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新旧沥青融合程度模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机场跑道等热再生沥青路面
,具体涉及到一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通过控制新沥青用量和拌和工艺,保证有效沥青含量等于设计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高等级公路普遍采用沥青铺面占比超过80%,在公路运营过成中,沥青材料在阳光、雨水、行车荷载等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生老化作用,进而出现功能性病害。我国每年有超过10%的沥青路面需要进行维修和养护,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数量达2000万吨,并且这一数量还在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一方面,堆放废旧沥青混合料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废旧沥青混合料中的石料和沥青均为不可再生资源。通过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实现废旧沥青混合料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废旧材料处理问题,还实现了资源化利用目的。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了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的研究,目前其沥青路面废旧材料综合回收利用率已经超过75%。近年来,随着我国绿色发展观念的持续深入,再生沥青混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新旧沥青融合程度模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同拌和条件(时间、温度)下,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行测定,得到了新旧沥青融合程度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从而保证在混合料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模型计算,调整新沥青用量或拌和工艺,以保证混合料有效沥青含量与最佳沥青用量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新旧沥青融合程度模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同拌和条件(时间、温度)下,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行测定,得到了新旧沥青融合程度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从而保证在混合料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模型计算,调整新沥青用量或拌和工艺,以保证混合料有效沥青含量与最佳沥青用量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沥青融合程度模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旧沥青融合程度模型:
以融合程度为Z轴,以拌和时间为X轴,以拌和温度为Y轴,通过非线性拟合的方式,构造出公式(4)数学模型以表达新旧沥青融合程度与拌和时间及拌和温度的数学关系
技术研发人员:肖飞鹏,查莫得,侯向导,项迁,勇达拉,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