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一体化处理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349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含油污泥分离技术领域,是一种含油污泥一体化处理回收装置,包括污泥池、抽泥泵、主分离罐、一级油处理罐、一级水处理罐和一级泥处理罐,主分离罐包括罐体、加药管、收油槽和搅拌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通过主分离罐将含油污泥初步分离成一级污油、一级污水和一级污泥;通过一级油处理罐、一级水处理罐和一级泥处理罐分别将一级污油、一级污水和一级污泥进行二次分离成二级污油、二级污水和二级污泥;通过二级油处理罐、二级水处理罐和二级泥处理罐分别将二级污油、二级污水和二级污泥进行三次分离成三级污油、三级污水和三级污泥,具有分离效果好、成本低和高效的特点。

Integrated treatment and recovery device for oily slu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油污泥一体化处理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含油污泥分离
,是一种含油污泥一体化处理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新疆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量为30-50万吨,且含油污泥呈现产出量大、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等特点,使用现有的分离罐处理含油污泥效果差,无法将含油污泥分离成的污油、污水和污泥,且分离后的污油、污水和污泥无法达到回收要求,由此造成污泥池中大量含油污泥无法得到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一体化处理回收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污泥池中含油污泥无法处理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含油污泥一体化处理回收装置,包括污泥池、抽泥泵、主分离罐、一级油处理罐、一级水处理罐和一级泥处理罐,主分离罐包括罐体、加药管、收油槽和搅拌器,罐体的右侧面右侧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分布有加药口、收油口、收水口和收泥口;罐体内设有收油槽,收油槽包括收油底、收油前壁、收油后壁、收油左壁和收油右壁,收油底呈矩形的框体结构,收油底外侧与罐体内壁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前壁、收油后壁、收油左壁和收油右壁的上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收油前壁后侧左端与收油左壁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前壁后侧右端与收油右壁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后壁前侧左端与收油左壁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后壁前侧右端与收油右壁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前壁的下端外侧、收油后壁的下端外侧、收油左壁的下端外侧和收油右壁的下端外侧均与收油底内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底、收油前壁、收油后壁、收油左壁、收油右壁与罐体内壁围合形成开口向上的集油腔;收油口与集油腔连通,加药口、收水口和收泥口均与罐体内连通;加药口内固定安装有右端位于罐体外的加药管,加药管左端与对应收油左壁上方位置的罐体左侧面右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加药管下端左右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下药孔;罐体左侧面设有能与罐体内连通的进料口;罐体顶面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下部位于罐体内的搅拌器;抽泥泵上设有泵入口和泵出口,泵入口位于污泥池内,泵出口与主分离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主进管线;一级油处理罐、一级水处理罐和一级泥处理罐均与主分离罐结构相同,主分离罐上的收油口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油路管道,一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与第一油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油路管道,第二油路管道出口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一油路管道与一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油路管道;主分离罐上的收水口与一级水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水路管道,一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与第一水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水路管道,第二水路管道出口与一级水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一水路管道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水路管道;主分离罐上的收泥口与一级泥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泥路管道,一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泥口与第一泥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泥路管道,第二泥路管道出口与一级泥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一泥路管道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泥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泥路管道。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还可包括副分离罐、二级油处理罐、二级水处理罐、二级泥处理罐、储油罐、储水罐和储泥罐,副分离罐、二级油处理罐、二级水处理罐和二级泥处理罐均与主分离罐结构相同;副分离罐上的进料口与主进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副进管线,第二油路管道出口与主分离罐上的收油口之间的第一油路管道与副分离罐上的收油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四油路管道,第二水路管道出口与主分离罐上的收水口之间的第一水路管道与副分离罐上的收水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四水路管道,第二泥路管道出口与主分离罐上的收泥口之间的第一泥路管道与副分离罐上的收泥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四泥路管道;一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与二级油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五油路管道,二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与第五油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六油路管道,第六油路管道出口与二级油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五油路管道与二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七油路管道,二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与储油罐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八油路管道;一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与二级水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五水路管道,二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与第五水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六水路管道,第六水路管道出口与二级水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五水路管道与二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七水路管道,二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与储水罐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八水路管道;一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泥口与二级泥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五泥路管道,二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泥口与第五泥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六泥路管道,第六泥路管道出口与二级泥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五泥路管道与二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泥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七泥路管道,二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泥口与储泥罐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八泥路管道。上述罐体可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呈开口向下的箱体结构,下箱体包括左底板、右底板、前底板和后底板,左底板和右底板均呈倒等腰三角形,左底板上端与上箱体左侧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右底板上端与上箱体右侧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前底板和后底板均呈矩形,前底板呈前高后低状倾斜,前底板上端与上箱体前侧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后底板呈前低后高状倾斜,后底板上端与上箱体后侧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前底板下端与后底板下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前底板左侧和后底板左侧均与左底板右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前底板右侧和后底板右侧均与右底板左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上箱体的右侧面右侧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分布有加药口、收油口和收水口,右底板右侧下部设有收泥口。上述还可包括加热盘管、加热进管和加热出管,罐体内侧设有加热盘管,加热进管内端和加热出管内端分别与加热盘管的两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加热进管外端和加热出管外端均位于罐体外侧。上述还可包括冲洗管,对应收水口和收泥口之间位置的罐体的左侧面左侧设有右端位于罐体内冲洗管,冲洗管呈左高右低状倾斜。上述罐体顶面可左右间隔设有四个下部位于罐体内的搅拌器。上述每两个相邻的下药孔之间的距离为下药距离,下药距离可从左至右依次增大。