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颂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30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其通过对污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物进行杀菌和降解作用,方便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处理,方便对污水进行充分净化,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包括净化箱、两组支腿、进水管、进水阀、出水管、出水阀、过滤桶和过滤板,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净化箱的左端下侧和右端下侧分别与两组支腿的内端上侧连接,第一腔体左端上侧与进水管的右端连通,进水阀安装在进水管的中部并与进水管连通,出水管的左端与第一腔体右端下侧连通;还包括电机、减速器、传动轴、第一锥齿轮、搅拌轴、第二锥齿轮、锁母、六组搅拌杆、稳定套、进料管和进料阀。

A kind of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ith biological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用于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辅助装置,其在环保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箱、两组支腿、进水管、进水阀、出水管、出水阀、过滤桶和过滤板,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净化箱的左端下侧和右端下侧分别与两组支腿的内端上侧连接,第一腔体左端上侧与进水管的右端连通,进水阀安装在进水管的中部并与进水管连通,出水管的左端与第一腔体右端下侧连通,出水阀安装在出水管上并与出水管连通,过滤桶位于第一腔体右下侧,过滤桶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过滤桶的右端安装在第一腔体右端下侧,出水管的左端与第一通孔的右端连通,过滤板的右端盖装在第一通孔的左端;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使用时,首先打开进水阀,外界污水通过进水管排入第一腔体内,第一腔体内的污水穿过过滤板进入第一通孔内部,过滤板对污水进行过滤作用,过滤的杂质拦截在过滤板的左侧,杂质沉积在第一腔体底端,打开出水阀,第一通孔内的污水通过出水管排出至外界,从而完成对污水的净化作用;现有的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使用中发现,在对污水进行过滤净化时,污水中存在较多细菌等微生物,微生物的个体较小,微生物容易穿过过滤板并通过过滤桶和出水管排出至外界,微生物净化效果较差,污水处理效果较差,同时污水中存在较多小颗粒有机物,处理装置对小颗粒有机物的净化效果同样较差,导致污水处理效果较低,实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对污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物进行杀菌和降解作用,方便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处理,方便对污水进行充分净化,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的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箱、两组支腿、进水管、进水阀、出水管、出水阀、过滤桶和过滤板,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净化箱的左端下侧和右端下侧分别与两组支腿的内端上侧连接,第一腔体左端上侧与进水管的右端连通,进水阀安装在进水管的中部并与进水管连通,出水管的左端与第一腔体右端下侧连通,出水阀安装在出水管上并与出水管连通,过滤桶位于第一腔体右下侧,过滤桶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过滤桶的右端安装在第一腔体右端下侧,出水管的左端与第一通孔的右端连通,过滤板的右端盖装在第一通孔的左端;还包括电机、减速器、传动轴、第一锥齿轮、搅拌轴、第二锥齿轮、锁母、六组搅拌杆、稳定套、进料管和进料阀,电机的底端安装在净化箱的顶端左侧,电机的右端与减速器的左端连接,减速器的右端与传动轴的左端连接,传动轴的右端与第一锥齿轮的左端中部连接,第一腔体顶端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顶端与净化箱的顶端中部连通,搅拌轴的下侧位于第一腔体下侧,搅拌轴的顶端穿过第二通孔并伸出至净化箱的上方,搅拌轴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内壁可转动连接,搅拌轴的顶端中部连通设置有螺纹孔,第二锥齿轮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通孔,第二锥齿轮的底端总部与搅拌轴的顶端贴紧,锁母的底端穿过第三通孔并旋入螺纹孔内部,第二锥齿轮的左端与第一锥齿轮的底端啮