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20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包括顶盖安置箱、塑料三角条和第二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工作时,第一风机通过冷气抽气管抽取空气,经过冷却液箱降温后最终经排气孔排出,排气更均匀,避免传统在头部吹风带来的不适感,铜导热管和散热片进行实时物理散热,而后第二风机通过抽气罩抽取热空气,最终通过排风风道排出,由此可有效对电梯轿厢进行换气散热,且散热速度快效率高,LED照明灯方便电梯轿厢内部照明,烟雾传感器探针到火灾烟尘或吸烟烟尘时,通过警报器进行警报或警告,功能实用,且本装置可安装于现有轿厢顶盖凹槽处,便于对现有电梯轿厢进行改进,改动幅度小,采购成本低,更易于推广。

A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in elevato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轿厢配件
,具体是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轿架是轿厢的承载结构,轿厢的负荷(自重和载重)由它传递到曳引钢丝绳。当安全钳动作或蹲底撞击缓冲器时,还要承受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因此轿厢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内衬板通常为镜面不锈钢材料;轿厢式电梯空间环境的设计必须以满足乘客对电梯的使用功能需求为核心;轿厢式电梯空间环境设计一定要遵循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的一般规律,设计风格要与建筑空间的设计风格相协调、空间环境与周围大环境相融合;轿厢式电梯空间环境的设计必须始终把握“以人为本”这个主题,同时要大胆突破束缚,营造健康、舒适的乘梯环境。目前,现有的电梯轿厢往往散热不佳,导致闷热,体验感较差,同时现有的电梯轿厢往往在位于出口处的顶部和电梯轿厢内部后侧处设置有吹风装置,使得乘坐者头部感觉不适,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成本较低,对现有电梯结构改动幅度较小的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包括顶盖安置箱、塑料三角条和第二风机,所述顶盖安置箱内部顶端设置有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箱内部设置有冷气抽气管,所述冷气抽气管呈S型走向弯折,所述冷气抽气管一端贯穿冷却液箱和顶盖安置箱延伸到顶盖安置箱外,所述冷气抽气管另一端贯穿冷却液箱连接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通过支架固定于顶盖安置箱内部左端,所述第一风机下端连接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下端贯穿顶盖安置箱通过转接阀连接有若干软管,所述顶盖安置箱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抽气罩,所述顶盖安置箱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左端连接有第二热气抽气管,所述第二热气抽气管另一端通过转接头连接有若干第一热气抽气管,所述第一热气抽气管另一端连接抽气罩。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液箱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箱左端设置有加液管,所述冷却液箱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冷却液箱内部顶端等距离设置有若干铜导热管,所述铜导热管上端贯穿冷却液箱和顶盖安置箱,所述铜导热管上部设置有若干散热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管下部套设有塑料三角条,所述塑料三角条横截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塑料三角条两个直角边面均设置有双面胶,所述塑料三角条斜边面设置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另一端连通软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盖安置箱下端中部设置有LED照明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风机上端连接有排风风道,所述排风风道上部贯穿顶盖安置箱延伸到顶盖安置箱外,所述顶盖安置箱左端和右端上侧均对称设置有L型固定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盖安置箱下端右侧设置有警报器,所述第二热气抽气管上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的型号为MQ-2,所述顶盖安置箱内部底端右侧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S52,所述单片机电性连接第一风机、LED照明灯、第二风机、烟雾传感器和警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工作时,第一风机通过冷气抽气管抽取空气,经过冷却液箱降温后最终经排气孔排出,排气更均匀,避免传统在头部吹风带来的不适感,铜导热管和散热片进行实时物理散热,而后第二风机通过抽气罩抽取热空气,最终通过排风风道排出,由此可有效对电梯轿厢进行换气散热,且散热速度快效率高,LED照明灯方便电梯轿厢内部照明,烟雾传感器探针到火灾烟尘或吸烟烟尘时,通过警报器进行警报或警告,功能实用,且本装置可安装于现有轿厢顶盖凹槽处,便于对现有电梯轿厢进行改进,改动幅度小,采购成本低,更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中塑料三角条的截面图。