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白绢病抗性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00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甘薯白绢病抗性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病菌分离与活化;2)周转箱灭菌和准备;3)灭菌纱布的准备;4)薯块的准备;5)参试薯块接种;6)调查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科学快速、步骤简单易于操作,仅需要培养皿、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周转箱等常规仪器耗材,各育种单位均能开展鉴定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白绢病菌菌碟接种薯块进行鉴定,抗感表型直观,发病更接近于甘薯储藏期薯库中甘薯块根感染白绢病的实际情况,鉴定结果更加精准可靠。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白绢病菌菌碟接种薯块进行鉴定,该方法的推广使用,对于早期大量快速筛选抗病材料和指导甘薯抗病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A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Sclerotium Blight in sweet pota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薯白绢病抗性鉴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薯白绢病抗性鉴定方法,属于农业植保领域。
技术介绍
甘薯白绢病(southernblightofsweetpotato)是甘薯栽培和贮藏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白绢病病原菌无性阶段被称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菌核属。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在浙江省和福建省发现甘薯白绢病,但未见系统的研究报道。近年来,广东省甘薯产区田块发现疑似白绢病症状的病害,该病害从育苗期直到收获期均可发生,发病田块甘薯产量损失达20%以上,甚至绝收。储藏期间,常导致薯蒂和薯尾腐烂,直接影响甘薯的品质。白绢病菌产生的菌核残留在土壤中,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萌发再侵染多种作物,难以彻底根除,目前生产上有化学药剂防治和选育白绢病抗病品种等主要防治途径。抗病鉴定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基础,目前生产上主要以植株白绢病抗病鉴定方法为主,而储藏条件下薯块白绢病抗病鉴定方法很少,目前有采取薯片接种菌碟的方法进行白绢病抗病鉴定,但是由于给薯块制造较大创面,接种鉴定的结果只能表明甘薯品种薯块的抗扩展性,无法体现薯块在自然储藏状态下的抗病性。因此,建立一种甘薯白绢病精准抗性鉴定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是甘薯白绢病抗病育种的重要条件,而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甘薯白绢病抗性鉴定方法,操作简单,科学高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甘薯白绢病抗性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病菌分离与活化:采集发病薯块,分离纯化甘薯白绢病菌,培养三天备用;2)周转箱灭菌和准备:周转箱洗净晾干后,灭菌自然晾干,铺上保鲜膜;3)灭菌纱布的准备:纱布灭菌后平铺在铺好保鲜膜的周转箱中;4)薯块的准备:选取健康均匀的薯块,每个品种三块,洗净晾干后灭菌,编号,置于周转箱中备用;5)参试薯块接种:打取活化好菌碟,每个薯块均匀接种四个菌碟,在周转箱表面盖上保鲜膜保湿;6)调查评价:接种10天后调查薯块白绢病发病情况,同时利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斑直径,并根据发病轻重将病情指数分级标准划分为0、1、3、5、7、9级共六个等级;所述的病情指数分级标准具体是:0级:整个薯块健康无病症;1级:薯块上无明显菌丝伸展,但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病斑直径≤10mm;3级:薯块上无明显菌丝伸展,但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10mm<病斑直径≤15mm;5级:薯块上有少量菌丝伸展,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15mm<病斑直径≤20mm;7级:薯块上有明显菌丝伸展,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20mm<病斑直径≤25mm;9级:薯块上有明显菌丝伸展,菌丝生长密集,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病斑直径>25mm;根据平均病情指数将品种对甘薯白绢病的抗性分为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四个级别,甘薯白绢病抗性水平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确定:抗病:平均病情指数≤2.0;中抗:2.0<平均病情指数≤4.0;感病:4.0<平均病情指数≤6.0;高感:平均病情指数>6.0。作为改进,所述步骤1)中,从田间采集发病薯块,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甘薯白绢病菌,并经科赫式法则验证后,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三天,备用。作为改进,所述步骤2)、步骤4)中,分别采用浓度为75%的酒精灭菌;步骤3)中纱布用开水煮沸灭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方法科学快速、步骤简单易于操作,仅需要培养皿、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周转箱等常规仪器耗材,各育种单位均能开展鉴定工作。2、本专利技术采用白绢病菌菌碟接种薯块进行鉴定,抗感表型直观,发病更接近于甘薯储藏期薯库中甘薯块根感染白绢病的实际情况,鉴定结果更加精准可靠。