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生产用前端盖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33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生产用前端盖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测底部设有螺杆;螺杆连接有安装组件;所述箱体上部安装有驱刷组件;所述驱刷组件连接有圆柱状的刷柄;所述刷柄下端设有刷毛,刷柄上部焊接有配重块。所述箱体内顶部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前侧、后侧均设有一排呈水平紧密排列的直角三角卡齿,每个直角三角卡齿均设有与刷柄相适配的倾斜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便捷,在方便对电机的前端盖进行安装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刷毛的直线滑动与向右进行特定距离的恒定挤压位移,能够实现针对整个前端盖表面区域进行自动涂油加工,达到节省人力的效果。

A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of front cover for moto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生产用前端盖表面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生产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生产用前端盖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使用直流电的电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因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和防止其前端盖表面受损,在实际的加工中,由于电机前端盖表面面积较大,且所需涂油加工的量较多,故而光依靠人力来进行涂油往往比较费力且效率较低,因此需要相应的机械设备来辅助进行涂油。
技术实现思路
现为了满足上述对前端盖表面进行涂油加工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生产用前端盖表面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机生产用前端盖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测底部设有螺杆;螺杆连接有安装组件;所述箱体上部安装有驱刷组件;所述驱刷组件连接有圆柱状的刷柄;所述刷柄下端设有刷毛,刷柄上部焊接有配重块。所述箱体内顶部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前侧、后侧均设有一排呈水平紧密排列的直角三角卡齿,每个直角三角卡齿均设有与刷柄相适配的倾斜面。所述驱刷组件包括均安装在箱体内测的电机、导轨;所述导轨上以前后滑动方式安装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上分别开有驱动槽以及与刷柄水平滑动配合的燕尾通槽;所述电机连接有与驱动槽滑动且铰接配合的摇杆。每个相邻两个直角三角卡齿的大小为刷柄直径的两倍;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前侧的直角三角卡齿与位于后侧的直角三角卡齿呈交替式排列分布;任意一个位于前侧的直角三角卡齿与其相邻的位于后侧的直角三角卡齿之间的间距为单个刷柄直径大小。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与螺杆螺纹相连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端中心设有中心杆,升降台上端设有四条直线槽,每条直线槽均滑动安装有立杆。四条直线槽以螺杆为中心呈环形方式分布。所述驱动架上端右侧安装有复位气缸。在本专利技术中,前排的直角三角卡齿与后排的直角三角卡齿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与两倍的摇杆长度相对应。常态下,配重块让刷柄不易左右移动。每个直角三角卡齿上还设有弧形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用便捷,在方便对电机的前端盖进行安装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刷毛的直线滑动与向右进行特定距离的恒定挤压位移,能够实现针对整个前端盖表面区域进行自动涂油加工,达到节省人力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安装组件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箱体;2、螺杆;3、刷柄;4、刷毛;5、配重块;6、导轨;7、驱动架;8、摇杆;9、直角三角卡齿;10、电机;11、升降台;12、中心杆;13、立杆;14、复位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机生产用前端盖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测底部设有螺杆2;螺杆2连接有安装组件;所述箱体1上部安装有驱刷组件;所述驱刷组件连接有圆柱状的刷柄3;所述刷柄3下端设有刷毛4,刷柄3上部焊接有配重块5。所述箱体1内顶部设有内槽1a;所述内槽1a的前侧、后侧均设有一排呈水平紧密排列的直角三角卡齿9,每个直角三角卡齿均设有与刷柄3相适配的倾斜面9a。所述驱刷组件包括均安装在箱体1内测的电机10、导轨6;所述导轨6上以前后滑动方式安装有驱动架7,所述驱动架7上分别开有驱动槽7a以及与刷柄3水平滑动配合的燕尾通槽7b;所述电机10连接有与驱动槽7a滑动且铰接配合的摇杆8。每个相邻两个直角三角卡齿9的大小为刷柄3直径的两倍;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前侧的直角三角卡齿9与位于后侧的直角三角卡齿9呈交替式排列分布;任意一个位于前侧的直角三角卡齿9与其相邻的位于后侧的直角三角卡齿9之间的间距为单个刷柄3直径大小。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与螺杆2螺纹相连的升降台11,所述升降台11上端中心设有中心杆12,升降台11上端设有四条直线槽11a,每条直线槽11a均滑动安装有立杆13。四条直线槽11a以螺杆2为中心呈环形方式分布。所述驱动架7上端右侧安装有复位气缸14。在本专利技术中,前排的直角三角卡齿9与后排的直角三角卡齿9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与两倍的摇杆8长度相对应。常态下,配重块5让刷柄3不易左右移动。每个直角三角卡齿9上还设有弧形面。本专利技术在使用前,需让刷毛4沾染防护油。使用时,根据电机的前端盖上四个螺纹孔的位置来手动调整各个立杆13与中心杆12之间的间距,先将电机的前端盖以表面朝上的方式放置在升降台11上,并让中心杆12从前端盖的中心孔中穿过,各个立杆13分别从前端盖上对应的螺纹孔中穿过,实现对前端盖的安装,随后通过旋转整个升降台11来进行升降,使得前端盖表面的高度位置与刷毛4的高度位置相适配。进一步的,通过电机10带动摇杆8恒速旋转,驱使驱动架7、刷柄3以及刷毛4均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往复式滑动,每一次直线滑动,刷毛4均可在前端盖的表面上进行一条直线轨迹的防护油涂刷。另一方面,每次当刷柄3即将直线滑动至前极限位置或后极限位置处时,会受到前侧或后侧的直角三角卡齿9上的倾斜面9a挤压,使得该刷柄3被向右挤压移动一个刷柄3直径的距离,从而使得刷毛4在每完成一次直线涂刷后均会向右移动,从而能够实现对整个前端盖表面的涂刷工作。每一次完成涂刷后,复位气缸14将刷柄3向左推动复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生产用前端盖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测底部设有螺杆(2);其特征在于:螺杆(2)连接有安装组件;所述箱体(1)上部安装有驱刷组件;所述驱刷组件连接有圆柱状的刷柄(3);所述刷柄(3)下端设有刷毛(4),刷柄(3)上部焊接有配重块(5);/n所述箱体(1)内顶部设有内槽(1a);所述内槽(1a)的前侧、后侧均设有一排呈水平紧密排列的直角三角卡齿(9),每个直角三角卡齿均设有与刷柄(3)相适配的倾斜面(9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生产用前端盖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测底部设有螺杆(2);其特征在于:螺杆(2)连接有安装组件;所述箱体(1)上部安装有驱刷组件;所述驱刷组件连接有圆柱状的刷柄(3);所述刷柄(3)下端设有刷毛(4),刷柄(3)上部焊接有配重块(5);
所述箱体(1)内顶部设有内槽(1a);所述内槽(1a)的前侧、后侧均设有一排呈水平紧密排列的直角三角卡齿(9),每个直角三角卡齿均设有与刷柄(3)相适配的倾斜面(9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产用前端盖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刷组件包括均安装在箱体(1)内测的电机(10)、导轨(6);所述导轨(6)上以前后滑动方式安装有驱动架(7),所述驱动架(7)上分别开有驱动槽(7a)以及与刷柄(3)水平滑动配合的燕尾通槽(7b);所述电机(10)连接有与驱动槽(7a)滑动且铰接配合的摇杆(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兴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翡叶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