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上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包括航空器座椅,航空器座椅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对接槽的内部插接有靠板,靠板的表面设置有张拉板,张拉板插接在外延槽中,外延槽开设在航空器座椅的表面上,靠板包括海绵倚靠板,海绵倚靠板的表面设置有高分子材料加强板;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与航空器座椅拼组在一起,手指伸入抠槽向外抽拉张拉板,连同靠板从对接槽抽出,然后选择合适高度的弹性套带后者将全部弹性套带套在身上,如此将靠板固定在身上,掉落在海洋后靠板依靠气囊漂浮对人体支撑,节省人们在水中游动造成的体力消耗。
An aircraft external water escap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上逃生装置
,具体为一种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航空器是指能在大气层内进行可控飞行的飞行器。任何航空器都必须产生大于自身重力的升力,才能升入空中。根据产生升力的原理,航空器可分为两大类: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前者靠空气静浮力升空;后者靠空气动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航空器是飞行器中的一个大类,是指通过机身与空气的相对运动(不是由空气对地面发生的反作用)而获得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任何机器。包括气球、飞艇、飞机、滑翔机、旋翼机、直升机、扑翼机、倾转旋翼机等;现有技术中,人们远距离出行时,为了缩短行程,会选择飞机出行,特别是跨越海洋的飞机,飞行过程中受海上气流影响大,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飞机发生故障,需要乘客跳落时,通常会提醒乘客从座椅下部抽出救生设备穿戴在身上,由于情况紧急,人们操作匆忙对于陌生的设备缺乏使用常识,且紧急情况下乘务员无法对每名乘客提出帮助,导致乘客身上为穿戴救生设备即被挤出飞机,掉落在海洋后因缺乏支撑结构,导致体力不支而溺水;且对于肥胖的乘客来说,弯腰去取座椅下的救生设备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包括航空器座椅,所述航空器座椅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内部插接有靠板,所述靠板的表面设置有张拉板,所述张拉板插接在外延槽中,所述外延槽开设在航空器座椅的表面上,靠板包括海绵倚靠板,所述海绵倚靠板的表面设置有高分子材料加强板,所述高分子材料加强板的表面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表面设置有固形筋,高分子材料加强板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贯穿海绵倚靠板,连接架的表面设置有栓接杆,栓接杆的杆体上固定有弹性套带,所述固形筋的表面设置有柔性限位扣环,所述柔性限位扣环设置有三组,三组柔性限位扣环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便携水筒、便携食物筒以及便携氧气筒。优选的,所述对接槽呈方形结构,外延槽呈方形结构,外延槽设置有两个,两个外延槽关于对接槽对称分布,且外延槽与对接槽相通,张拉板的表面开设有抠槽。优选的,所述对接槽和外延槽的表面上均设置有柔性卡条,柔性卡条与限位卡槽配合设置,限位卡槽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卡槽分别开设在张拉板和靠板的表面上,且限位卡槽和柔性卡条均呈半圆形柱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海绵倚靠板和高分子材料加强板均呈“匚”字形框体结构,气囊呈内部中空的“匚”字形框体结构,固形筋的两端均固定在高分子材料加强板的内壁上,且固形筋设置有多个,多个固形筋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在高分子材料加强板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呈“匚”字形板状结构,栓接杆呈圆形柱调结构,栓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栓接杆分别分布在连接架的两端,且连接架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架沿着海绵倚靠板的长边排列分布。优选的,所述便携水筒包括筒体,筒体的顶端螺接有螺旋封头,螺旋封头的表面设置有旋拧板,旋拧板的表面开设有指槽,指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指槽呈圆周形排列在旋拧板的表面上,便携食物筒与便携水筒的结构完全相同。优选的,所述便携氧气筒包括储氧筒,储氧筒的内部设置有橡皮塞,且储氧筒的顶端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的内部插接有牵拉杆,牵拉杆与升降槽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且牵拉杆的杆体上套设有收口环,收口环固定在升降槽的内壁上,且牵拉杆的端部固定有耳板,耳板固定在护口罩的表面上,护口罩呈半圆球框体结构,且护口罩的表面设置有穿刺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与航空器座椅拼组在一起,手指伸入抠槽向外抽拉张拉板,连同靠板从对接槽抽出,然后选择合适高度的弹性套带后者将全部弹性套带套在身上,如此将靠板固定在身上,掉落在海洋后靠板依靠气囊漂浮对人体支撑,节省人们在水中游动造成的体力消耗;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在高分子材料加强板的表面加设多个固形筋避免气囊被抽出,且在固形筋上加设便携式筒体装盛食物和水,为落水人员提供能量补充物;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的便携氧