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相变潜热的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143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相变潜热的蓄热装置,如以NaCH-[3]COO.3H-[2]O为蓄热介质.该装置包括容器(1)、相变蓄热材料(2)、正温度系数陶瓷电阻发热控温元件(13)和电源插口(6).容器(1)上接有一晶种室(7),其内装有相变蓄热材料晶体.断开电源后,依靠这些晶体引发冷却至相变温度点的蓄热介质稳定可靠地结晶,释放出相变潜热,供人体取暖、热疗等用.本装置放热使用时,离开电源,故使用安全,并便于携带.(*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关于以相变蓄热材料(如NaCH3COO·3H2O)为介质的利用相变潜热的蓄热装置。经预先对固态相变蓄热材料加热,使相变蓄热材料熔融为液态,这时温度高于该材料的相变温度。而后,停止加热,当液态相变蓄热材料冷却至相变温度时,液态相变蓄热材料结晶成为固态,同时放出相变潜热。相变潜热的释放过程是保持在相变温度点进行的,并且相变蓄热材料的这一蓄——放热过程可反复进行千次以上。利用相变蓄热材料的上述特性,可使用相变蓄热材料作为介质制成人体取暖、热疗等用的器具。相变蓄热材料本身具有结晶不稳定的特性,往往会出现过冷现象,即当液态相变蓄热材料冷却至相变温度点以下仍不结晶转变为固态,影响相变潜热的正常释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技术作出之前的现有技术中,一般有下述几种解决方法。一是在相变蓄热材料中加入其他成份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相变蓄热材料中充当晶核,当液态相变蓄热材料冷却至相变温度时,晶体首先在这些晶核处发生、生长。晶核物质在相变蓄热材料中的分布一般要求相对均匀,这可以将晶核材料配制成胶状,使其分散在相变蓄热材料中,如日本专利JPK58-64499,或借助一定的结构(支架)来帮助实现,如日本专利J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相变潜热的蓄热装置,包括容器(1)、相变蓄热材料(2)、加热部件(3)、电极引出线(5)、电源插口(6)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一晶种室(7),该晶种室与容器(1)连接,并通过小孔(9)连通晶种室与容器内腔,晶种室(7)内存有相变蓄热材料晶体(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利用相变潜热的蓄热装置,包括容器(1)、相变蓄热材料(2)、加热部件(3)、电极引出线(5)、电源插口(6)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一晶种室(7),该晶种室与容器(1)连接,并通过小孔(9)连通晶种室与容器内腔,晶种室(7)内存有相变蓄热材料晶体(8)。2.根据权利要求1的蓄热装置,其特征是晶种室(7)与相变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元张鸣焦洪时中一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