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碰撞中具有防下沉功能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具体的说是一种在碰撞中具有防下沉功能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在不断提升,作为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汽车座椅不仅要求布置合理和保证乘坐舒适性,还需要重点保证并提高其安全性能。比如,在汽车行业中许多企业技术标准严格规定了座椅在动态碰撞尤其是后向冲击时所需满足的性能要求。由于汽车座椅的坐垫高度是通过坐垫的侧板1上高度调节器的输出齿轮与连杆支架上的齿板之间相互啮合进行调节的,作为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主要形式,当发生追尾碰撞时,如图1所示,乘员不仅会向后冲击座椅靠背,即冲击力F1,还会向下冲击座椅坐垫骨架,即冲击力F2,而且靠背所受到的极大冲击力会通过调角器连接板的螺栓传递至坐垫侧板上,进而使坐垫侧板上高度调节器的齿轮向下往后冲击连杆支架上的齿板。因此在追尾碰撞中这种极大冲击力的作用下,现有的齿板结构容易出现断齿现象,导致乘员和坐垫骨架突然快速下沉,无法调节座椅坐垫高度,提高乘员面临的受伤风险,对日益得到重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碰撞中具有防下沉功能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结构,包括汽车座椅、连杆支架和高度调节器,所述连杆支架设有齿板(3),该齿板(3)与所述坐垫的侧板(1)可转动连接,且该齿板(3)的齿条部(3-1)与所述高度调节器的输出齿轮(4)啮合,使所述高度调节器能够驱动所述齿板(3)绕一条与所述侧板(1)相对固定的旋转轴线(3a)正向或反向转动,以带动所述汽车座椅升高或降低;并且,所述坐垫的侧板(1)固定有限位轴(2),所述齿板(3)的侧面设有限位槽(3b),所述限位轴(2)伸入所述限位槽(3b)中,以限制所述齿板(3)绕所述旋转轴线(3a)的旋转角度;其中,在所述汽车座椅的升降过程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碰撞中具有防下沉功能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结构,包括汽车座椅、连杆支架和高度调节器,所述连杆支架设有齿板(3),该齿板(3)与所述坐垫的侧板(1)可转动连接,且该齿板(3)的齿条部(3-1)与所述高度调节器的输出齿轮(4)啮合,使所述高度调节器能够驱动所述齿板(3)绕一条与所述侧板(1)相对固定的旋转轴线(3a)正向或反向转动,以带动所述汽车座椅升高或降低;并且,所述坐垫的侧板(1)固定有限位轴(2),所述齿板(3)的侧面设有限位槽(3b),所述限位轴(2)伸入所述限位槽(3b)中,以限制所述齿板(3)绕所述旋转轴线(3a)的旋转角度;其中,在所述汽车座椅的升降过程中,所述限位轴(2)相对所述限位槽(3b)的运动轨迹记为圆弧轨迹(3c);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结构还包括防下沉装置,该防下沉装置设有骨架(5)和多根挡块(6),所述骨架(5)固定在所述齿板(3)的侧面,每一根所述挡块(6)均通过一套伸缩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骨架(5)上;
所述伸缩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每一根所述挡块(6)独立伸出或缩回,在所述挡块(6)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挡块(6)横跨所述圆弧轨迹(3c),且在每一根所述挡块(6)均处于伸出状态时,各根所述挡块(6)沿所述圆弧轨迹(3c)间隔布置;在所述挡块(6)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挡块(6)避开所述圆弧轨迹(3c);
所述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结构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控制每一套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并且,在所述汽车座椅进行高度调节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每一套所述伸缩驱动机构驱动对应的挡块(6)进入缩回状态;在所述汽车座椅完成高度调节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未与所述限位轴(2)存在位置干涉的挡块(6)进入伸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碰撞中具有防下沉功能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挡块(6)的伸缩方向均为所述旋转轴线(3a)的垂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碰撞中具有防下沉功能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5)与所述齿板(3)一体成型,或者,所述骨架(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齿板(3)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在碰撞中具有防下沉功能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5)设有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槽(3b)之两侧的第一侧边部(5-1)和第二侧边部(5-2),所述第一侧边部(5-1)对应每一根所述挡块(6)设有一条长滑槽(5-1a),所述第二侧边部(5-2)对应每一根所述挡块(6)设有一条短滑槽(5-2a);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对应每一条所述长滑槽(5-1a)设有一个第一电磁器件(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杰,朱新涛,黄政平,王春红,王茜影,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