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28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涉及火灾消烟装置。包括声源系统和雾化系统;声源系统包括经输气管道连接的压缩空气储罐和声源装置;声源装置包括连接管道、喇叭罩及安装于喇叭罩内的喷嘴、中心连杆和共鸣腔;连接管道设置于喇叭罩的中心位置;喷嘴安装于连接管道的第二端且喷嘴的开口朝向喇叭罩开口设置;中心连杆的第一端伸入喷嘴内部,中心连杆的中部设置有凸部,与喷嘴形成狭缝;共鸣腔安装于中心连杆的第二端;所述雾化系统包括经雾化管道依次连接的团聚剂水箱、输送泵、喷嘴;所述喷嘴与输气管道之间连接有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烟雾团聚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快速降低火灾现场烟气浓度。

A portable fire smoke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灾消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发生最为频繁,且破坏力极强。据火灾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产生的烟雾是建筑火灾中致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火灾现场人员死于烟熏所占的比例较大,最高达可80%,在被火烧死的人数中,多数也是先吸入过量的烟雾导致中毒晕倒后被火烧死的。因此,在火灾现场采取最快捷、最有效的排烟,可以在火灾现场中维持相对较长的逃生时间,是降低火灾死亡率的必要条件。目前,火灾现场用于排放烟雾排放一般是通过预先安装的装置进行的,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ZL201410338940.1公开的一种大空间建筑的火灾自动排烟装置,又如中国技术专利ZL03203096.7公开的一种自动排烟天窗,这类装置虽然能够在火灾现场起到快速排放烟雾的作用,但这类装置并没办法在火灾现场快速安装,对于没有预先安装这类装置的建筑物,显然不能起作用。因此,发生火灾时,如何有效地进行烟雾控制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使烟雾团聚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快速降低火灾现场烟气浓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源系统和雾化系统;所述声源系统包括经输气管道连接的压缩空气储罐和声源装置;所述声源装置包括连接管道、喇叭罩及安装于喇叭罩内的喷嘴、中心连杆和共鸣腔;所述连接管道设置于喇叭罩的中心位置,连接管道的第一端位于喇叭罩外,第二端位于喇叭罩内;所述喷嘴安装于连接管道的第二端且喷嘴的开口朝向喇叭罩开口设置;所述中心连杆的第一端伸入喷嘴内部,中心连杆的中部设置有凸部,与喷嘴形成狭缝;所述共鸣腔安装于中心连杆的第二端;所述雾化系统包括经雾化管道依次连接的团聚剂水箱、输送泵、喷嘴;所述喷嘴与输气管道之间连接有支管。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开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通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与安装台经螺纹连接,包括喷嘴的内螺纹和安装台周侧的外螺纹。进一步的,所述凸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环绕中心连杆的第一斜面,所述喷嘴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分别与水平方向呈相同角度。进一步的,所述相同角度为30°至60°。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开口侧设置有朝向共鸣腔的延伸部。进一步的,所述共鸣腔为朝向喷嘴一侧开口的筒体,筒体的底部与中心连杆的第二端经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声压传感器、声音频率测量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道和雾化管道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阀。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储罐上设置有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声源装置发出的高强声波,对空气中的细微颗粒(气溶胶)进行处理,使其颗粒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加速细微颗粒的运动速率,使细微颗粒发生碰撞,团聚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从而降低火灾现场烟气浓度,提高可见度,方便被困人员能快速逃离火灾现场。同时,该装置发出的超强声音,可以给周围陷入烟雾分不清方向的人员提供一个声音指引。