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若干个隔板,通过隔板将壳体分隔成若干个隔室,隔室内装有带微生物的污泥,每个隔板上均设有出水口,隔室上方连接有集气室,每个隔室内均设有折流板,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每个隔室底部均设有进料器,进料器包括进料管、底座和支管,进料管向上伸出隔室外部,底座和支管位于隔室内,底座与进料管底部固定连接,支管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支管上设有流通通道,底座将进料管和支管连通,支管与隔室连通。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对不同微生物添加的方式,导致随着废水处理的不断进行,废水处理的效果越来越差的问题。
Anaerobic biological treatment equipment for aquaculture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是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已成为一必然趋势,规模化的养殖场已经普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但养殖场的存在势必产生大量的粪便废水,而大量的粪便废水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而对于养殖场粪便废水的处理非常重要。现有技术对养殖产生的废水的处理主要经过以下步骤:养殖产生的粪便经过水利筛网片实现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物(大粪和其他固体物)用于送至有机肥加工中心加工成有机肥输送,而留下来的废水(包含尿液、消毒水以及其他废水)则进入调节池中进行水质调节,水质调节过后废水将进入到水解酸化反应中,使得废水中大分子的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的有机酸,接着再用泵将含有机酸的废水泵入厌氧反应器中,利用厌氧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使得有机物降解(污泥中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沼气,这个过程称为厌氧反应),释放出沼气的同时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了带无机物的处理水,进而完成了废水的基本处理。然而在养殖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因养殖废水的有机物浓度特别高,需要多次充分的厌氧反应才能去除废水中的各类有机物,为此,现有技术中采用ABR反应器来处理废水(ABR反应器的特点,多个反应池串联,每个反应池内均发生厌氧反应),并通过ABR反应器的多个反应池处理掉不同的有机物。但采用这种处理过程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技术中需要对不同的反应池内加入不同的微生物,以处理不同有机物,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对不同微生物添加的方式,导致随着废水处理的不断进行,废水处理的效果越来越差。第二,现有技术中,厌氧反应后的处理水从最后一个反应池排出时,还会带走大量的悬浮在处理水中的污泥,导致污泥的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对不同微生物添加的方式,导致随着废水处理的不断进行,废水处理的效果越来越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若干个隔板,通过隔板将壳体分隔成若干个隔室,隔室内装有带微生物的污泥,每个隔板上均设有出水口,相邻隔室通过出水口互相连通,隔室上方连接有集气室,每个隔室内均设有折流板,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每个隔室底部均设有进料器,进料器包括进料管、底座和若干个支管,进料管向上伸出隔室外部,底座和支管位于隔室内,底座与进料管底部固定连接,支管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支管上设有流通通道,底座将进料管和支管连通,支管的流通通道能够与隔室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时,若需要在隔室内加入微生物时,只需要往伸出隔室外的进料管中添加微生物,再利用进料管外接的泵体将微生物经过进料管泵入隔室内即可,微生物经过管道进入到底座上,再从底座上进入到连通的各个支管内,微生物最后从支管内喷出到隔室内,因隔室内废水与污泥发生厌氧反应,厌氧反应时释放出的沼气向上运动,进而使得隔室内形成上窜的气流和上升的液流,通过进料器加进来的微生物也将随着气流和液流一起上升,进而使得微生物在整个隔室内分布地更加均匀。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直接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加入微生物,且操作方便,避免出现废水处理效果逐渐变差的情况发生。此外,在微生物加入到隔室后,利用厌氧反应产生的上升气流和液流,加进去的微生物也随之一起向上移动,进而使得微生物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在隔室内。进一步,每个所述隔室上方均设有集气罩,每个隔室上部均设有高于出水口位置的气体反射板,气体反射板和集气罩形成集气室。有益效果:在隔室上安装气体反射板,使得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可以透过气体反射板而其他固体或液体不能透过,避免发生在进入隔室中的废水突然增大时,隔室液位突然上升,未处理的废水直接进入到集气室而污染集气室的情况。