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托架连接结构,涉及电梯配件的领域,解决了现有电梯托架之间容易发生松动问题,其包括横梁与立梁,立梁靠近横梁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承托横梁的承接块,承接块与立梁垂直设置且向横梁的方向伸出,横梁靠近立梁的一端一体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立梁远离横梁的一侧相互抵触限位,立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穿设的穿孔,限位块上设置有与立梁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电梯托架连接稳定不易松动的效果。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elevator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托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配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托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梯设备的部件当中,电梯托架是比较重要的设备,其位于轿厢底板下部,主要作用是承载整个轿厢,并在电梯运行中起缓冲的作用,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电梯托架的连接结构也显得尤为重要。电梯托架包括立梁、横梁以及连接二者的连接结构,现有的连接结构主要是通过一块特定的折弯件将立梁与横梁连接,再通过螺栓将立梁与横梁进行固定,以达到将承载轿厢的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普通螺栓连接仅通过预紧力产生的摩擦力承受剪切力,电梯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变化的载荷造成的预紧力减小或表面摩擦系数减小可能使托架螺栓连接出发生晃动,从而使得立梁与横梁之间发生松动,影响乘梯舒适性及安全性,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托架连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立梁与横梁不易发生松动,稳定性更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托架连接结构,包括横梁与立梁,所述立梁靠近横梁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承托横梁的承接块,所述承接块与立梁垂直设置且向横梁的方向伸出,所述横梁靠近立梁的一端一体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立梁远离横梁的一侧相互抵触限位,所述立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穿设的穿孔,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与立梁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块与立梁一体设置,当电梯的重量作用在横梁上时,承接块能够承受住电梯的力量,从而将电梯的重量分担到力量上,且横梁上一体设置有与立梁相互抵触限位的限位块,从而整个电梯的重量分担到力量与横梁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重量分担到固定螺栓上,从而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固定螺栓也不易松动,从而不会影响电梯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使得乘坐电梯的感受得到改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块靠近横梁的一侧一体对称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横梁的两侧且用于防止横梁晃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横梁安装在承接块上时,由于固定块的设置,使得横梁固定在承接块上不易晃动,使得横梁的安装更加稳定;当电梯压在横梁上上下运动时,横梁不易与承接块发生错位,进一步提高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靠近横梁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横梁上一体设置有与卡接槽卡接限位的卡接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槽与卡接块相互配合,当横梁安装至固定块上之后,卡接块卡接至卡接槽中,限制了横梁在固定块上上下晃动,进一步提高横梁安装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槽的长度大于卡接块的长度,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位于卡接槽上且限制限位块的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穿孔的设置,使得卡接块安装在卡接槽中容易横向滑动,而抵接柱的设置,使得卡接块向远离电梯的方向运动时,会与抵接柱抵触,从而限制了横梁的运动,加上固定螺栓的固定作用,进一步提高横梁安装在承接块上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靠近立梁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凸块,所述立梁上开设有供凸块卡接固定的固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与固定槽相互配合,当限位块抵触在立梁上时,凸块卡入于固定槽中,当凸块卡入于凸块卡入于固定槽中之后,限位块不易在立梁上发生上下方向上的晃动,从而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立梁与横梁之间不易发生上下方向的位移,进一步提高立梁与横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电梯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与舒适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引导凸块插入固定槽的第一引导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槽的开口大小略大于凸块的横截面积,所以将凸块插入于固定槽中时,需要将凸块对准固定槽。而第一引导面的设置,能够将凸块引导至固定槽中,不需要刻意的将凸块对准固定槽,操作更加方便,进一步提高安装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远离限位块的一侧一体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立梁上开设有供限位柱插入固定且与固定槽相互连通的限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与限位孔的设置,当凸块插入于固定槽中之后,限位柱同时插入于限位孔中,限制了限位块在立梁上发生上下相对的运动,与凸块和固定槽的双重作用下,使得立梁与横梁的安装能够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装置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孔远离凸块的一侧设置有引导限位柱插入固定的第二引导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将限位柱插入于限位孔的过程中,需要将限位柱对准限位孔,才更加方便将限位柱插入于限位孔中,而第二引导面的设置,使得限位柱插入于限位孔中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安装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承接块与限位块的设置,使得横梁与立梁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晃动,进一步提高电梯运性的舒适性与安全性;2.固定块的设置,使得横梁安装在承接块上更加稳定;3.凸块与固定槽的设置,使得限位块固定在立梁上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横梁与立梁固定连接的示意图一。图2是横梁与立梁固定连接的示意图二。图3是横梁与立梁的爆炸示意图一。图4是图3中A部凸块与限位柱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横梁与立梁的爆炸示意图二。图中,1、横梁;2、立梁;3、承接块;4、限位块;5、穿孔;6、固定螺栓;7、固定块;8、卡接槽;9、卡接块;10、抵接柱;11、凸块;12、固定槽;13、第一引导面;14、限位柱;15、限位孔;16、第二引导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梯托架连接结构,包括横梁1与立梁2,立梁2与横梁1均为金属材质制成,立梁2靠近横梁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承托横梁1的承接块3,承接块3与立梁2垂直设置且向横梁1的方向伸出;承接块3靠近横梁1的一侧一体对称设置有固定块7,固定块7位于横梁1的两侧且用于防止横梁1晃动。横梁1靠近立梁2的一端一体设置有限位块4,限位块4与立梁2远离横梁1的一侧相互抵触限位,立梁2上开设有供限位块4穿设的穿孔5,在将横梁1安装至电梯上时,电梯的重量作用在横梁1上,而横梁1驱使限位块4压紧立梁2,将立梁2与横梁1连接的更加稳定。限位块4上设置有与立梁2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栓6,固定螺栓6的设置使得限位块4与立梁2相互连接,而固定螺栓6不需要承受电梯的所有重量,使得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固定螺栓6也不易松动。在将横梁1与立梁2进行安装时,先将横梁1穿孔5中穿出,在移动横梁1与限位块4,当使横梁1位于固定块7中且承接于承接块3上时,限位块4与立梁2相互抵触,在拧紧固定螺栓6将限位块4与立梁2固定连接即可。参照图3、4所示,固定块7靠近横梁1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接槽8,横梁1上一体设置有与卡接槽8卡接限位的卡接块9,卡接块9为弧形面的条状设置。将横梁1穿过穿孔5之后,再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托架连接结构,包括横梁(1)与立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2)靠近横梁(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承托横梁(1)的承接块(3),所述承接块(3)与立梁(2)垂直设置且向横梁(1)的方向伸出,所述横梁(1)靠近立梁(2)的一端一体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与立梁(2)远离横梁(1)的一侧相互抵触限位,所述立梁(2)上开设有供限位块(4)穿设的穿孔(5),所述限位块(4)上设置有与立梁(2)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托架连接结构,包括横梁(1)与立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2)靠近横梁(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承托横梁(1)的承接块(3),所述承接块(3)与立梁(2)垂直设置且向横梁(1)的方向伸出,所述横梁(1)靠近立梁(2)的一端一体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与立梁(2)远离横梁(1)的一侧相互抵触限位,所述立梁(2)上开设有供限位块(4)穿设的穿孔(5),所述限位块(4)上设置有与立梁(2)固定连接的固定螺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托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块(3)靠近横梁(1)的一侧一体对称设置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位于横梁(1)的两侧且用于防止横梁(1)晃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托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靠近横梁(1)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接槽(8),所述横梁(1)上一体设置有与卡接槽(8)卡接限位的卡接块(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托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伟,李生,林少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伟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