当仅采用声波时,可以减少40%-50%的火灾烟雾颗粒;当水喷雾与声场耦合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团聚效果,能够减少80%-90%以上的颗粒物,从而大幅改善可见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声源装置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喷嘴与中心连杆连接局部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中心连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0、输气管道;101、开关阀;20、压缩空气储罐;30、声源装置;40、雾化管道;401、开关阀;402、调压阀;50、团聚剂水箱;60、输送泵;70、喷嘴;80、支管;801、调压阀;1、连接管道;2、喇叭罩;21、螺母;3、喷嘴;31、第二斜面;32、延伸部;4、中心连杆;41、凸部;411、第一斜面;42、安装台;421、通气孔;5、共鸣腔;81、红外测距传感器;82、声压传感器;83、声音频率测量传感器;9、狭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包括声源系统和雾化系统。所述声源系统包括经输气管道10连接的压缩空气储罐20和声源装置30,输气管道10上设置有开关阀101。压缩空气储罐20中储存有压缩空气,当在发生火灾,烟雾比较浓的紧急情况打开该装置的开关阀101,为声源装置30提供声源。声源装置发出频率为0-10kHz之间,声压级在150分贝左右的高强声波,对空气中的细微颗粒(气溶胶)进行处理,使其颗粒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加速细微颗粒的运动速率,使细微颗粒发生碰撞,团聚成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仅采用声波时,可以减少40%-50%的火灾烟雾颗粒,从而降低火灾现场烟气浓度。压缩空气储罐20上设置有手柄201,便于用户的拿持;同时,压缩空气储罐20上还设置有压力表202,实时检测储罐内部压力。具体的,为了实现该高强声波的发生。请参照图3,所述声源装置30包括连接管道1、喇叭罩2及安装于喇叭罩2内的喷嘴3、中心连杆4和共鸣腔5。所述连接管道1设置于喇叭罩2的中心位置,连接管道1的第一端位于喇叭罩2外与空压机相连,将外界的压缩空气导入,连接管道1的第二端位于喇叭罩2内。具体的,连接管道1设置有外螺纹,喇叭罩2中心设置有螺母21,安装时,将螺母21拧在连接管道1上即完成喇叭罩2的安装。所述喷嘴3安装于连接管道1的第二端,两者相连通,且喷嘴3的开口朝向喇叭罩2的开口设置,用于将压缩气流向外喷出。请结合图3和图4,所述中心连杆4的第一端伸入喷嘴内部,中心连杆4的中部设置有凸部41,凸部41与喷嘴3形成宽度在0.05~5毫米的狭缝9;该窄缝9为环形,可以改变喷嘴3出口气流的总压力分布,有效的降低中心连杆4轴线附近的总压,从而更有利于出流阶段中管内气体的排放。所述共鸣腔5为一个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的筒体,用于在气体流场中产生高频振动,共鸣腔5安装于中心连杆4的第二端。共鸣腔5开口的一侧朝向喷嘴3。通过改变喷嘴3与共鸣腔4的间距,可以改变该声波团聚装置的声音频率。据实验数据显示,在间距不断加长的过程中,频率总体是在降低的。为了适应不同场景中对频率的要求,共鸣腔5的底部与中心连杆4的第二端经螺纹连接,通过转动共鸣腔5即可实现喷嘴3与共鸣腔4的间距调节。请参照图4和图5,为了实现中心连杆4的固定,所述中心连杆4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台42,所述安装台42上开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通气孔421。通气孔421为扇形,均匀分布在安装台42上,使得压缩空气通过该通气孔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源系统和雾化系统;所述声源系统包括经输气管道连接的压缩空气储罐和声源装置;所述声源装置包括连接管道、喇叭罩及安装于喇叭罩内的喷嘴、中心连杆和共鸣腔;所述连接管道设置于喇叭罩的中心位置,连接管道的第一端位于喇叭罩外,第二端位于喇叭罩内;所述喷嘴安装于连接管道的第二端且喷嘴的开口朝向喇叭罩开口设置;所述中心连杆的第一端伸入喷嘴内部,中心连杆的中部设置有凸部,与喷嘴形成狭缝;所述共鸣腔安装于中心连杆的第二端;所述雾化系统包括经雾化管道依次连接的团聚剂水箱、输送泵、喷嘴;所述喷嘴与输气管道之间连接有支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源系统和雾化系统;所述声源系统包括经输气管道连接的压缩空气储罐和声源装置;所述声源装置包括连接管道、喇叭罩及安装于喇叭罩内的喷嘴、中心连杆和共鸣腔;所述连接管道设置于喇叭罩的中心位置,连接管道的第一端位于喇叭罩外,第二端位于喇叭罩内;所述喷嘴安装于连接管道的第二端且喷嘴的开口朝向喇叭罩开口设置;所述中心连杆的第一端伸入喷嘴内部,中心连杆的中部设置有凸部,与喷嘴形成狭缝;所述共鸣腔安装于中心连杆的第二端;所述雾化系统包括经雾化管道依次连接的团聚剂水箱、输送泵、喷嘴;所述喷嘴与输气管道之间连接有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连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开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与安装台经螺纹连接,包括喷嘴的内螺纹和安装台周侧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火灾消烟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元黄长江刘菊芳何维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