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06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包括如下步骤:A1采摘;A2摊青;A3第一次炒制;A4混合窖制;A5第二次炒制;A6集香;A7加压增香;A8保存。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取的花茶茶香浓郁,香味持久绵长,口感丰富醇厚,同时兼具温肾健胃、行气散结、清热凉血等功效。

A kind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trong fragrant flower tea with Litsea cubeba as the main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中国北方人喜爱。花茶主要以山苍子花、红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珠兰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山苍子,性味辛、微苦,有香气,无毒。其花、果、叶、枝均具有天然精油成分,芳香独特,且均可供药用,具有温肾健胃,行气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胃痛呕吐及无名肿毒等症。山苍子叶中含有α-罗勒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醇-3和橙花椒醇等多种挥发油成分,具有很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同时还具有理气散结、解毒消肿和止血的功效;山苍子花清新典雅,花香袭人,人们在采集山苍子花后风干入药就能治疗人类的胃寒胃痛,而且能缓解人类的腹泻和呕吐;山苍子果实含有大量的柠檬醛,能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并且山苍子果实对黄曲霉素也有一定的作用。板蓝根是一种常用中草药,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能,大青叶为其叶片,主治流行感冒、腮腺炎、乙型脑炎、脑脊髓膜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咽候肿痛。其水煎剂对金黄色、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甚至还可以抗杀钩端螺体。最近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大青叶具有防癌作用。常饮大青叶茶,不仅解渴滋润、清热去火,还能防病治病。专利文件CN106962540A公开了“一种山苍子窨制茶叶工艺及应用”,该专利技术通过对山苍子叶进行三次窨制,加工制成了一种山苍子茶叶,但其具有窨制时间长等缺点,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专利文件CN1969646B公开了“利用大青叶制作的茶叶及其制备工艺”,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大青叶制作的茶叶及其制备工艺,但其具味道单一,香味不足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通过将山苍子叶和大青叶混合炒制后,添加山苍子花和山苍子果经混合窖制、再次炒制后,将收集到的山苍子叶、花、果和大青叶的香气与花茶进行加压融合,增加茶叶中的香气,使得花茶成品清新香甜,香气浓郁持久,口感丰富醇厚,同时具有山苍子温肾健胃、行气散结、清热解毒等功效,并且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1、采摘:摘取新鲜的山苍子叶、山苍子花、山苍子果和大青叶;A2、摊青:将山苍子叶和大青叶分别摊放在摊青间内,在摊青厚度1~4cm和温度30~45℃的条件下,摊青处理6~12h,期间每隔30~60min轻轻翻动一次;A3、第一次炒制:将经过步骤A2处理的山苍子叶和大青叶以质量比为5~10:1~3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置于炒茶机中,于70~80℃条件下进行炒茶处理,炒至含水量为60~65%时取出,即得花茶粗制品;A4、混合窖制:以花茶粗制品:山苍子果:山苍子花的质量比为8~12:1~2:1~2取量并混合均匀,于20~30℃条件下窖制24h,结束后筛除其中的山苍子花和山苍子果;A5、第二次炒制:将经过步骤A4处理的花茶粗制品置于炒茶机中,于80~90℃条件下进行炒茶处理,炒至含水量为1~6%时取出,即得花茶半成品;A6、集香:再次选取新鲜的山苍子花、山苍子叶、山苍子果和大青叶,按照1:0~1:0~1:0~1的质量比加入花香收集装置中,真空条件下进行香气收集;A7、加压增香:将步骤A6收集得到的香气,通过花茶印香装置与步骤A5中得到的花茶半成品进行加压融合,增加花茶香气的浓郁程度;A8、保存:将经过步骤A7处理的花茶密封包装,0~5℃冷藏保存,即得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成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2摊青中,山苍子叶和大青叶分别在摊青厚度为3cm和摊青温度为35℃条件下,摊青处理10h,期间每隔30min轻轻翻动一次。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3第一次炒制中,山苍子叶和大青叶的混合比例为8:2,炒制温度为75℃,炒至剩余含水量为6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4混合窖制中,以花茶粗制品:山苍子果:山苍子花的质量比为10:1.5:1.5取量并混合均匀,于25℃条件下进行窖制。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5第二次炒制中,炒制温度为85℃,剩余含水量为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6中的花香收集装置包括处理筒、上盖和储气筒,所述处理筒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真空泵,真空泵上还包括有压力表,所述处理筒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蜂窝孔网架,所述上盖顶部外壁焊接有花香抽气管,且花香抽气管设有压力阀,花香抽气管顶端密封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一端连接有抽气机,抽气机一端与储气筒的进气口密封连接,所述处理筒内壁还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弧形板,且弧形板一侧外壁嵌接有磁板,磁板与处理筒内壁吸附连接;所述弧形板一侧外壁设有交错分布的刃条。