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缓冲器
本技术属于电梯
,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缓冲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电梯作为一种有效的运载工具,其应用普及越来越广泛。但是近年来电梯事故时常发生,对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电梯缓冲装置设计的不够合理。当电梯轿厢发生意外时,轿厢无法控制而快速落至电梯井道底坑,如果缓冲装置不够合理,就会造成安全事故。现在应用于电梯的缓冲器包括机械式与液压式,机械式缓冲器吸收撞击能量效果差,反弹力大,容易折断,液压缓冲器缓冲效果较好,但缓冲器结构强度不够大,安全性不够高,缓冲器容易对较为脆弱的电梯结构造成二次伤害,这种缓冲器存在较大问题,安全性不足,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缓冲效果较好的电梯轿厢缓冲器。一种电梯轿厢缓冲器,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凸台、设置在底座上的缓冲机构及用于承受冲击的支撑板,所述底座朝向支撑板的一端为上端,所述凸台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开设在底座内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缓冲器,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1)、凸台(2)、设置在底座(1)上的缓冲机构(3)及用于承受冲击的支撑板(4),所述底座(1)朝向支撑板(4)的一端为上端,所述凸台(2)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开设在底座(1)内的空腔(5)及凸台(2)的上端面上开设连通至空腔(5)的通孔(6),所述空腔(5)内布满液压油(7),所述空腔(5)内设置有一个压板(8),所述通孔(6)内设置有一个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一端位于空腔(5)内并固定设置在压板(8)的上端面上,支撑柱(9)的另一端穿过通孔(6)位于凸台(2)外部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电梯轿厢缓冲器,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1)、凸台(2)、设置在底座(1)上的缓冲机构(3)及用于承受冲击的支撑板(4),所述底座(1)朝向支撑板(4)的一端为上端,所述凸台(2)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开设在底座(1)内的空腔(5)及凸台(2)的上端面上开设连通至空腔(5)的通孔(6),所述空腔(5)内布满液压油(7),所述空腔(5)内设置有一个压板(8),所述通孔(6)内设置有一个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一端位于空腔(5)内并固定设置在压板(8)的上端面上,支撑柱(9)的另一端穿过通孔(6)位于凸台(2)外部并固定设置在支撑板(4)的下端面上,所述支撑柱(9)的外周套设有一个缓冲弹簧(10),所述缓冲弹簧(10)上端与支撑板(4)的下端面贴合,缓冲弹簧(10)的下端面与凸台(2)的上端面贴合,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上板(11),所述上板(11)的外周具有向下延伸的挡板(12),所述挡板(12)为圆环形,挡板(12)与上板(11)围合成用于套设在支撑板(4)与凸台(2)外周的安装空间(13),所述支撑板(4)下端面与凸台(2)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挡板(12)下端面与底座(1)支架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的直径、凸台(2)的直径、安装空间(13)的直径三者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向底座(1)上端面延伸的挡环(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14)的斜面与底座(1)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技术研发人员:毕成,朱俊华,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