合,六组搅拌杆均位于第一腔体内部,六组搅拌杆的内端分别均匀安装在搅拌轴的下侧外壁上,稳定套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四通孔,稳定套通过第四通孔套装在搅拌轴的上侧,搅拌轴的外壁与稳定套的第四通孔的内壁可转动连接,稳定套的顶端与第一腔体顶端固定连接,进料管的底端与第一腔体顶端右侧连通,进料阀的安装在进料管上并与进料管连通;打开进料阀,外界增效菌通过进料管排入第一腔体内部并与第一腔体内的污水进行混合,打开电机,电机通过减速器、传动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六组搅拌杆旋转,转动状态的六组搅拌杆对第一腔体内的污水和增效均进行搅拌混合作用,增效菌对污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进行杀菌作用,同时增效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作用,通过对污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物进行杀菌和降解作用,方便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处理,方便对污水进行充分净化,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集料仓、排污管和排污阀,集料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集料仓的顶端安装在净化箱的底端,第二腔体顶端与第一腔体底端连通,排污管的顶端与第二腔体底端中部连通,排污阀的顶端安装在排污管的底端并与排污管的底端连通;第一腔体底端沉积的杂质落入第二腔体内部并延第二腔体内壁滑落至第二腔体底端中部进行聚集,打开排污阀,第二腔体底端的杂质可通过排污管排出至外界,通过设置集料仓、排污管和排污阀,可方便对第一腔体内的杂质进行收集和统一排放,方便对杂质进行收集和清理,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挡料板,挡料板位于第二腔体上侧,挡料板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五通孔,第五通孔的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挡料板的顶端外侧与第二腔体顶端外侧连接,第五通孔的底端位于排污管的上方;第一腔体内的杂质穿过第五通孔并落入第二腔体下侧,通过设置挡料板,可有效阻挡第二腔体下侧的杂质飘飞至第一腔体内部,防止第二腔体内的杂质与第一腔体内的污水进行二次混合,方便对杂质进行隔离,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加强套和两组加强杆,加强套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六通孔,加强套通过第六通孔套装在搅拌轴的下侧,第六通孔的内部与搅拌轴的外壁可转动连接,加强套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加强杆的内端连接,两组加强杆的外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腔体左端和右端;通过设置加强套和两组加强杆,可方便对搅拌轴下侧进行支撑,提高搅拌轴下侧转动时的稳定性,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观察桶和玻璃,观察桶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七通孔,第七通孔的左端低于右端,第七通孔的左端与第一腔体右端上侧连通,玻璃的左端盖装在第七通孔的右端;通过设置观察桶和玻璃,可方便对第一腔体内污水处理情况进行有效观察,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护罩,护罩的中部设置有第三腔体,第三腔体底端连通设置有防护口,护罩通过防护口套装在电机、减速器、传动轴、第一锥齿轮、搅拌轴、第二锥齿轮和锁母的外侧,第三腔体左端和右端均连通设置有多组散热孔;通过设置护罩,可方便对电机、减速器、传动轴、第一锥齿轮、搅拌轴、第二锥齿轮和锁母进行有效防护,防止外界物体对其造成破坏,通过设置多组散热孔,可方便对第三腔体内的装置进行散热处理,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温度计,温度计位于护罩与进料管之间,温度计的底端设置有探测杆,探测杆的底端穿过净化箱的顶端右侧并伸入至第一腔体右上侧;通过设置温度计和探测杆,可方便对第一腔体内污水处理温度进行有效监测,保证增效菌能够在适当温度下进行反应,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液位报警器,液位报警器位于进水管的右端下方,液位报警器的左端安装在第一腔体左端上侧;第一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箱(1)、两组支腿(2)、进水管(3)、进水阀(4)、出水管(5)、出水阀(6)、过滤桶(7)和过滤板(8),净化箱(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净化箱(1)的左端下侧和右端下侧分别与两组支腿(2)的内端上侧连接,第一腔体左端上侧与进水管(3)的右端连通,进水阀(4)安装在进水管(3)的中部并与进水管(3)连通,出水管(5)的左端与