进一步地,所述花香收集装置的上盖顶部外壁还设有导管,导管一侧外壁设有控制阀;所述导管远离上盖的一端密封连接有冷凝管,且冷凝管底端设有止水阀。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筒顶端焊接有取气管,取气管内也设有控压阀。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筒和上盖之间螺纹连接,且处理筒和上盖之间还垫有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7中的花茶印香装置包括储气筒、印香筒和印香筒上盖,所述储气筒顶部外壁密封固定安装有取气管,取气管顶端密封连接有抽气管,抽气管一端密封连接有抽气机,印香筒上盖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抽气机与进气管之间密封连接有输气管,所述印香筒一侧外壁设有增压泵,且增压泵上还包括有压力调节阀,所述印香筒底部内壁还固定安装有液压机,液压机的液压杆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印香板,所述第一印香板上开有多个圆形印香槽。进一步地,所述印香筒一侧外壁设有加热机,且加热机的加热板固定在印香筒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取气管内还设有压力阀,进气管内设有单向气阀。进一步地,所述印香筒和印香筒上盖螺纹连接,且印香筒和印香筒上盖之间还设有密封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通过将山苍子叶和大青叶混合炒制后,添加山苍子花和山苍子果经混合窖制、再次炒制后,将收集到的山苍子叶、花、果和大青叶的香气与花茶进行加压融合,增加茶叶中的香气,使得花茶成品清新香甜,香气浓郁持久,口感丰富醇厚,同时具有山苍子温肾健胃、行气散结、清热解毒等功效,并且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的花香收集装置中,通过真空泵先将收集筒内多余气体抽出的设置,使得装置在利用抽气机抽取花香时不会受到空气的影响,从而降低花香浓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真空泵、辅助机构内的齿刃以及抽气机相互配合的设置,使得处理筒内的压力增强,花瓣或叶片被压迫到刃条上破碎,从而使得花香散发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1、采摘:摘取新鲜的山苍子叶、山苍子花、山苍子果和大青叶;/nA2、摊青:将山苍子叶和大青叶分别摊放在摊青间内,在摊青厚度1 ~ 4 cm和温度30 ~45℃的条件下,摊青处理6 ~ 12 h,期间每隔30 ~ 60 min轻轻翻动一次;/nA3、第一次炒制:将经过步骤A2处理的山苍子叶和大青叶以质量比为5 ~ 10:1 ~ 3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置于炒茶机中,于70 ~ 80℃ 条件下进行炒茶处理,炒至含水量为60 ~65%时取出,即得花茶粗制品;/nA4、混合窖制:以花茶粗制品:山苍子果:山苍子花的质量比为8 ~ 12:1 ~ 2:1 ~ 2取量并混合均匀,于20 ~ 30℃条件下窖制24 h,结束后筛除其中的山苍子花和山苍子果;/nA5、第二次炒制:将经过步骤A4处理的花茶粗制品置于炒茶机中,于80 ~ 90 ℃条件下进行炒茶处理,炒至含水量为1 ~ 6%时取出,即得花茶半成品;/nA6、集香:再次选取新鲜的山苍子花、山苍子叶、山苍子果和大青叶,按照1:0 ~ 1:0 ~1:0 ~ 1的质量比加入花香收集装置中,真空条件下进行香气收集;/nA7、加压增香:将步骤A6收集得到的香气,通过花茶印香装置与步骤A5中得到的花茶半成品进行加压融合,增加花茶香气的浓郁程度;/nA8、保存:将经过步骤A7处理的花茶密封包装,0 ~ 5℃冷藏保存,即得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采摘:摘取新鲜的山苍子叶、山苍子花、山苍子果和大青叶;
A2、摊青:将山苍子叶和大青叶分别摊放在摊青间内,在摊青厚度1~4cm和温度30~45℃的条件下,摊青处理6~12h,期间每隔30~60min轻轻翻动一次;
A3、第一次炒制:将经过步骤A2处理的山苍子叶和大青叶以质量比为5~10:1~3取量并混合均匀,后放置于炒茶机中,于70~80℃条件下进行炒茶处理,炒至含水量为60~65%时取出,即得花茶粗制品;
A4、混合窖制:以花茶粗制品:山苍子果:山苍子花的质量比为8~12:1~2:1~2取量并混合均匀,于20~30℃条件下窖制24h,结束后筛除其中的山苍子花和山苍子果;
A5、第二次炒制:将经过步骤A4处理的花茶粗制品置于炒茶机中,于80~90℃条件下进行炒茶处理,炒至含水量为1~6%时取出,即得花茶半成品;
A6、集香:再次选取新鲜的山苍子花、山苍子叶、山苍子果和大青叶,按照1:0~1:0~1:0~1的质量比加入花香收集装置中,真空条件下进行香气收集;
A7、加压增香:将步骤A6收集得到的香气,通过花茶印香装置与步骤A5中得到的花茶半成品进行加压融合,增加花茶香气的浓郁程度;
A8、保存:将经过步骤A7处理的花茶密封包装,0~5℃冷藏保存,即得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摊青中,山苍子叶和大青叶分别在摊青厚度为3cm和摊青温度为35℃条件下,摊青处理10h,期间每隔30min轻轻翻动一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第一次炒制中,山苍子叶和大青叶的混合比例为8:2,炒制温度为75℃,炒至剩余含水量为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混合窖制中,以花茶粗制品:山苍子果:山苍子花的质量比为10:1.5:1.5取量并混合均匀,于25℃条件下进行窖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5第二次炒制中,炒制温度为85℃,剩余含水量为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山苍子为主的浓香型花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锦婷卢仲柱吴长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秋垄心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