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上机壳用矫正及送料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有振动盘、中转支撑架、驱动装置安装架、矫正支撑架及送料支撑架;中转支撑架上安装有分离驱动装置,分离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料中转板;矫正支撑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若干组转轴组件;驱动装置安装架上安装有矫正驱动装置,矫正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条;送料支撑架上安装有送料驱动装置,送料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送料中转板的设置,可将散乱的上机壳逐一整齐地放置在中转槽中;通过多个转轴组件及传动齿条的设置,可同时调整多个上机壳的周向位置;通过吸嘴的设置,可实现上机壳在矫正工序中的送料工作。
Correction and feeding device for upper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机壳用矫正及送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线性马达
,尤其是涉及上机壳用矫正及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上机壳是手机线性马达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它与下机壳能共同起到保护马达的作用。上机壳多为圆柱形罩体结构,其具有能容纳动子(板簧、振子、导磁套及磁钢)及定子(FPC(柔性电路板)软接线片以及线圈)的容纳腔,且底端开设有能与容纳腔连通的容纳开口。下机壳大多包括呈圆盘状的壳体,壳体的侧壁上具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片。该壳体能覆盖容纳开口。为提高上机壳与下机壳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下机壳壳体的侧壁通常还设置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壳体凸起,而上机壳的容纳开口处则设置有能与连接片和壳体凸起相配合的壳体缺口。在进行手机线性马达装配工作时,通常是先装配动子与下机壳组件,再将上机壳装配在前述半成品上,如此,上机壳上的壳体缺口则需位于特定的周向位置,如此,方能与下机壳上的连接片和各个壳体凸起相匹配。目前,多是通过人工来调整上机壳的周向位置再传送到下一工位中,可见,这种低自动化程度的操作不仅会增大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会大大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上机壳用矫正及送料装置,通过送料中转板的设置,可将散乱的上机壳逐一整齐地放置在中转槽中;通过多个转轴组件及传动齿条的设置,可同时调整多个上机壳的周向位置;通过吸嘴的设置,可实现上机壳在矫正工序中的送料工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机壳用矫正及送料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有振动盘、中转支撑架、驱动装置安装架、矫正支撑架及送料支撑架;中转支撑架上安装有分离驱动装置,分离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料中转板,送料中转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能与振动盘输出端连通的中转槽;矫正支撑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若干组与若干个中转槽对应的转轴组件,转轴组件包括活动杆和套设于活动杆外围的转动套筒;活动杆上设置有内定位件,内定位件的底端与转动套筒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内弹性件;活动杆的顶端部通过内上连接件连接有可相对活动杆转动的内矫正套;转动套筒上套设有与转动套筒同步转动的外矫正套,外矫正套上设置有若干个上凸于外矫正套的矫正条,且若干个矫正条位于内矫正套的外围;转动套筒的中部具有外凸的外定位件,外定位件的顶端与外矫正套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外弹性件;外弹性件用于支撑外矫正套,且使得:外矫正套能相对转动套筒上下移动;内弹性件用于支撑活动杆,使得:内矫正套与外矫正套间隔设置,且活动杆能相对转动套筒上下移动;转动套筒上还连接有传动齿轮;驱动装置安装架上安装有矫正驱动装置,矫正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条,若干组转轴组件的传动齿轮均与传动齿条啮合;送料支撑架上安装有送料驱动装置,送料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组件,吸嘴组件包括吸附驱动装置,吸附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连接架,吸嘴连接架上连接有若干个与若干个中转槽对应的吸嘴;送料驱动装置作用于吸嘴,使得:吸嘴能位于中转槽或者内矫正套的正上方。