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自锁定椎间融合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假体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自锁定椎间融合器装置。
技术介绍
椎间融合术是切除病变椎间盘,以此来减轻或彻底释放突出物所造成的压力,同时需提供融合固定来维持椎间高度。现有的可调椎间融合器中,其调节方式多是预先调整好后植入体内,操作较复杂,虽然可以实现角度和高度的调节,但要提前调试,且需外加螺钉固定,增加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自锁定椎间融合器装置,便于植入,在椎间撑开形成固定,降低了手术难度。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的自锁定椎间融合器装置,包括弹性机构,弹性机构设置在外壳内,弹性机构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融合板和下融合板卡接连接,弹性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收口板,收口板通过螺纹杆控制旋入/旋出外壳的深度,弹性机构的弹性变化量大于融合器装置高度的变化量,通过调节收口板与弹性机构的配合深度实现对椎间融合器高度的控制。 >具体的,弹性机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的自锁定椎间融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机构(1),弹性机构(1)设置在外壳(5)内,弹性机构(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融合板(4-1)和下融合板(4-2)卡接连接,弹性机构(1)的一端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收口板(2),收口板(2)通过螺纹杆(3)控制旋入/旋出外壳(5)的深度,弹性机构(1)的弹性变化量大于融合器装置高度的变化量,通过调节收口板(2)与弹性机构(1)的配合深度实现对椎间融合器高度的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自锁定椎间融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机构(1),弹性机构(1)设置在外壳(5)内,弹性机构(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融合板(4-1)和下融合板(4-2)卡接连接,弹性机构(1)的一端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收口板(2),收口板(2)通过螺纹杆(3)控制旋入/旋出外壳(5)的深度,弹性机构(1)的弹性变化量大于融合器装置高度的变化量,通过调节收口板(2)与弹性机构(1)的配合深度实现对椎间融合器高度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自锁定椎间融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机构(1)的宽度为4~14mm,高度为5~13mm,上下角度变形为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自锁定椎间融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机构(1)的弹性变化量为2~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的自锁定椎间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张童童,董恩纯,李涤尘,康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