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构思巧妙,通过主分离罐将含油污泥初步分离成一级污油、一级污水和一级污泥;通过一级油处理罐、一级水处理罐和一级泥处理罐分别将一级污油、一级污水和一级污泥进行二次分离成二级污油、二级污水和二级污泥;通过二级油处理罐、二级水处理罐和二级泥处理罐分别将二级污油、二级污水和二级污泥进行三次分离成三级污油、三级污水和三级污泥,具有分离效果好、成本低和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实施例一的工艺流程示意图。附图4为实施例二的工艺流程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加药管,2为搅拌器,3为收油底,4为收油后壁,5为收油左壁,6为收油右壁,7为加热盘管,8为冲洗管,9为污泥池,10为抽泥泵,11为主分离罐,12为副分离罐,13为一级油处理罐,14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污泥一体化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池、抽泥泵、主分离罐、一级油处理罐、一级水处理罐和一级泥处理罐,主分离罐包括罐体、加药管、收油槽和搅拌器,罐体的右侧面右侧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分布有加药口、收油口、收水口和收泥口;罐体内设有收油槽,收油槽包括收油底、收油前壁、收油后壁、收油左壁和收油右壁,收油底呈矩形的框体结构,收油底外侧与罐体内壁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前壁、收油后壁、收油左壁和收油右壁的上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收油前壁后侧左端与收油左壁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前壁后侧右端与收油右壁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后壁前侧左端与收油左壁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后壁前侧右端与收油右壁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前壁的下端外侧、收油后壁的下端外侧、收油左壁的下端外侧和收油右壁的下端外侧均与收油底内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底、收油前壁、收油后壁、收油左壁、收油右壁与罐体内壁围合形成开口向上的集油腔;收油口与集油腔连通,加药口、收水口和收泥口均与罐体内连通;加药口内固定安装有右端位于罐体外的加药管,加药管左端与对应收油左壁上方位置的罐体左侧面右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加药管下端左右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下药孔;罐体左侧面设有能与罐体内连通的进料口;罐体顶面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下部位于罐体内的搅拌器;抽泥泵上设有泵入口和泵出口,泵入口位于污泥池内,泵出口与主分离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主进管线;一级油处理罐、一级水处理罐和一级泥处理罐均与主分离罐结构相同,主分离罐上的收油口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油路管道,一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与第一油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油路管道,第二油路管道出口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一油路管道与一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油路管道;主分离罐上的收水口与一级水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水路管道,一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与第一水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水路管道,第二水路管道出口与一级水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一水路管道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水路管道;主分离罐上的收泥口与一级泥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泥路管道,一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泥口与第一泥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泥路管道,第二泥路管道出口与一级泥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一泥路管道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泥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泥路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一体化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池、抽泥泵、主分离罐、一级油处理罐、一级水处理罐和一级泥处理罐,主分离罐包括罐体、加药管、收油槽和搅拌器,罐体的右侧面右侧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分布有加药口、收油口、收水口和收泥口;罐体内设有收油槽,收油槽包括收油底、收油前壁、收油后壁、收油左壁和收油右壁,收油底呈矩形的框体结构,收油底外侧与罐体内壁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前壁、收油后壁、收油左壁和收油右壁的上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收油前壁后侧左端与收油左壁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前壁后侧右端与收油右壁前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后壁前侧左端与收油左壁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后壁前侧右端与收油右壁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前壁的下端外侧、收油后壁的下端外侧、收油左壁的下端外侧和收油右壁的下端外侧均与收油底内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收油底、收油前壁、收油后壁、收油左壁、收油右壁与罐体内壁围合形成开口向上的集油腔;收油口与集油腔连通,加药口、收水口和收泥口均与罐体内连通;加药口内固定安装有右端位于罐体外的加药管,加药管左端与对应收油左壁上方位置的罐体左侧面右侧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加药管下端左右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下药孔;罐体左侧面设有能与罐体内连通的进料口;罐体顶面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下部位于罐体内的搅拌器;抽泥泵上设有泵入口和泵出口,泵入口位于污泥池内,泵出口与主分离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主进管线;一级油处理罐、一级水处理罐和一级泥处理罐均与主分离罐结构相同,主分离罐上的收油口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油路管道,一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与第一油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油路管道,第二油路管道出口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一油路管道与一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油路管道;主分离罐上的收水口与一级水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水路管道,一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与第一水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水路管道,第二水路管道出口与一级水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一水路管道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水路管道;主分离罐上的收泥口与一级泥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泥路管道,一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泥口与第一泥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泥路管道,第二泥路管道出口与一级泥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一泥路管道与一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泥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泥路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一体化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分离罐、二级油处理罐、二级水处理罐、二级泥处理罐、储油罐、储水罐和储泥罐,副分离罐、二级油处理罐、二级水处理罐和二级泥处理罐均与主分离罐结构相同;副分离罐上的进料口与主进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副进管线,第二油路管道出口与主分离罐上的收油口之间的第一油路管道与副分离罐上的收油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四油路管道,第二水路管道出口与主分离罐上的收水口之间的第一水路管道与副分离罐上的收水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四水路管道,第二泥路管道出口与主分离罐上的收泥口之间的第一泥路管道与副分离罐上的收泥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四泥路管道;一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与二级油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五油路管道,二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与第五油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六油路管道,第六油路管道出口与二级油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的第五油路管道与二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七油路管道,二级油处理罐上的收油口与储油罐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八油路管道;一级水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与二级水处理罐上的进料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五水路管道,二级泥处理罐上的收水口与第五水路管道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六水路管道,第六水路管道出口与二级水处理罐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勇张汉张刚刘建忠许拥军刘剑闫林生刘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博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