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07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纬编编织工艺,不改变机型配置,仅通过改变工艺涉及及原料优选,制得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制备得到的织物表面凹凸感强,且具有回弹性好、保暖性好、吸湿性强等优点。同时,该织物的悬垂性好,制成服装或鞋材后版型好。由锦涤复合纱作为原料进行编织,耐磨耐水洗性能优良,生产成本较低,可提高企业利润。市场上相同类型的特殊面料外观较少,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拥有推广潜力和较大的市场价值,结合不同材质的纤维与花纹可以加工成不同品种的产品,可丰富和扩展纬编织物的产品种类。

A kind of single and double-sided jacquard three-dimensional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针织面料作为服装面料的一大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品种。市面上,单面针织面料和双面针织面料的品种数不胜数,但很少有单面针织面料与双面针织面料在服装加工前自然地集于一体的针织面料。常见的圆针织机针筒结构可分为单面编织与双面编织两种,而一般在进行单面编织或双面编织时大多是以两机台分别进行,如此不但耗费机械成本、改机速度慢、过程亦浪费时间及人力。当然,在服装加工前要实现具有单双面间隔交替横条提花状结构的针织面料,可以通过放针—开针的方法针织形成,但此方法要进行调机比较困难,而且只能在具有开针器设备的双面圆纬机上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的制备工艺需能够仅在一个纬编机台完成,并且也只要采用常见材质的原料纱线通过编织工艺的改进,而无需通过放针—开针大量复杂的调机动作。并且采用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效果纬编织物的表面凹凸感强,且具有回弹性好、保暖性好、吸湿性强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的制备方法,采用20寸14G双面提花双移圈提花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单股锦涤复合丝;织造:在所述20寸14G双面提花双移圈提花机上,将所述单股锦涤复合丝纬向喂入,按8路排针,每隔2路设置一个移圈位,在电脑软件中输入预设的编织工艺,按预设电脑版图形及配色将所述单股锦涤复合丝相应地接入进纱路数,进行单面部分、连接处和双面提花部分的织造,所述连接处包括双面变单面连接处、连接处移圈及单面变双面连接处;和染整定型。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由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纬编编织工艺,不改变机型配置,仅通过改变工艺设计及原料优选,制得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制备得到的织物表面凹凸感强,且具有回弹性好、保暖性好、吸湿性强等优点。同时,该织物的悬垂性好,制成服装或鞋材后版型好。由锦涤复合纱作为原料进行编织,耐磨耐水洗性能优良,生产成本较低,可提高企业利润。市场上相同类型的特殊面料外观较少,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拥有推广潜力和较大的市场价值,结合不同材质的纤维与花纹可以加工成不同品种的产品,可丰富和扩展纬编织物的产品种类。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单面部分工艺编织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双面提花部分工艺编织图;图4A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处移圈双面变为单面的工艺编织图;图4B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处移圈单面变为双面的工艺编织图。附图标记说明:101、上盘成圈;102、下盘成圈;103、浮线;104、下针盘线圈向上针盘线圈移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的制备方法和第二方面所述的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的制备方法。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的制备方法,采用20寸14G双面提花双移圈提花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单股锦涤复合丝;织造:在所述20寸14G双面提花双移圈提花机上,将所述单股锦涤复合丝纬向喂入,按8路排针,每隔2路设置一个移圈位,在电脑软件中输入预设的编织工艺,按预设电脑版图形及配色将所述单股锦涤复合丝相应地接入进纱路数,进行单面部分、连接处和双面提花部分的织造,所述连接处包括双面变单面连接处、连接处移圈及单面变双面连接处;和染整定型。优选地,所述单股锦涤复合丝的规格为白半光600D/240F。更加优选地,所述单股锦涤复合丝由67%400D/144F锦DTY高弹和33%200D/96F涤DTY低弹或67%300D/132F锦DTY高弹和33%300D/108F涤DTY低弹复合而成。当然作为不同用处的面料,基于对面料不同特性的关注,还可以采用不同的纱线原料,例如,可采用67%500D/156F锦DTY高弹和33%100D/84F涤DTY低弹复合而成,总之,单股锦涤复合丝的粗细为300D~600D的各类型纱线。优选地,按以下排针方式进行电脑排针:上针盘:1212;下针盘:12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具体的所述编织工艺中,所述单面部分的三角配置方式为:∨──∨────所述双面提花部分的三角配置方式为:∨─∨──∧─∧所述双面变单面连接处的三角配置方式为:∨─∨──∧─∧所述单面变双面连接处的三角配置方式为:∨─∨─∧∧∧∧以上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的基本工艺组合,结合该基本工艺,根据织物的具体纹路需求,可以设置不同位置作单面,不同位置作双面,从而达到提花和凹凸不平的浮雕效果。优选地,所述单面部分由上成圈纬平针织成,所述双面提花部分包含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所述上层面料由第二路线圈针织而成,所述下层面料由第一路线圈针织而成,所述连接处移圈的编织方法为:将上层面料的线圈移动至下层面料的线圈上。接着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由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制备方法得到。进一步地,所述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包括单面部分、双面提花部分和连接处,所述连接处包含相连接的双面变单面连接处、连接处移圈及单面变双面连接处,所述双面提花部分包含相互连接的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所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间通过连接处移圈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的透气性为800-1000L/m2·s。由于采用高D数的原料纱线,并且为单双面结合提花工艺制备而成,通常情况下,所制备得到的织物透气性不太理想,但由于单面和双面部分间隔连接,单面部分和连接处都具备良好的透气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的透气性大大超过对照组织物。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面料物性检测指标及方法分别为:耐水牢度采用JISL0853-199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色移采用GB/T3903.42-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缝接强度采用GB/T3903.43-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耐磨性能采用SATRATM31-199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20寸14G双面提花双移圈提花机,包括以下步骤:/n原料准备:单股锦涤复合丝;/n织造:在所述20寸14G双面提花双移圈提花机上,将所述单股锦涤复合丝纬向喂入,按8路排针,每隔2路设置一个移圈位,在电脑软件中输入预设的编织工艺,进行单面部分、连接处和双面提花部分的织造,所述连接处包括双面变单面连接处、连接处移圈及单面变双面连接处;和/n染整定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双面结合提花立体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20寸14G双面提花双移圈提花机,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准备:单股锦涤复合丝;
织造:在所述20寸14G双面提花双移圈提花机上,将所述单股锦涤复合丝纬向喂入,按8路排针,每隔2路设置一个移圈位,在电脑软件中输入预设的编织工艺,进行单面部分、连接处和双面提花部分的织造,所述连接处包括双面变单面连接处、连接处移圈及单面变双面连接处;和
染整定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股锦涤复合丝的规格为白半光600D/240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股锦涤复合丝由67%400D/144F锦DTY高弹和33%200D/96F涤DTY低弹或67%300D/132F锦DTY高弹和33%300D/108F涤DTY低弹复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排针方式进行排针:
上针盘:1212;
下针盘:12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工艺中,
所述单面部分的三角配置方式为:
∨─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元义卡梅伦·达内希瓦尔卓丽琼郭友炉黄进伟余陈李富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