图3为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中冷却液箱的内部俯视图。图4为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中顶盖安置箱的仰视图。图中:顶盖安置箱1、冷却液箱2、铜导热管3、散热片4、冷气抽气管5、第一风机6、送气管7、软管8、塑料三角条9、双面胶10、排气孔11、LED照明灯12、抽气罩13、第一热气抽气管14、第二热气抽气管15、第二风机16、排风风道17、烟雾传感器18、单片机19、警报器20、L型固定脚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包括顶盖安置箱1、塑料三角条9和第二风机16,所述顶盖安置箱1内部顶端设置有冷却液箱2,所述冷却液箱2内部设置有冷气抽气管5,所述冷气抽气管5呈S型走向弯折,所述冷气抽气管5一端贯穿冷却液箱2和顶盖安置箱1延伸到顶盖安置箱1外,所述冷气抽气管5另一端贯穿冷却液箱2连接第一风机6,所述第一风机6通过支架固定于顶盖安置箱1内部左端,所述第一风机6下端连接有送气管7,所述送气管7下端贯穿顶盖安置箱1通过转接阀连接有若干软管8,所述顶盖安置箱1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抽气罩13,所述顶盖安置箱1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二风机16,所述第二风机16左端连接有第二热气抽气管15,所述第二热气抽气管15另一端通过转接头连接有若干第一热气抽气管14,所述第一热气抽气管14另一端连接抽气罩13。所述冷却液箱2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箱2左端设置有加液管,所述冷却液箱2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冷却液箱2内部顶端等距离设置有若干铜导热管3,所述铜导热管3上端贯穿冷却液箱2和顶盖安置箱1,所述铜导热管3上部设置有若干散热片4。所述软管8下部套设有塑料三角条9,所述塑料三角条9横截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塑料三角条9两个直角边面均设置有双面胶10,所述塑料三角条9斜边面设置有若干排气孔11,所述排气孔11另一端连通软管8。所述顶盖安置箱1下端中部设置有LED照明灯12。所述第二风机16上端连接有排风风道17,所述排风风道17上部贯穿顶盖安置箱1延伸到顶盖安置箱1外,所述顶盖安置箱1左端和右端上侧均对称设置有L型固定脚21。所述顶盖安置箱1下端右侧设置有警报器20,所述第二热气抽气管15上设置有烟雾传感器18,所述烟雾传感器18的型号为MQ-2,所述顶盖安置箱1内部底端右侧设置有单片机19,所述单片机19的型号为AT89S52,所述单片机19电性连接第一风机6、LED照明灯12、第二风机16、烟雾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包括顶盖安置箱(1)、塑料三角条(9)和第二风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安置箱(1)内部顶端设置有冷却液箱(2),所述冷却液箱(2)内部设置有冷气抽气管(5),所述冷气抽气管(5)呈S型走向弯折,所述冷气抽气管(5)一端贯穿冷却液箱(2)和顶盖安置箱(1)延伸到顶盖安置箱(1)外,所述冷气抽气管(5)另一端贯穿冷却液箱(2)连接第一风机(6),所述第一风机(6)通过支架固定于顶盖安置箱(1)内部左端,所述第一风机(6)下端连接有送气管(7),所述送气管(7)下端贯穿顶盖安置箱(1)通过转接阀连接有若干软管(8),所述顶盖安置箱(1)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抽气罩(13),所述顶盖安置箱(1)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二风机(16),所述第二风机(16)左端连接有第二热气抽气管(15),所述第二热气抽气管(15)另一端通过转接头连接有若干第一热气抽气管(14),所述第一热气抽气管(14)另一端连接抽气罩(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包括顶盖安置箱(1)、塑料三角条(9)和第二风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安置箱(1)内部顶端设置有冷却液箱(2),所述冷却液箱(2)内部设置有冷气抽气管(5),所述冷气抽气管(5)呈S型走向弯折,所述冷气抽气管(5)一端贯穿冷却液箱(2)和顶盖安置箱(1)延伸到顶盖安置箱(1)外,所述冷气抽气管(5)另一端贯穿冷却液箱(2)连接第一风机(6),所述第一风机(6)通过支架固定于顶盖安置箱(1)内部左端,所述第一风机(6)下端连接有送气管(7),所述送气管(7)下端贯穿顶盖安置箱(1)通过转接阀连接有若干软管(8),所述顶盖安置箱(1)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抽气罩(13),所述顶盖安置箱(1)内部右端设置有第二风机(16),所述第二风机(16)左端连接有第二热气抽气管(15),所述第二热气抽气管(15)另一端通过转接头连接有若干第一热气抽气管(14),所述第一热气抽气管(14)另一端连接抽气罩(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内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箱(2)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箱(2)左端设置有加液管,所述冷却液箱(2)下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冷却液箱(2)内部顶端等距离设置有若干铜导热管(3),所述铜导热管(3)上端贯穿冷却液箱(2)和顶盖安置箱(1),所述铜导热管(3)上部设置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龙军王秀梅伍鸿梁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亿泰纳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