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取水兼集排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8578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通道取水兼集排沙系统,包括第一输水通道和第二输水通道,在第一输水通道末端设置有沉沙池,沉沙池末端依次设置有排沙通道和集沙池,沉沙池后半段侧面与第二输水通道相接,第一输水通道和第二输水通道中部有分岔,通过清水旁通通道连通。水源泥沙含量不满足取水水质对含沙量的要求时,经由沉沙池过水;水源泥沙含量较低且满足取水水质对含沙量的要求时,经由清水旁通隧洞过水。沉沙池采用多室多厢交替运行模式。沉沙池经水沙分离后,下部淤积泥沙经由集排沙系统的排沙通道冲排至指定集沙地,也可人工机械清除。大大提高了取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减少了运行期间人工和机械清除沉沙的工作量,且可实现水中泥沙的高效利用。

A multi-channel water intake and sediment collection and dischar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取水兼集排沙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无压取水建筑物,尤其是一种多通道取水兼集排沙系统。
技术介绍
无压取水建筑物常用于引水灌溉、城镇供水、通航、过木及引水式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灌溉土壤沙化、城镇供水水质要求、水利和水电工程机组磨蚀等问题,各类取水工程均对水体含沙量有一定要求,一般需设置水沙分离设施。工程运行期间,在水沙分离后,水沙分离设施内沉积泥沙的清理常占用较多的运行成本。从年度内泥沙含量变化较大的水源取水时,水沙分离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不高,且其定期的清理和检修维护将影响工程的供水保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成本较低、供水保证率较高、且适用性较强、经济实用的多通道取水兼集排沙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通道取水兼集排沙系统,包括第一输水通道和第二输水通道,在第一输水通道末端设置有沉沙池,沉沙池末端依次设置有排沙通道和集沙池,沉沙池后半段侧面与第二输水通道相接,第一输水通道和第二输水通道中部有分岔,通过清水旁通通道连通。所述沉沙池采用多室多厢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取水兼集排沙系统,包括第一输水通道(1)和第二输水通道(3),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输水通道(1)末端设置有沉沙池(2),沉沙池(2)末端依次设置有排沙通道(5)和集沙池(6),沉沙池(2)后半段侧面与第二输水通道(3)相接,第一输水通道(1)和第二输水通道(3)中部有分岔,通过清水旁通通道(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取水兼集排沙系统,包括第一输水通道(1)和第二输水通道(3),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输水通道(1)末端设置有沉沙池(2),沉沙池(2)末端依次设置有排沙通道(5)和集沙池(6),沉沙池(2)后半段侧面与第二输水通道(3)相接,第一输水通道(1)和第二输水通道(3)中部有分岔,通过清水旁通通道(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通道取水兼集排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池(2)采用多室多厢布置结构,各池厢均独立运行,第一输水通道(1)末端通过多个分水闸门(7)分水,再通过多个清沙闸门(17)分别与沉沙池(2)多室多厢首端连通,沉沙池(2)多室多厢的末端通过放空闸门(27)与排沙通道(5)连通,在清水旁通通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蕊香吴奎王勇刘勇阎培林张红梅陆冬生任天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