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浆纱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浆纱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浆纱生产线。
技术介绍
浆纱是指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未上浆的单纱纤维互相抱合不牢,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以浆液透入纤维之间为主的上浆称浸透性上浆,以浆液粘附在经纱表面为主的上浆称被覆性上浆。现有的浆纱工艺如申请号为2018101163254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印花经纱的上浆方法,方法中提到对经过印花操作的经纱进行上浆,上浆采用浆液喷淋的方式,节省浆料,降低成本,上浆后的经纱输入至烘燥装置中从而将经纱中多余的水分烘干形成浆纱。而操作人员在加工开始前,向生产线中穿设经纱时,即导纱过程,通常会先将一段废经纱穿设在生产线中,而后将待加工的经纱连接在废经纱上,随后启动生产线,废经纱带动待加工经纱移动,从而将待加工经纱穿设在生产线中,等到废经纱全部移动到收料端后,对废经纱进行收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浆纱生产线,依次包括上料装置(1)、上浆装置(2)、预烘干装置(3)和收料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烘干装置(4),所述再烘干装置(4)位于预烘干装置(3)和收料装置(5)之间,所述上料装置(1)、上浆装置(2)、预烘干装置(3)、再烘干装置(4)和收料装置(5)中设有导料装置(6),所述导料装置(6)包括用于夹持经纱的夹持件(61),所述导料装置(6)还包括与所述夹持件(61)的两端滑动连接且依次穿过上料装置(1)、上浆装置(2)、预烘干装置(3)、再烘干装置(4)和收料装置(5)内部的导轨(62),所述上料装置(1)中设有返驱动器(11),所述返驱动器(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浆纱生产线,依次包括上料装置(1)、上浆装置(2)、预烘干装置(3)和收料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烘干装置(4),所述再烘干装置(4)位于预烘干装置(3)和收料装置(5)之间,所述上料装置(1)、上浆装置(2)、预烘干装置(3)、再烘干装置(4)和收料装置(5)中设有导料装置(6),所述导料装置(6)包括用于夹持经纱的夹持件(61),所述导料装置(6)还包括与所述夹持件(61)的两端滑动连接且依次穿过上料装置(1)、上浆装置(2)、预烘干装置(3)、再烘干装置(4)和收料装置(5)内部的导轨(62),所述上料装置(1)中设有返驱动器(11),所述返驱动器(11)的输出端与夹持件(61)之间连接有返皮带(12),所述收料装置(5)中设有往驱动器(51),所述往驱动器(51)的输出端与夹持件(61)之间连接有往皮带(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62)与夹持件(61)抵接的三个侧面上均设有若干与导轨(62)转动连接的滚珠(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62)中设有磁性件(6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浆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62)由若干轨道(65)拼接而成,每个所述轨道(65)中均设有磁性件(64),所述轨道(65)包括直线形、U形、半圆形和90度的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61)包括固定薄板(611),所述固定薄板(611)的上方设有夹持板(612),所述固定薄板(6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头(613),所述夹持板(612)与连接头(613)之间通过卷簧(614)连接,所述连接头(613)远离固定薄板(611)的一端设有与导轨(62)滑动连接的滑动杆(6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浆纱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613)远离固定薄板(611)的一端设有容纳槽(616),所述容纳槽(616)中设有弹性件(617),所述弹性件(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博,陈群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