本专利技术中,振动盘用于将散乱的上机壳逐一整齐地传送至中转槽内,并且,传送至中转槽内的上机壳,容纳开口朝下。吸嘴连通有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能使吸嘴内形成负压以吸附上机壳。矫正条的数量及位置应与上机壳的壳体缺口相对应,内矫正套的外径应与上机壳的内径相适应,当上机壳套设在内矫正套上时,壳体缺口能与相对应地矫正条置入配合。本专利技术应用时,转动套筒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矫正支撑架上,如此,矫正支撑架可以支撑转动套筒,而转动套筒也可以转动。当需进行矫正工作时,先启动振动盘使其将上机壳输送至中转槽内,与此同时,启动分离驱动装置使其驱动送料中转板移动,以将各个中转槽内均放置有待矫正的上机壳。启动气体发生器使得吸嘴内形成负压,启动送料驱动装置使其驱动吸嘴位于中转槽的正上方,再启动吸附驱动装置使其下移吸嘴直至其能吸附上机壳,再移动吸嘴至内矫正套的正上方,并再次通过吸附驱动装置下移前述上机壳使其容纳腔套设在相应地内矫正套上。由于上机壳的周向位置是随机放置的,这时,各个壳体缺口极有可能与各个矫正条在周向上错开,这时,则继续保持下移上机壳的下移外力,使得:外矫正套能压缩外弹性件向下移动。再启动矫正驱动装置使其驱动传动齿条移动,通过传动齿条与各组转轴组件的传动齿轮的啮合,则会带动各个转动套筒发生同步转动,这时,外矫正套则会随着转动套筒一起转动,在下移外力作用下,上机壳会与外矫正套发生相对转动,当外矫正套的矫正条移动至壳体缺口对应的位置时,外矫正套则会在外弹性件的作用下发生上移,这时,矫正条则会与壳体缺口置入配合。这时,则松开下移外力,上机壳则会跟随外矫正套一起转动,直至达到特定的周向位置,停止矫正驱动装置的驱动工作,如此,则完成了上机壳上料前的矫正工作。最后,再次通过吸嘴取出各个已矫正的上机壳进入下一工序即可。其中,内弹性件不仅可支撑活动杆,还可使得内矫正套及活动杆能相对转动套筒发生上下移动,如此,可缓冲下移外力,避免损伤上机壳。通过内上连接件的设置,内矫正套与活动杆在周向上为独立转动,如此,当壳体缺口与矫正条置入配合时,外矫正套则可轻松带动上机壳发生转动,这样可有效提高运行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中转支撑架上还设置有中转限位架,中转限位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振动盘输出端对应的中转通道;所述中转槽能与中转通道的输出端连通。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中转通道的设置,可限制上机壳的高度位置,避免其在输送时发生意外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矫正支撑架上还设置有防错驱动装置,防错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防错定位板,防错定位板的自由端设置有若干个与若干个转轴组件对应的防错缺口,防错缺口能与所述矫正条置入配合;防错驱动装置作用于防错定位板,使得:防错定位板能相对所述矫正支撑架前后移动。本专利技术中,当各个外矫正套到达特定的周向位置时,则启动防错驱动装置使其驱动防错定位板移动,若防错缺口能与特定的矫正条置入配合,则代表上机壳的周向位置满足需求;反之,则继续通过矫正驱动装置驱动传动齿条移动,以带动各个外矫正套转动来调整上机壳的周向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外定位件上套设有可相对外定位件转动的外连接件,外连接件的外表面连接在所述矫正支撑架上。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外连接件的设置,则可实现外定位件及转动套筒与矫正支撑架之间的可转动连接。为减少内矫正套与矫正条之间的相互磨损,进一步地,所述矫正条的内表面与所述内矫正套的外表面相适应。内矫正套与矫正条之间可间隙设置,但该间隙应小于上机壳底端的厚度。为提高活动杆上下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当所述内弹性件支撑所述活动杆时,活动杆的上端部与下端部分别穿过所述转动套筒的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所述活动杆的下端部连接有可相对活动杆转动的内下连接件,内下连接件的外表面连接在所述矫正支撑架上。本专利技术中,内下连接件可连接在矫正支撑架上,这样,可对活动杆进行良好的限位,避免其在运行时发生晃动及抖动。为避免活动杆过度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的下端部连接有上下限位件。