第一腔体右端下侧连通,出水阀(6)安装在出水管(5)上并与出水管(5)连通,过滤桶(7)位于第一腔体右下侧,过滤桶(7)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过滤桶(7)的右端安装在第一腔体右端下侧,出水管(5)的左端与第一通孔的右端连通,过滤板(8)的右端盖装在第一通孔的左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9)、减速器(10)、传动轴(11)、第一锥齿轮(12)、搅拌轴(13)、第二锥齿轮(14)、锁母(15)、六组搅拌杆(16)、稳定套(17)、进料管(18)和进料阀(19),电机(9)的底端安装在净化箱(1)的顶端左侧,电机(9)的右端与减速器(10)的左端连接,减速器(10)的右端与传动轴(11)的左端连接,传动轴(11)的右端与第一锥齿轮(12)的左端中部连接,第一腔体顶端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顶端与净化箱(1)的顶端中部连通,搅拌轴(13)的下侧位于第一腔体下侧,搅拌轴(13)的顶端穿过第二通孔并伸出至净化箱(1)的上方,搅拌轴(13)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内壁可转动连接,搅拌轴(13)的顶端中部连通设置有螺纹孔,第二锥齿轮(14)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通孔,第二锥齿轮(14)的底端总部与搅拌轴(13)的顶端贴紧,锁母(15)的底端穿过第三通孔并旋入螺纹孔内部,第二锥齿轮(14)的左端与第一锥齿轮(12)的底端啮合,六组搅拌杆(16)均位于第一腔体内部,六组搅拌杆(16)的内端分别均匀安装在搅拌轴(13)的下侧外壁上,稳定套(17)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四通孔,稳定套(17)通过第四通孔套装在搅拌轴(13)的上侧,搅拌轴(13)的外壁与稳定套(17)的第四通孔的内壁可转动连接,稳定套(17)的顶端与第一腔体顶端固定连接,进料管(18)的底端与第一腔体顶端右侧连通,进料阀(19)的安装在进料管(18)上并与进料管(1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箱(1)、两组支腿(2)、进水管(3)、进水阀(4)、出水管(5)、出水阀(6)、过滤桶(7)和过滤板(8),净化箱(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净化箱(1)的左端下侧和右端下侧分别与两组支腿(2)的内端上侧连接,第一腔体左端上侧与进水管(3)的右端连通,进水阀(4)安装在进水管(3)的中部并与进水管(3)连通,出水管(5)的左端与第一腔体右端下侧连通,出水阀(6)安装在出水管(5)上并与出水管(5)连通,过滤桶(7)位于第一腔体右下侧,过滤桶(7)的中部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通孔,过滤桶(7)的右端安装在第一腔体右端下侧,出水管(5)的左端与第一通孔的右端连通,过滤板(8)的右端盖装在第一通孔的左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9)、减速器(10)、传动轴(11)、第一锥齿轮(12)、搅拌轴(13)、第二锥齿轮(14)、锁母(15)、六组搅拌杆(16)、稳定套(17)、进料管(18)和进料阀(19),电机(9)的底端安装在净化箱(1)的顶端左侧,电机(9)的右端与减速器(10)的左端连接,减速器(10)的右端与传动轴(11)的左端连接,传动轴(11)的右端与第一锥齿轮(12)的左端中部连接,第一腔体顶端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顶端与净化箱(1)的顶端中部连通,搅拌轴(13)的下侧位于第一腔体下侧,搅拌轴(13)的顶端穿过第二通孔并伸出至净化箱(1)的上方,搅拌轴(13)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内壁可转动连接,搅拌轴(13)的顶端中部连通设置有螺纹孔,第二锥齿轮(14)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三通孔,第二锥齿轮(14)的底端总部与搅拌轴(13)的顶端贴紧,锁母(15)的底端穿过第三通孔并旋入螺纹孔内部,第二锥齿轮(14)的左端与第一锥齿轮(12)的底端啮合,六组搅拌杆(16)均位于第一腔体内部,六组搅拌杆(16)的内端分别均匀安装在搅拌轴(13)的下侧外壁上,稳定套(17)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四通孔,稳定套(17)通过第四通孔套装在搅拌轴(13)的上侧,搅拌轴(13)的外壁与稳定套(17)的第四通孔的内壁可转动连接,稳定套(17)的顶端与第一腔体顶端固定连接,进料管(18)的底端与第一腔体顶端右侧连通,进料阀(19)的安装在进料管(18)上并与进料管(18)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增效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料仓(20)、排污管(21)和排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颂
申请(专利权)人:罗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