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轨打磨机用行走轮,属于钢轨打磨设备领域,用于钢轨打磨,其包括轴体,轴体安装于支架上,在轴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大轮体、小轮体,大轮体和小轮体分列于支架的两侧且通过紧固螺母安装于轴体上,所述小轮体位于钢轨的内侧。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实现钢轨连接处的钢轨顶面打磨,能够提高钢轨的打磨效率。
Traveling wheel for rail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轨打磨机用行走轮
本申请属于钢轨打磨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钢轨打磨机用行走轮。
技术介绍
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轮轨之间的摩擦会使得钢轨表面材料沿纵向发生塑性形变,此外,由于车轮的踏面具有一定锥度,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同时发生左右横移产生蛇形运动,致使钢轨表面材料沿横向产生形变及磨损。除上述因素外,由于受到运营气候条件、轨道曲线半径、轮轨润滑状态等因素亦能够对钢轨产生随机的病害。若钢轨表面病害得不到预防或者及时清除,恶化的轮轨关系会促进病害继续加重并扩展,造成轮轨的关系和钢轨病害之间的恶性循环,促使列车的运行噪声加剧,严重影响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因此采用钢轨打磨能够有效清除上述钢轨病害并修复钢轨廓型、改善轮轨关系,使得轮轨关系恢复到初始状态。钢轨打磨是采用打磨工具对钢轨顶部进行材料去除、清除病害并修复廓型的维护过程。在钢轨的打磨过程中一般使用钢轨打磨机,钢轨打磨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对钢轨轨顶、钢轨侧面进行打磨。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钢轨打磨机,大部分只能够打磨钢轨的顶面,一小部分可以打磨钢轨的顶面和侧面,但是在遇到钢轨连接处时,由于夹板的存在,其无法对钢轨连接处的顶面进行打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轨打磨机用行走轮,其能够实现钢轨连接处的钢轨顶面打磨,能够提高钢轨的打磨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申请中所述的钢轨打磨机用行走轮,包括轴体,轴体安装于支架上,在轴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大轮体、小轮体,大轮体和小轮体分列于支架的两侧且通过紧固螺母安装于轴体上,所述小轮体位于钢轨的内侧。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大轮体包括轴部A,在轴部A的外周方向安装有轮体A,在轴部A的内部加工有轴承安装部A;所述轮体A与钢轨接触的表面为弧形面或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面。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小轮体包括轴部B,在轴部B的外周方向上加工有轮体B,轮体B位于轴部B的外侧,轴部B向钢轨所在方向延伸一定长度。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大轮体与小轮体之间轴体上安装有若干垫片。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大轮体的直径为158mm,小轮体的直径为125mm,大轮体与小轮体对应轮体之间的距离为76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能够同时满足机器打磨钢轨轨顶和侧面的性能要求,还能够支持机器打磨夹板处的钢轨轨顶,提高钢轨打磨机在钢轨连接处夹板的打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俯视图。图2是本申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与钢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中大轮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中小轮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紧固螺母;2、轴承;3、大轮体;4、垫片;5、支架;6、小轮体;7、钢轨;8、夹板;9、螺栓;10、轴体。31、轴承安装部A;32、轴部A;33、轮体A;61、轴承安装部B;62、轴部B;63、轮体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位“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钢轨打磨机用行走轮,包括轴体10,轴体10安装于支架5上,在支架5两端的轴体10上通过轴承2安装于大轮体3、小轮体6,大轮体3与小轮体6通过紧固螺母1安装于轴体10上。所述轴体10在位于大轮体3和小轮体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垫片4;所述小轮体6在使用时位于钢轨7的内侧。实施例2一种钢轨打磨机用行走轮,其中所述的大轮体3包括轴部A32,轴部A32的内侧外周方向上设置有圆盘形的轮体A33,轮体A33的内侧面从轴部A32的中心位置至边沿的方向上逐项向外倾斜。所述小轮体6包括轴部B62,轴部B62的内部加工有安装轴承2的轴承安装部B61,在轴部B62靠近外侧的位置处设置有轮体B63,轴部B62在轮体B63内侧的部分与钢轨7顶部接触。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实施例3一种钢轨打磨机用行走轮,其中所述的大轮体3的直径为158mm,小轮体6的直径为125mm,大轮体3与小轮体6对应轮体之间的距离为76mm。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任一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申请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普通铁路线路中的钢轨7之间的连接需要依靠夹板8及螺栓9来实现连接,钢轨、夹板8、螺栓9在连接后,其截面的形状如图3所示。传统的钢轨打磨机在使用时,无夹板8的钢轨7可实现轨道面或者两侧的打磨,但是在运行到钢轨夹板7所在的位置时,由于行走轮受到来自夹板7的阻碍,使得该位置处的钢轨7顶面打磨无法完成。在本申请中,所述的支架5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大轮体3和小轮体6的轴体10。轴体10在大轮体3和小轮体6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间距的若干垫片4。大轮体3和小轮体6分列于支架5的两侧,且小轮体6所在的位置位于相邻的钢轨7内侧。在对钢轨7轨道顶面进行打磨的过程中,打磨机上的仿形轮负责在钢轨7上行走,行走轮负责卡合于钢轨7上,行走轮的大轮体3不与钢轨接触,此时,可以实现钢轨7轨顶的打磨。在运行至钢轨7连接部位的夹板8部位时,大轮体3不与夹板接触,打磨机可继续实现钢轨顶部的打磨。在本申请中,钢轨打磨机在打磨侧面(不含夹板连接位置处的钢轨侧面)的时候,大轮体3支撑在钢轨7上,能够为钢轨打磨机提供一部分的支撑力,并且在打磨过程中能够对侧面的打磨提供限位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轨打磨机用行走轮,包括轴体(10),轴体(10)安装于支架(5)上,其特征在于:在轴体(10)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大轮体(3)、小轮体(6),大轮体(3)和小轮体(6)分列于支架(5)的两侧且通过紧固螺母(1)安装于轴体(10)上,所述小轮体(6)位于钢轨(7)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打磨机用行走轮,包括轴体(10),轴体(10)安装于支架(5)上,其特征在于:在轴体(10)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大轮体(3)、小轮体(6),大轮体(3)和小轮体(6)分列于支架(5)的两侧且通过紧固螺母(1)安装于轴体(10)上,所述小轮体(6)位于钢轨(7)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打磨机用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轮体(3)包括轴部A(32),在轴部A(32)的外周方向安装有轮体A(33),在轴部A(32)的内部加工有轴承安装部A(31);所述轮体A(33)与钢轨(7)接触的表面为弧形面或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本涛,朱凯凯,吴小飞,吕毅,王新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盛中天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