通过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上机壳用矫正及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32),支撑平台(32)上安装有振动盘(33)、中转支撑架(34)、驱动装置安装架(21)、矫正支撑架(22)及送料支撑架(35);/n中转支撑架(34)上安装有分离驱动装置(36),分离驱动装置(36)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料中转板(37),送料中转板(37)上设置有若干个能与振动盘(33)输出端连通的中转槽(38);/n矫正支撑架(22)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若干组与若干个中转槽(38)对应的转轴组件,转轴组件包括活动杆(1)和套设于活动杆(1)外围的转动套筒(2);活动杆(1)上设置有内定位件(9),内定位件(9)的底端与转动套筒(2)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内弹性件(10);活动杆(1)的顶端部通过内上连接件(7)连接有可相对活动杆(1)转动的内矫正套(8);转动套筒(2)上套设有与转动套筒(2)同步转动的外矫正套(4),外矫正套(4)上设置有若干个上凸于外矫正套(4)的矫正条(5),且若干个矫正条(5)位于内矫正套(8)的外围;转动套筒(2)的中部具有外凸的外定位件(11),外定位件(11)的顶端与外矫正套(4)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外弹性件(3);外弹性件(3)用于支撑外矫正套(4),且使得:外矫正套(4)能相对转动套筒(2)上下移动;内弹性件(10)用于支撑活动杆(1),使得:内矫正套(8)与外矫正套(4)间隔设置,且活动杆(1)能相对转动套筒(2)上下移动;转动套筒(2)上还连接有传动齿轮(6);/n驱动装置安装架(21)上安装有矫正驱动装置(23),矫正驱动装置(23)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条(24),若干组转轴组件的传动齿轮(6)均与传动齿条(24)啮合;/n送料支撑架(35)上安装有送料驱动装置(40),送料驱动装置(40)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组件,吸嘴组件包括吸附驱动装置(41),吸附驱动装置(41)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连接架(39),吸嘴连接架(39)上连接有若干个与若干个中转槽(38)对应的吸嘴(42);/n送料驱动装置(40)作用于吸嘴(42),使得:吸嘴(42)能位于中转槽(38)或者内矫正套(8)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上机壳用矫正及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32),支撑平台(32)上安装有振动盘(33)、中转支撑架(34)、驱动装置安装架(21)、矫正支撑架(22)及送料支撑架(35);
中转支撑架(34)上安装有分离驱动装置(36),分离驱动装置(36)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料中转板(37),送料中转板(37)上设置有若干个能与振动盘(33)输出端连通的中转槽(38);
矫正支撑架(22)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若干组与若干个中转槽(38)对应的转轴组件,转轴组件包括活动杆(1)和套设于活动杆(1)外围的转动套筒(2);活动杆(1)上设置有内定位件(9),内定位件(9)的底端与转动套筒(2)的顶端之间设置有内弹性件(10);活动杆(1)的顶端部通过内上连接件(7)连接有可相对活动杆(1)转动的内矫正套(8);转动套筒(2)上套设有与转动套筒(2)同步转动的外矫正套(4),外矫正套(4)上设置有若干个上凸于外矫正套(4)的矫正条(5),且若干个矫正条(5)位于内矫正套(8)的外围;转动套筒(2)的中部具有外凸的外定位件(11),外定位件(11)的顶端与外矫正套(4)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外弹性件(3);外弹性件(3)用于支撑外矫正套(4),且使得:外矫正套(4)能相对转动套筒(2)上下移动;内弹性件(10)用于支撑活动杆(1),使得:内矫正套(8)与外矫正套(4)间隔设置,且活动杆(1)能相对转动套筒(2)上下移动;转动套筒(2)上还连接有传动齿轮(6);
驱动装置安装架(21)上安装有矫正驱动装置(23),矫正驱动装置(23)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条(24),若干组转轴组件的传动齿轮(6)均与传动齿条(24)啮合;
送料支撑架(35)上安装有送料驱动装置(40),送料驱动装置(40)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组件,吸嘴组件包括吸附驱动装置(41),吸附驱动装置(41)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连接架(39),吸嘴连接架(39)上连接有若干个与若干个中转槽(38)对应的吸嘴(42);
送料驱动装置(40)作用于吸嘴(42),使得:吸嘴(42)能位于中转槽(38)或者内矫正套(8)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机壳用矫正及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支撑架(34)上还设置有中转限位架(43),中转限位架(43)上设置有与所述振动盘(33)输出端对应的中转通道(44);
所述中转槽(38)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昌国,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灵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