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轧涂覆装置及连续染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布料染色
,尤其涉及一种印轧涂覆装置及连续染色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纺织品的印染加工过程中,需将布料涂覆染液或各种化学溶液,然后把带有染液的布料加热烘干、定型、发色、固色,传统的涂覆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均匀轧车、重载轧车等,但是这些方式都是将布料浸泡溶液后通过压轧的方式挤出多余的溶液,这种方式布料压轧后的带液量偏高,容易造成后续高温烘干过程中染料的泳移现象,影响产品品质,并且烘干过程消耗的能耗过高,不利于节能环保。因此,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可以降低布料压轧后的带液量的印轧涂覆装置及连续染色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印轧涂覆装置及连续染色机,用于解决现有的布料在压轧后,存在带液量偏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轧涂覆装置,包括机架、印轧组件、接料槽、第一压力装置和第二压力装置;所述印轧组件包括第一印轧模组,所述第一印轧模组至少包括第一带液辊、第一限液压辊、第一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轧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印轧组件、接料槽、第一压力装置和第二压力装置;/n所述印轧组件包括第一印轧模组,所述第一印轧模组至少包括第一带液辊、第一限液压辊、第一轧辊,所述第一带液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带液辊的外表面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一带液辊为钢制或陶瓷表面的带液辊,所述第一限液压辊和所述第一轧辊均为具有弹性的包胶辊筒;/n所述接料槽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内侧,并且所述接料槽位于所述印轧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限液压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一限液压辊与所述第一压力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装置可驱动所述第一限液压辊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相互压轧,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轧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印轧组件、接料槽、第一压力装置和第二压力装置;
所述印轧组件包括第一印轧模组,所述第一印轧模组至少包括第一带液辊、第一限液压辊、第一轧辊,所述第一带液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带液辊的外表面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一带液辊为钢制或陶瓷表面的带液辊,所述第一限液压辊和所述第一轧辊均为具有弹性的包胶辊筒;
所述接料槽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内侧,并且所述接料槽位于所述印轧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限液压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一限液压辊与所述第一压力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装置可驱动所述第一限液压辊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相互压轧,所述第一压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限液压辊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相互压轧时,所述第一限液压辊与所述第一带液辊之间形成原料溶液的储液区,所述第一限液压辊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的运转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轧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一轧辊与所述第二压力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压力装置可驱动所述第一轧辊与所述第一带液辊相互压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轧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压力装置和第四压力装置,所述印轧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印轧模组相同的第二印轧模组,所述第一印轧模组与所述第二印轧模组沿工艺流程方向前后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第二印轧模组至少包括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二带液辊、第二限液压辊、第二轧辊,所述第二限液压辊与所述第三压力装置连接,所述第三压力装置可驱动所述第二限液压辊与所述第二带液辊相压轧,所述第二轧辊与所述第四压力装置相连接,所述第四压力装置可驱动所述第二轧辊与所述第二带液辊相压轧;
所述第一带液辊和所述第二带液辊的运转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轧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杂质去除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杂质去除装置为铲刀或毛刷轮,所述铲刀或毛刷轮安装在所述第一限液压辊或/和所述第一带液辊或/和所述第一轧辊的外表面;
所述铲刀的刀口或毛刷轮的外边缘抵靠于所述第一带液辊或/和所述第一限液压辊或/和所述第一轧辊的外表面;
所述铲刀至少包括刀轴、刀座和刀片,所述刀片固定在刀座上,所述刀座的两端与所述刀轴连接,所述刀轴与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固定在机架的两侧;
所述毛刷轮至少包括轴头、与轴头连接的轴芯以及设置轴芯外表面的毛刷,所述轴头与所述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