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式滚子稳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18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开放式滚子稳定器,可有效解决现有稳定器中的滚子堵死而影响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体、上支座、下支座和下体,上体为等径园柱体,上端设有内螺纹,上体下方设有上支座,上支座与上体为锥体过渡连接,上支座中部设有定位孔,上支座内侧加工有上燕尾槽,上支座下方设有开放槽,开放槽的下端设有下支座,下支座下方设有下体,下支座与下体为锥体过渡连接,下支座内侧加工有下燕尾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安装使用方便,效果好,提高了滚轮稳定器的使用寿命,并可现场更换,是滚轮稳定器上的创新,在经济上降低了成本,同时获得的社会效益显著。

An open type roller stab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式滚子稳定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井稳定器中的滚子稳定器,特别是一种开放式滚子稳定器。
技术介绍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少不了使用钻具稳定器,而在硬地层中均使用滚子稳定器,目前滚子稳定器均为滚子安装有一个特定的槽内,三面封闭,一面开放且滚轮外圆约高于槽外平面,便于滚轮与井壁接触,与井壁产生相对的滚动运动,大大减少了螺旋稳定器与井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提高了滚轮稳定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滚轮是装在一个三面为壁的槽内,所以易造成槽内被岩屑充填而堵死,影响滚轮的正常使用,导致滚轮无法正常转动发生偏磨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一种可减少滚轮工作中堵死情况发生的防堵滚子稳定器结构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开放式滚子稳定器,可有效解决现有稳定器中的滚子堵死而影响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体、上支座、下支座和下体,上体为等径空心圆柱体,上端设有内螺纹,上体下方设有上支座,上支座与上体为锥体过渡连接,上支座中部设有定位孔,上支座内侧加工有上燕尾槽,上支座下方设有开放槽,开放槽的下端设有下支座,下支座下方设有下体,下支座与下体为锥体过渡连接,下支座内侧加工有下燕尾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安装使用方便,效果好,提高了滚轮稳定器的使用寿命,并可现场更换,是滚轮稳定器上的创新,在经济上降低了成本,同时获得的社会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滚轮断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2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上体、上支座、下支座和下体,上体1为等径空心圆柱体,上端设有内螺纹,上体1下方设有上支座2,上支座2与上体1为锥体过渡连接,便于开放式滚子防堵主体上提时能引导工具顺利起出,上支座2中部设有定位孔3,用于插入弹簧销,防止装入上支座2的配件松脱,上支座2内侧加工有上燕尾槽4,便于配件沿上燕尾槽4顺利插入并限制配件的运动方向,上支座2下方设有开放槽5,开放槽5的下端设有下支座7,下支座7下方设有下体8,下支座7与下体8为锥体过渡连接,便于开放式滚子防堵主体下放时引导工具下钻顺利,下支座7内侧加工有下燕尾槽6,便于配件顺利插入并限制配件的运动方向,防止装入下支座内的配件松脱。为保证使用效果和使用方便,所述的上体1、上支座2、定位孔3、上燕尾槽4、开放槽5、下燕尾槽6、下支座7、下体8为从上至下组合为一体的不等外径等内径的中空圆柱体。所述的上支座2、下支座7均为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三个呈开口扳手头状支座结构,滚轮稳定器的滚轮配件就安装在这三对支座中,当滚轮滚动带入的岩屑会在滚轮的转动带动下,岩屑被顺利带出,避免了钻井过程中的堵死现象,提高滚轮稳定器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开放槽5的外直径小于上支座2,便于岩屑进入和排出。所述的上支座2与下支座7结构、大小相同,相对设置,使两者之间形成开放槽5。本专利技术具体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开放式滚子稳定器组装好后,接入到钻柱中,随钻柱一起下入,当开放式滚子稳定器随钻柱旋转时,滚轮支撑钻柱在井眼中心,随钻柱一起转动的同时,滚轮还能自转,减少钻柱带来的摩擦阻力,同时,随滚轮转动的岩屑带入中部开放槽5,并从开放槽5另一边带出,有效防止岩屑进入槽内堵死滚轮,有效降低钻柱重量带来的摩擦阻力,以避免与井壁的摩擦缩短了开放式滚子防堵稳定器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安装使用方便,效果好,增加了开放式滚子防堵稳定器在钻井中的作用,提高了开放式滚子防堵稳定器的使用寿命,节约资源,适合于石油、地质、水文、煤矿等钻井中的开放式滚子防堵稳定器,是滚子稳定器上的创新,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放式滚子稳定器,包括上体、上支座、下支座和下体,其特征在于,上体(1)为等径空心圆柱体,上端设有内螺纹,上体(1)下方设有上支座(2),上支座(2)与上体(1)为锥体过渡连接,上支座(2)中部设有定位孔(3),上支座(2)内侧加工有上燕尾槽(4),上支座(2)下方设有开放槽(5),开放槽(5)的下端设有下支座(7),下支座(7)下方设有下体(8),下支座(7)与下体(8)为锥体过渡连接,下支座(7)内侧加工有下燕尾槽(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滚子稳定器,包括上体、上支座、下支座和下体,其特征在于,上体(1)为等径空心圆柱体,上端设有内螺纹,上体(1)下方设有上支座(2),上支座(2)与上体(1)为锥体过渡连接,上支座(2)中部设有定位孔(3),上支座(2)内侧加工有上燕尾槽(4),上支座(2)下方设有开放槽(5),开放槽(5)的下端设有下支座(7),下支座(7)下方设有下体(8),下支座(7)与下体(8)为锥体过渡连接,下支座(7)内侧加工有下燕尾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滚子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体(1)、上支座(2)、定位孔(3)、上燕尾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强任俊张军红杨志郑菲菲李争光郑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华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