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壳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70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上机壳装配机,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有振动盘、中转支撑架、驱动装置安装架、矫正支撑架及送料支撑架;中转支撑架上安装有分离驱动装置,分离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料中转板;矫正支撑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若干组矫正组件;驱动装置安装架上安装有矫正驱动装置,矫正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齿条;送料支撑架上安装有送料驱动装置,送料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送料中转板的设置,可将散乱的上机壳逐一整齐地放置在中转槽中;通过多个矫正组件及传动齿条的设置,可同时调整多个上机壳的周向位置;通过吸嘴的设置,可实现上机壳在矫正工序中的送料工作。

Upper shell assemb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机壳装配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线性马达
,尤其是涉及上机壳装配机。
技术介绍
上机壳是手机线性马达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它与下机壳能共同起到保护马达的作用。上机壳多为圆柱形罩体结构,其具有能容纳动子(板簧、振子、导磁套及磁钢)及定子(FPC(柔性电路板)软接线片以及线圈)的容纳腔,且底端开设有能与容纳腔连通的容纳开口。下机壳大多包括呈圆盘状的壳体,壳体的侧壁上具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片。该壳体能覆盖容纳开口。为提高上机壳与下机壳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下机壳壳体的侧壁通常还设置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壳体凸起,而上机壳的容纳开口处则设置有能与连接片和壳体凸起相配合的壳体缺口。在进行手机线性马达装配工作时,通常是先装配动子与下机壳组件,再将上机壳装配在前述半成品上,如此,上机壳上的壳体缺口则需位于特定的周向位置,如此,方能与下机壳上的连接片和各个壳体凸起相匹配。目前,多是通过人工来调整上机壳的周向位置再传送到下一工位中,可见,这种低自动化程度的操作不仅会增大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会大大影响装配效率。另外,在完成人工或者自动化的装配操作后,上机壳依然有可能出现周向位置错位的情况,若将其直接进入下一工序(焊接工序),则极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出现不合格品,进而严重影响生产成本及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上机壳装配机,可实现上机壳高质量的装配工作,并能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可有效保证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机壳装配机,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安装有上机壳振动盘、装配中转支撑架、装配矫正安装架、装配驱动安装架、装配送料支撑架、传送架、防错定位支撑架、装配定位支撑架及防错驱动支撑架;装配中转支撑架上安装有分离驱动装置,分离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料中转板,送料中转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能与上机壳振动盘输出端连通的装配中转槽;装配矫正安装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若干组与若干个装配中转槽对应的矫正组件,矫正组件包括矫正活动杆和套设于矫正活动杆外围的矫正转动套筒;矫正活动杆上设置有矫正内定位件,矫正内定位件的底端与矫正转动套筒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矫正内弹性件;矫正活动杆的顶端部连接有可相对矫正活动杆转动的内矫正套;矫正转动套筒上套设有与矫正转动套筒同步转动的外矫正套,外矫正套上设置有若干个上凸于外矫正套的矫正条,若干个矫正条位于内矫正套的外围;矫正转动套筒的中部具有外凸的矫正外定位件,矫正外定位件的顶端与外矫正套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矫正外弹性件;矫正外弹性件用于支撑外矫正套,且使得:外矫正套能相对矫正转动套筒上下移动;矫正内弹性件用于支撑矫正活动杆,使得:内矫正套与外矫正套间隔设置,且矫正活动杆能相对矫正转动套筒上下移动;装配驱动安装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矫正转动套筒转动的矫正驱动装置;防错驱动支撑架上安装有防错上下驱动装置,防错驱动支撑架的输出端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防错连接座,防错连接座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若干组与若干组矫正组件对应的防错组件,防错组件包括防错固定杆、防错弹性件、连接在防错固定杆上且可相对防错固定杆上下移动的防错活动件,防错弹性件作用于防错活动件,使得:防错活动件位于靠近支撑平台的极限位置;防错连接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