气筒上的护口罩被按压时带动牵拉杆沿着升降槽滑动并挤压压缩弹簧,同时穿刺头贯穿橡皮塞,此时储氧筒内部氧气散入护口罩中供人吸氧,上提护口罩将穿刺头从橡皮塞拔出,橡皮塞表面插孔自动闭合,此时储氧筒密封,如此便于人们多次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靠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便携水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便携氧气筒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航空器座椅1、对接槽2、靠板3、张拉板4、抠槽41、外延槽5、柔性卡条6、限位卡槽7、海绵倚靠板8、高分子材料加强板9、气囊10、固形筋11、连接架12、栓接杆13、弹性套带14、柔性限位扣环15、便携水筒16、便携食物筒17、便携氧气筒18、筒体19、螺旋封头20、旋拧板21、指槽22、储氧筒23、橡皮塞24、升降槽25、牵拉杆26、压缩弹簧27、收口环28、耳板29、护口罩30、穿刺头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包括航空器座椅1,航空器座椅1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2,对接槽2的内部插接有靠板3,靠板3的表面设置有张拉板4,张拉板4插接在外延槽5中,外延槽5开设在航空器座椅1的表面上,对接槽2呈方形结构,外延槽5呈方形结构,外延槽5设置有两个,两个外延槽5关于对接槽2对称分布,且外延槽5与对接槽2相通,张拉板4的表面开设有抠槽41,2)和外延槽5的表面上均设置有柔性卡条6,柔性卡条6与限位卡槽7配合设置,限位卡槽7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卡槽7分别开设在张拉板4和靠板3的表面上,且限位卡槽7和柔性卡条6均呈半圆形柱体结构,双手分被伸入两个张拉板4表面的抠槽41,抽拉张拉板4与外延槽5脱离,此时,靠板3从对接槽2内部脱离,柔性卡条6对接在限位卡槽7中避免在无外力施加时靠板3从对接槽2内部滑动脱离,然后人们从底部依次张拉弹性套带14,并将弹性套带14套在身上,如此,靠板3被多个弹性套带14固定人体上;靠板3包括海绵倚靠板8,海绵倚靠板8的表面设置有高分子材料加强板9,高分子材料加强板9的表面设置有气囊10,气囊10的表面设置有固形筋11,海绵倚靠板8和高分子材料加强板9均呈“匚”字形框体结构,气囊10呈内部中空的“匚”字形框体结构,固形筋11的两端均固定在高分子材料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包括航空器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器座椅(1)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2),所述对接槽(2)的内部插接有靠板(3),所述靠板(3)的表面设置有张拉板(4),所述张拉板(4)插接在外延槽(5)中,所述外延槽(5)开设在航空器座椅(1)的表面上,靠板(3)包括海绵倚靠板(8),所述海绵倚靠板(8)的表面设置有高分子材料加强板(9),所述高分子材料加强板(9)的表面设置有气囊(10),所述气囊(10)的表面设置有固形筋(11),高分子材料加强板(9)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架(12),连接架(12)贯穿海绵倚靠板(8),连接架(12)的表面设置有栓接杆(13),栓接杆(13)的杆体上固定有弹性套带(14),所述固形筋(11)的表面设置有柔性限位扣环(15),所述柔性限位扣环(15)设置有三组,三组柔性限位扣环(1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便携水筒(16)、便携食物筒(17)以及便携氧气筒(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包括航空器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器座椅(1)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2),所述对接槽(2)的内部插接有靠板(3),所述靠板(3)的表面设置有张拉板(4),所述张拉板(4)插接在外延槽(5)中,所述外延槽(5)开设在航空器座椅(1)的表面上,靠板(3)包括海绵倚靠板(8),所述海绵倚靠板(8)的表面设置有高分子材料加强板(9),所述高分子材料加强板(9)的表面设置有气囊(10),所述气囊(10)的表面设置有固形筋(11),高分子材料加强板(9)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架(12),连接架(12)贯穿海绵倚靠板(8),连接架(12)的表面设置有栓接杆(13),栓接杆(13)的杆体上固定有弹性套带(14),所述固形筋(11)的表面设置有柔性限位扣环(15),所述柔性限位扣环(15)设置有三组,三组柔性限位扣环(1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便携水筒(16)、便携食物筒(17)以及便携氧气筒(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2)呈方形结构,外延槽(5)呈方形结构,外延槽(5)设置有两个,两个外延槽(5)关于对接槽(2)对称分布,且外延槽(5)与对接槽(2)相通,张拉板(4)的表面开设有抠槽(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2)和外延槽(5)的表面上均设置有柔性卡条(6),柔性卡条(6)与限位卡槽(7)配合设置,限位卡槽(7)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卡槽(7)分别开设在张拉板(4)和靠板(3)的表面上,且限位卡槽(7)和柔性卡条(6)均呈半圆形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器外接式水上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洪燕,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裕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