进一步,所述折流板底部设有引导板,引导板倾斜向下朝向隔室底部。有益效果:通过引导板对废水进行导流,便于废水与污泥的充分接触。进一步,每个所述隔室内均设有斜墙,斜墙倾斜向下一端连接隔室底部,斜墙的延长线与引导板的延长线相交形成V字形。有益效果:引导板配合斜墙,使得废水在隔室内的流动能流动到与隔室内的污泥充分接触,避免出现厌氧死区的情况,保证了废水与隔室底部污泥的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进一步,所述排水口连通最后一个隔室,最后一个隔室的斜墙设置在带有排水口的壳体内壁上,斜墙倾斜向上一端连接排水口的底部。有益效果:在最后一个隔室中,厌氧反应后气流上窜时,沼气进入集气室,处理水会从排水口流出,而污泥会发生絮凝,且污泥会逐渐增大并附着在斜墙上,污泥的颗粒逐渐增大后,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斜墙滑回至隔室底部,进而避免污泥随处理水的流失。进一步,所述出水口的底部呈锯齿状。有益效果:锯齿状的出水口,使得在发生厌氧反应后,上窜的气泡和上升的液流中所携带的絮状的污泥能够被锯齿状的凸起所遮挡,进而减少污泥的流失;此外,锯齿状的出水口,使得进入下一个隔室的水体形成踹流,进而有利于水体与污泥的接触,有利于厌氧反应的进行。进一步,还包括截留器,截留器包括截留箱,截留箱上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排水口连通,截留箱上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输送线,两个输送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截留网,截留网能够将处理水中的污泥截获。有益效果:通过截留网将从最后一个隔室中出来的处理水中的污泥进行截留。进一步,每个所述输送线均包括链轮和绕在链轮上的链条,截留网固定连接在两个链条之间;每个输送线上的链轮均为三个,同一个输送线上的三个链轮的之间的连线形成钝角三角形,其中两个链轮平行,另一个链轮位于两个平行的链轮的上方,截留箱上固定连接有导泥板,导泥板倾斜向上,导泥板倾斜向上一侧朝向位于上方的链轮。有益效果:随着输送线的移动,截留网翻转,进而将截留网上截获的污泥倒在导泥板上进行回收,避免污泥的流失。进一步,所述链条的底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截留箱上;导板形成对链条的支撑作用,有利于链条寿命的延长。进一步,所述链轮由电机带动;电机带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正向剖视图;图2为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进料器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正向剖视图;图4为图3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截留器的俯视图;图5为图4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隔板2、隔室3、出水口4、集气室5、集气罩6、气体反射板7、进水口8、排水口9、折流板10、引导板11、进料管12、底座13、支管14、斜墙15、截留器16、截留箱17、入口18、出口19、截留网20、链条21、链轮22、导泥板23、支撑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若干个隔板,通过隔板将壳体分隔成若干个隔室,隔室内装有带微生物的污泥,每个隔板上均设有出水口,相邻隔室通过出水口互相连通,隔室上方连接有集气室,每个隔室内均设有折流板,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每个隔室底部均设有进料器,进料器包括进料管、底座和若干个支管,进料管向上伸出隔室外部,底座和支管位于隔室内,底座与进料管底部固定连接,支管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支管上设有流通通道,底座将进料管和支管连通,支管的流通通道能够与隔室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若干个隔板,通过隔板将壳体分隔成若干个隔室,隔室内装有带微生物的污泥,每个隔板上均设有出水口,相邻隔室通过出水口互相连通,隔室上方连接有集气室,每个隔室内均设有折流板,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其特征在于:每个隔室底部均设有进料器,进料器包括进料管、底座和若干个支管,进料管向上伸出隔室外部,底座和支管位于隔室内,底座与进料管底部固定连接,支管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支管上设有流通通道,底座将进料管和支管连通,支管的流通通道能够与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室上方均设有集气罩,每个隔室上部均设有高于出水口位置的气体反射板,气体反射板和集气罩形成集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底部设有引导板,引导板倾斜向下朝向隔室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室内均设有斜墙,斜墙倾斜向下一端连接隔室底部,斜墙的延长线与引导板的延长线相交形成V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梅,何修建,李小娅,任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展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