防错组件转动的防错转动驱动装置;传送架上安装有传送皮带和用于驱动传送皮带传动的皮带驱动装置;防错定位支撑架上具有与传送皮带连通且位于防错组件下方的防错定位放置板;装配定位支撑架上具有与传送皮带连通的装配定位放置板;防错定位支撑架和装配定位支撑架上均安装有转送驱动装置,转送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转送架,转送架具有前后向设置的转送通道,转送架的顶端开设有与转送通道连通的操作通口;装配送料支撑架上安装有送料驱动装置,送料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组件,吸嘴组件包括吸附驱动装置,吸附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连接架,吸嘴连接架上连接有若干个与若干个装配中转槽对应的吸嘴;送料驱动装置作用于吸嘴,使得:吸嘴能位于装配中转槽、内矫正套及装配定位放置板的正上方。本专利技术中,上机壳振动盘用于将散乱的上机壳逐一整齐地传送至装配中转槽内,并且,传送至装配中转槽内的上机壳,其容纳开口朝下。吸嘴连通有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能使吸嘴内形成负压以吸附上机壳。矫正条的数量及位置应与上机壳的壳体缺口相对应,内矫正套的外径应与上机壳的内径相适应,当上机壳套设在内矫正套上时,壳体缺口能与相对应地矫正条置入配合。应用时,配备有周转治具,周转治具上设置有若干个治具放置槽,送料中转板上装配中转槽的数量应与周转治具上治具放置槽的数量相对应。进行上机壳装配工作时,先启动转送驱动装置使其驱动转送架位于装配定位放置板上方,再将盛装有动子与下机壳组件(动子与下机壳组件放置在治具放置槽内)的周转治具放置在装配定位放置板上,并位于转送通道包围的区域内;与此同时,调整上机壳的周向位置。具体地,先启动上机壳振动盘使其将上机壳输送至装配中转槽内,启动分离驱动装置使其驱动送料中转板移动,以将各个装配中转槽内均放置有待矫正的上机壳。启动气体发生器使得吸嘴内形成负压,启动送料驱动装置使其驱动吸嘴位于装配中转槽的正上方,再启动吸附驱动装置使其下移吸嘴直至其能吸附上机壳,再移动吸嘴至内矫正套的正上方,并再次通过吸附驱动装置下移前述上机壳使其容纳腔套设在相应地内矫正套上。由于从上机壳振动盘输出的上机壳的周向位置是随机的,这时,各个壳体缺口则极有可能与各个矫正条在周向上错开,这时,则继续保持下移上机壳的下移外力,使得:外矫正套能压缩矫正外弹性件向下移动。再启动矫正驱动装置使其驱动矫正转动套筒转动,这时,则会带动外矫正套一起转动,在下移外力作用下,上机壳则会与外矫正套发生相对转动,当外矫正套的矫正条移动至壳体缺口对应的位置时,外矫正套则会在矫正外弹性件的作用下发生上移,这时,矫正条则会与壳体缺口置入配合。接着,松开下移外力,上机壳之跟随外矫正套一起转动,直至达到特定的周向位置,再停止矫正驱动装置的驱动工作,如此,则完成了上机壳的矫正工作。其中,矫正内弹性件不仅可支撑矫正活动杆,还可使得内矫正套及矫正活动杆能相对矫正转动套筒发生上下移动,如此,可缓冲下移外力,避免损伤上机壳。再通过吸嘴取出各个已矫正的上机壳,并将其移动至装配定位放置板处,并正对相应的动子与下机壳组件,下移透过操作通口进行装配。装配后,启动装配定位支撑架处的转送驱动装置使其驱动转送架移动,以带动周转治具至传送皮带上,启动皮带驱动装置则可带动前述周转治具穿过转送通道向前移动。与此同时,启动防错定位支撑架处的转送驱动装置使其驱动转送架移动,直至转送通道能位于传送皮带的正上方。随着传送皮带的传动,前述周转治具则进入前述转送通道内,这时,再启动防错定位支撑架处的转送驱动装置使其移动转送架,并带动周转治具移动至防错定位放置板上特定位置处(防错组件正下方)。接着,启动防错上下驱动装置使其驱动防错连接座下移,这时,则带动防错组件透过操作通口下移至特定的高度位置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上机壳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1),支撑平台(1)上安装有上机壳振动盘(2)、装配中转支撑架(3)、装配矫正安装架(4)、装配驱动安装架(5)、装配送料支撑架(6)、传送架(7)、防错定位支撑架(8)、装配定位支撑架(9)及防错驱动支撑架(10);/n装配中转支撑架(3)上安装有分离驱动装置(11),分离驱动装置(11)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料中转板(12),送料中转板(12)上设置有若干个能与上机壳振动盘(2)输出端连通的装配中转槽(13);/n装配矫正安装架(4)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若干组与若干个装配中转槽(13)对应的矫正组件,矫正组件包括矫正活动杆(14)和套设于矫正活动杆(14)外围的矫正转动套筒(15);矫正活动杆(14)上设置有矫正内定位件(16),矫正内定位件(16)的底端与矫正转动套筒(15)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矫正内弹性件(17);矫正活动杆(14)的顶端部连接有可相对矫正活动杆(14)转动的内矫正套(18);矫正转动套筒(15)上套设有与矫正转动套筒(15)同步转动的外矫正套(19),外矫正套(19)上设置有若干个上凸于外矫正套(19)的矫正条(20),若干个矫正条(20)位于内矫正套(18)的外围;矫正转动套筒(15)的中部具有外凸的矫正外定位件(21),矫正外定位件(21)的顶端与外矫正套(19)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矫正外弹性件(22);矫正外弹性件(22)用于支撑外矫正套(19),且使得:外矫正套(19)能相对矫正转动套筒(15)上下移动;矫正内弹性件(17)用于支撑矫正活动杆(14),使得:内矫正套(18)与外矫正套(19)间隔设置,且矫正活动杆(14)能相对矫正转动套筒(15)上下移动;/n装配驱动安装架(5)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矫正转动套筒(15)转动的矫正驱动装置(23);/n防错驱动支撑架(10)上安装有防错上下驱动装置(24),防错驱动支撑架(10)的输出端