3、本专利技术采用白绢病菌菌碟接种薯块进行鉴定,该方法的推广使用,对于早期大量快速筛选抗病材料和指导甘薯抗病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白绢病菌碟接种薯块进行白绢病抗性鉴定的流程图;其中,A图为铺好保鲜膜的周转箱;B图为沸水煮纱布灭菌;C图是用薯块灭菌编号;D图为白绢病菌菌碟接种薯块;E图为接种白绢病菌后薯块置于周转箱并覆盖保鲜膜;F图为10d后发病的薯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甘薯白绢病抗性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病菌分离与活化:从田间采集发病薯块,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甘薯白绢病菌,并经科赫式法则验证后,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具体制备方法:马铃薯先洗净去皮,再称取200g马铃薯切成小块,加水煮沸20~30分钟至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八层纱布过滤,加热,添加16g琼脂,继续加热搅拌混匀,待琼脂溶解完后,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稍冷却后再补足水分至1000毫升,分装三角瓶,盖上棉塞和牛皮纸并以橡皮筋扎紧瓶口,置于121℃高压灭菌锅中灭菌15min即可),于26℃生化培养箱中培养三天,备用;2)周转箱灭菌和准备:准备周转箱洗净晾干后,采用浓度为75%的酒精灭菌自然晾干,铺上保鲜膜;3)灭菌纱布的准备:纱布用开水煮沸,自然冷却后挤出多余水分,平铺在铺好保鲜膜的周转箱中;4)薯块的准备:选取健康均匀的薯块,每个品种三块,洗净自然晾干后采用浓度为75%的酒精喷湿灭菌,自然晾干,编号,置于周转箱中备用;5)参试薯块接种:打取活化好的平板菌落边缘新鲜菌碟(直径为0.6cm),每个薯块均匀接种四个菌碟,在周转箱表面盖上两层保鲜膜以保湿;6)调查评价:接种10天后调查薯块白绢病发病情况,利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斑直径,并根据发病情况及病斑直径,将病情指数分级标准划分为0、1、3、5、7、9级共6个等级;所述的病情指数分级标准是:0级:整个薯块健康无病症;1级:薯块上无明显菌丝伸展,但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病斑直径≤10mm;3级:薯块上无明显菌丝伸展,但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10mm<病斑直径≤15mm;5级:薯块上有少量菌丝伸展,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15mm<病斑直径≤20mm;7级:薯块上有明显菌丝伸展,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20mm<病斑直径≤25mm;9级:薯块上有明显菌丝伸展,菌丝生长密集,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病斑直径>25mm;根据平均病情指数(本实施例中每个品种的白绢病平均病情指数为12个菌碟接种薯块后调查得到的病情指数相加再除以12)将各品种对甘薯白绢病的抗性分为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四个级别,甘薯白绢病抗性水平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确定:抗病:平均病情指数≤2.0;中抗:2.0<平均病情指数≤4.0;...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薯白绢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病菌分离与活化:采集发病薯块,分离纯化甘薯白绢病菌,培养三天备用;/n2)周转箱灭菌和准备:周转箱洗净晾干后,灭菌自然晾干,铺上保鲜膜;/n3)灭菌纱布的准备:纱布灭菌后平铺在铺好保鲜膜的周转箱中;/n4)薯块的准备:选取健康均匀的薯块,每个品种三块,洗净晾干后灭菌,编号,置于周转箱中备用;/n5)参试薯块接种:打取活化好菌碟,每个薯块均匀接种四个菌碟,在周转箱表面盖上保鲜膜保湿;/n6)调查评价:接种10天后调查薯块白绢病发病情况,同时利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斑直径,并根据发病轻重将病情指数分级标准划分为0、1、3、5、7、9级共六个等级;/n所述的病情指数分级标准具体是:/n0级:整个薯块健康无病症;/n1级:薯块上无明显菌丝伸展,但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病斑直径≤10mm;/n3级:薯块上无明显菌丝伸展,但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10mm<病斑直径≤15mm;/n5级:薯块上有少量菌丝伸展,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15mm<病斑直径≤20mm;/n7级:薯块上有明显菌丝伸展,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20mm<病斑直径≤25mm;/n9级:薯块上有明显菌丝伸展,菌丝生长密集,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病斑直径>25mm;/n根据平均病情指数将品种对甘薯白绢病的抗性分为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四个级别,甘薯白绢病抗性水平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确定:/n抗病:平均病情指数≤2.0;/n中抗:2.0<平均病情指数≤4.0;/n感病:4.0<平均病情指数≤6.0;/n高感:平均病情指数>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白绢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病菌分离与活化:采集发病薯块,分离纯化甘薯白绢病菌,培养三天备用;
2)周转箱灭菌和准备:周转箱洗净晾干后,灭菌自然晾干,铺上保鲜膜;
3)灭菌纱布的准备:纱布灭菌后平铺在铺好保鲜膜的周转箱中;
4)薯块的准备:选取健康均匀的薯块,每个品种三块,洗净晾干后灭菌,编号,置于周转箱中备用;
5)参试薯块接种:打取活化好菌碟,每个薯块均匀接种四个菌碟,在周转箱表面盖上保鲜膜保湿;
6)调查评价:接种10天后调查薯块白绢病发病情况,同时利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斑直径,并根据发病轻重将病情指数分级标准划分为0、1、3、5、7、9级共六个等级;
所述的病情指数分级标准具体是:
0级:整个薯块健康无病症;
1级:薯块上无明显菌丝伸展,但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病斑直径≤10mm;
3级:薯块上无明显菌丝伸展,但薯块表面有水渍状病斑,10mm<病斑直径≤15mm;
5级:薯块上有少量菌丝伸展,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静谢逸萍孙厚俊张成玲马居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