试包括采用升高立管,在进入干式舱作业前由施工船舶将立管安装就位,维保人员通过立管进入舱内,该方式升高立管需动用大型施工船舶配合,且准备时间较长,影响航道通行,且升高立管受水流作用影响较大,与立管底部连接的干式舱上的法兰结构较复杂,该种方法效率低,工作量大,可操作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浅深度海底干式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系统,从而能在干式常压的环境下进出海底采油装置,且对接稳定快捷。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浅深度海底干式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系统,包括水面支持组件和舱体外部结构组件,舱体外部结构组件垂直悬挂于水面支持组件上,并通过水面支持组件进行供电,舱体外部结构组件的内部安装用于执行排水、注水、补气和应急操作的机械组件,用于提供呼吸用氧的生命支持组件,以及用于提供舱内照明、设备供电和信号收集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深度海底干式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面支持组件和舱体外部结构组件,所述舱体外部结构组件垂直悬挂于水面支持组件上,并通过水面支持组件进行供电,所述舱体外部结构组件的内部安装用于执行排水、注水、补气和应急操作的机械组件,用于提供呼吸用氧的生命支持组件,以及用于提供舱内照明、设备供电和信号收集处理的电控组件;还包括干式舱舱口组件,当舱体外部结构组件和干式舱舱口组件对接时,舱体外部结构组件和干式舱舱口组件内部连通,形成供人员通行的垂直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深度海底干式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面支持组件和舱体外部结构组件,所述舱体外部结构组件垂直悬挂于水面支持组件上,并通过水面支持组件进行供电,所述舱体外部结构组件的内部安装用于执行排水、注水、补气和应急操作的机械组件,用于提供呼吸用氧的生命支持组件,以及用于提供舱内照明、设备供电和信号收集处理的电控组件;还包括干式舱舱口组件,当舱体外部结构组件和干式舱舱口组件对接时,舱体外部结构组件和干式舱舱口组件内部连通,形成供人员通行的垂直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深度海底干式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外部结构组件包括压载水舱(12),所述压载水舱(12)为垂直设置的空心柱状结构,沿压载水舱(12)的顶部外周垂直固接防撞架(8),所述防撞架(8)为笼状框架结构,防撞架(8)与压载水舱(12)顶面之间还设置耐压载人舱(20),所述耐压载人舱(20)为空心罐状结构,耐压载人舱(20)的顶部安装有吊耳(7),耐压载人舱(20)的底部垂直贯穿压载水舱(12)顶面,并伸入压载水舱(12)内腔,耐压载人舱(20)的侧壁上安装供人员进出耐压载人舱(20)内腔的上舱口盖(21),所述压载水舱(12)的底部设置对接舱(14),所述对接舱(14)的下部为空心鼓状结构,对接舱(14)的上部为空心柱状结构,对接舱(14)的上部贯穿压载水舱(12)底面,并伸入压载水舱(12)内腔,与耐压载人舱(20)的底部留有间隙,还包括下舱口盖(31),所述下舱口盖(31)贯穿对接舱(14)的顶面和耐压载人舱(20)的底面,使对接舱(14)和耐压载人舱(20)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浅深度海底干式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水舱(12)的侧壁上安装供人员进出压载水舱(12)内腔的压载水舱盖(11);
所述对接舱(14)的底部外缘沿周向向外延伸形成阶梯状凸缘(1401),所述阶梯状凸缘(1401)内侧的对接舱(14)底面上还开设安装槽(1402),沿对接舱(14)的底部边缘裹接密封圈(16),密封圈(16)的一端包裹阶梯状凸缘(1401)的外端,并通过第一螺钉(1403)与阶梯状凸缘(1401)固接,密封圈(16)的另一端嵌入安装槽(1402)内,并通过第二螺钉(1404)与安装槽(1402)的一侧壁面固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深度海底干式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支持组件包括母船船体(5),母船船体(5)上安装吊车(1)和甲板绞车(4),所述吊车(1)上安装有水上缆绳(2),所述水上缆绳(2)的一端自吊车(1)的头部垂下并栓接于吊耳(7)上,甲板绞车(4)上绕接水密电缆(3),所述水密电缆(3)的一端与进出舱的电控组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深度海底干式采油装置人员进出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组件包括空气瓶组(9)、电动海水泵(27)、控制阀组(29)、对接部件和应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成君,姜磊,古浪,马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