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防错连接座(25),防错连接座(25)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若干组与若干组矫正组件对应的防错组件,防错组件包括防错固定杆(26)、防错弹性件(27)、连接在防错固定杆(26)上且可相对防错固定杆(26)上下移动的防错活动件(28),防错弹性件(27)作用于防错活动件(28),使得:防错活动件(28)位于靠近支撑平台(1)的极限位置;防错连接座(25)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防错组件转动的防错转动驱动装置;/n传送架(7)上安装有传送皮带(29)和用于驱动传送皮带(29)传动的皮带驱动装置;/n防错定位支撑架(8)上具有与传送皮带(29)连通且位于防错组件下方的防错定位放置板(31);/n装配定位支撑架(9)上具有与传送皮带(29)连通的装配定位放置板(30);/n防错定位支撑架(8)和装配定位支撑架(9)上均安装有转送驱动装置(36),转送驱动装置(36)的输出端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转送架(37),转送架(37)具有前后向设置的转送通道(38),转送架(37)的顶端开设有与转送通道(38)连通的操作通口(39);/n装配送料支撑架(6)上安装有送料驱动装置(32),送料驱动装置(32)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组件,吸嘴组件包括吸附驱动装置(33),吸附驱动装置(33)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连接架(34),吸嘴连接架(34)上连接有若干个与若干个装配中转槽(13)对应的吸嘴(35);送料驱动装置(32)作用于吸嘴(35),使得:吸嘴(35)能位于装配中转槽(13)、内矫正套(18)及装配定位放置板(30)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上机壳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1),支撑平台(1)上安装有上机壳振动盘(2)、装配中转支撑架(3)、装配矫正安装架(4)、装配驱动安装架(5)、装配送料支撑架(6)、传送架(7)、防错定位支撑架(8)、装配定位支撑架(9)及防错驱动支撑架(10);
装配中转支撑架(3)上安装有分离驱动装置(11),分离驱动装置(11)的输出端连接有送料中转板(12),送料中转板(12)上设置有若干个能与上机壳振动盘(2)输出端连通的装配中转槽(13);
装配矫正安装架(4)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若干组与若干个装配中转槽(13)对应的矫正组件,矫正组件包括矫正活动杆(14)和套设于矫正活动杆(14)外围的矫正转动套筒(15);矫正活动杆(14)上设置有矫正内定位件(16),矫正内定位件(16)的底端与矫正转动套筒(15)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矫正内弹性件(17);矫正活动杆(14)的顶端部连接有可相对矫正活动杆(14)转动的内矫正套(18);矫正转动套筒(15)上套设有与矫正转动套筒(15)同步转动的外矫正套(19),外矫正套(19)上设置有若干个上凸于外矫正套(19)的矫正条(20),若干个矫正条(20)位于内矫正套(18)的外围;矫正转动套筒(15)的中部具有外凸的矫正外定位件(21),矫正外定位件(21)的顶端与外矫正套(19)的底端之间设置有矫正外弹性件(22);矫正外弹性件(22)用于支撑外矫正套(19),且使得:外矫正套(19)能相对矫正转动套筒(15)上下移动;矫正内弹性件(17)用于支撑矫正活动杆(14),使得:内矫正套(18)与外矫正套(19)间隔设置,且矫正活动杆(14)能相对矫正转动套筒(15)上下移动;
装配驱动安装架(5)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矫正转动套筒(15)转动的矫正驱动装置(23);
防错驱动支撑架(10)上安装有防错上下驱动装置(24),防错驱动支撑架(10)的输出端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防错连接座(25),防错连接座(25)上可转动地连接有若干组与若干组矫正组件对应的防错组件,防错组件包括防错固定杆(26)、防错弹性件(27)、连接在防错固定杆(26)上且可相对防错固定杆(26)上下移动的防错活动件(28),防错弹性件(27)作用于防错活动件(28),使得:防错活动件(28)位于靠近支撑平台(1)的极限位置;防错连接座(25)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防错组件转动的防错转动驱动装置;
传送架(7)上安装有传送皮带(29)和用于驱动传送皮带(29)传动的皮带驱动装置;
防错定位支撑架(8)上具有与传送皮带(29)连通且位于防错组件下方的防错定位放置板(31);
装配定位支撑架(9)上具有与传送皮带(29)连通的装配定位放置板(30);
防错定位支撑架(8)和装配定位支撑架(9)上均安装有转送驱动装置(36),转送驱动装置(36)的输出端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转送架(37),转送架(37)具有前后向设置的转送通道(38),转送架(37)的顶端开设有与转送通道(38)连通的操作通口(39);
装配送料支撑架(6)上安装有送料驱动装置(32),送料驱动装置(32)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组件,吸嘴组件包括吸附驱动装置(33),吸附驱动装置(33)的输出端连接有吸嘴连接架(34),吸嘴连接架(34)上连接有若干个与若干个装配中转槽(13)对应的吸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世超江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灵龙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