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排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883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排渣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式排渣泵,所述立式排渣泵的出液端与外壳的内壁右侧滑动连接,所述立式排渣泵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有管道,所述支撑环的右侧开设有气槽,所述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壳、底板、立式排渣泵、管道、进料管、连通管和出料管,在排渣时,左侧的立式排渣泵将废渣抽至右侧外壳内,然后右侧的立式排渣泵将右侧外壳内的废渣通过出料管排出,进而将两个立式排渣泵串联在一起,增大废渣的排放量,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A new type of high efficient slag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排渣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精矿开采
,具体为一种新型高效排渣装置。
技术介绍
:铁精矿管道系统首站流程为:磁选精矿泵站→浓缩池→搅拌槽→喂料泵→隔膜泵。由于精矿泵站、浓缩池等步骤为非密闭输送,因此会有废渣混入铁精矿流中。在矿浆运输过程中,废渣会对水隔膜泵造成一定的损害,影响管道输送的正常运行,并且容易导致水隔膜泵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排渣装置,以解决在矿浆运输过程中,废渣会对水隔膜泵造成一定的损害,影响管道输送的正常运行,并且容易导致水隔膜泵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新型高效排渣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式排渣泵,所述立式排渣泵的出液端与外壳的内壁右侧滑动连接。所述立式排渣泵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有管道,所述支撑环的右侧开设有气槽,所述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的内壁通过销轴铰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外壳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固定机构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机构的底部与支撑环的上表面滑动连接。左侧所述外壳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位于限位环的下方,所述左侧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左侧与左侧所述立式排渣泵的出液端连通,右侧所述外壳的左侧与连通管的右端固定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右端位于限位环的下方,右侧所述外壳的右侧固定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左端与右侧所述立式排渣泵的出液端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与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表面通过销轴与固定机构的表面铰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推动块的内壁铰接,所述铰接杆的底部通过销轴铰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卡块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右侧与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与推动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聚集罩,左侧所述聚集罩位于进料管的下方,右侧所述聚集罩位于连通管的下方。本技术的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外壳、底板、立式排渣泵、管道、进料管、连通管和出料管,在排渣时,左侧的立式排渣泵将废渣抽至右侧外壳内,然后右侧的立式排渣泵将右侧外壳内的废渣通过出料管排出,进而将两个立式排渣泵串联在一起,增大废渣的排放量,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减小废渣对水隔膜泵的损害,同时,通过设置限位环、支撑环、推动机构和固定机构,限位环对支撑环起到限位作用,并通过卡块将支撑环固定在外壳,进而将立式排渣泵固定在外壳内,当需要拆卸立式排渣泵时,打开电动推杆,使推动块向下移动,此时,在铰接杆的作用下,使卡块向左侧移动,当卡块与支撑环分离,即可将立式排渣泵与外壳分离开,进而便于作业人员对立式排渣泵进行拆装。2、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柱,限位柱对卡块起到限位作用,限制卡块左右移动的距离,防止卡块与外壳分离,并且还可以防止卡块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若铰接杆与水平面垂直,则导致卡块卡死,不便于作业人员拆卸立式排渣泵,同时,通过设置聚集罩,聚集罩的内壁底部呈圆弧状,使废渣堆积在聚集罩中部,进而使外壳内的废渣能完全通过管道进入立式排渣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外壳的侧视图。图中:1、外壳;2、底板;3、限位环;4、支撑环;5、立式排渣泵;6、管道;7、气槽;8、推动机构;81、支撑板;82、电动推杆;83、推动块;9、固定机构;91、铰接杆;92、卡块;10、滑槽;11、进料管;12、连通管;13、出液管;14、限位槽;15、限位柱;16、滑块;17、聚集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看图1-5:一种新型高效排渣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限位环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环4,限位环3对支撑环4起到限位作用,支撑环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式排渣泵5,立式排渣泵5的出液端与外壳1的内壁右侧滑动连接。立式排渣泵5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有管道6,外壳1内的废渣通过进液管进入立式排渣泵5内,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聚集罩17,左侧聚集罩17位于进料管11的下方,右侧聚集罩17位于连通管12的下方,聚集罩17的内壁底部呈圆弧状,使废渣堆积在聚集罩17中部,进而使外壳1内的废渣能完全通过管道6进入立式排渣泵5,支撑环4的右侧开设有气槽7,支撑环4上下的空气通过气槽7流通,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8,推动机构8的内壁通过销轴铰接有固定机构9,外壳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的内壁与固定机构9的表面滑动连接,固定机构9的底部与支撑环4的上表面滑动连接。左侧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左侧外壳1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连通管12,连通管12的左侧与左侧立式排渣泵5的出液端连通,右侧外壳1的左侧与连通管12的右端固定连通,通过连通管12将左右外壳1连通起来,连通管12的右端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右侧外壳1的右侧固定连通有出液管13,出液管13的左端与右侧立式排渣泵5的出液端连通。推动机构8包括支撑板81,支撑板81的右侧与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支撑板8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82,电动推杆8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块83,通过电动推杆82控制推动块83上下移动,推动块83的表面通过销轴与固定机构9的表面铰接,支撑板8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的内壁与推动块83的表面滑动连接,滑块16对推动块83起到限位作用。固定机构9包括铰接杆91,铰接杆91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推动块83的内壁铰接,铰接杆91的底部通过销轴铰接有卡块92,卡块92的表面与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槽10对卡块92起到导向作用,卡块92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柱15,限位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排渣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所述限位环(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环(4),所述支撑环(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式排渣泵(5),所述立式排渣泵(5)的出液端与外壳(1)的内壁右侧滑动连接;/n所述立式排渣泵(5)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有管道(6),所述支撑环(4)的右侧开设有气槽(7),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8),所述推动机构(8)的内壁通过销轴铰接有固定机构(9),所述外壳(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壁与固定机构(9)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机构(9)的底部与支撑环(4)的上表面滑动连接;/n左侧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1),所述进料管(11)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所述左侧所述外壳(1)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连通管(12),所述连通管(12)的左侧与左侧所述立式排渣泵(5)的出液端连通,右侧所述外壳(1)的左侧与连通管(12)的右端固定连通,所述连通管(12)的右端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右侧所述外壳(1)的右侧固定连通有出液管(13),所述出液管(13)的左端与右侧所述立式排渣泵(5)的出液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排渣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所述限位环(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环(4),所述支撑环(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式排渣泵(5),所述立式排渣泵(5)的出液端与外壳(1)的内壁右侧滑动连接;
所述立式排渣泵(5)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有管道(6),所述支撑环(4)的右侧开设有气槽(7),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机构(8),所述推动机构(8)的内壁通过销轴铰接有固定机构(9),所述外壳(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壁与固定机构(9)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机构(9)的底部与支撑环(4)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左侧所述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1),所述进料管(11)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所述左侧所述外壳(1)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连通管(12),所述连通管(12)的左侧与左侧所述立式排渣泵(5)的出液端连通,右侧所述外壳(1)的左侧与连通管(12)的右端固定连通,所述连通管(12)的右端位于限位环(3)的下方,右侧所述外壳(1)的右侧固定连通有出液管(13),所述出液管(13)的左端与右侧所述立式排渣泵(5)的出液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贵虎靳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海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