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快捷开启油罐盖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996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57
一种安全快捷开启油罐盖子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盖塞,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上板、中板和下板,所述上板、盖塞、中板和下板依次排列且中部插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包括外轴和内轴,所述外轴底部与第一固定块连接,所述内轴顶部与横块连接,所述下板下端中部与底槽连接,所述下板上下两内侧开有轨道,所述轨道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弹簧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通过连接块与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外侧与凸块连接,所述中板上开有孔洞,所述中板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底端安装有中空轴,所述平台上侧与若干第三固定块连接,所述上板四周开有凹槽,所述上板上侧开有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便捷高效,装卸方便,密封性好。

A device for opening the cover of oil tank safely and quick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快捷开启油罐盖子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储油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快捷开启油罐盖子的装置。
技术介绍
储油罐是一种储存油品的容器。油库的主要设施。在管道运输中是输油管的油源接口。按建筑特点可分为地上油罐、地下油罐和山洞油罐。转运油库、分配油库及企业附属油库一般宜选用地上油罐,而具有战略意义的储备油库及军用油库常选用山洞油罐、地下油罐和半地下油罐。按材质可分为非金属油罐和金属油罐两大类。非金属油罐包括钢筋混凝土油罐以及用于军队野战油库的耐油橡胶软体油罐、玻璃钢油罐和塑料油罐等。金属油罐按形状又可分为立式圆柱形、卧式圆柱形和球形等三种。金属油罐因造价低、不易渗漏、施工方便、维护容易而得到广泛使用。例如,专利号为201620284592.9的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储油罐盖,包括呈多棱柱形软盖体,所述软盖体为中空,所述软盖体设有充气孔,所述软盖体下端设有细绳,所述细绳连接有重物。使用这种储油罐盖虽然可以与对应罐口之间能够进行无缝对接,使得储油罐盖的密封性能好,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较长将储油罐盖取出,并可能使储油罐或油罐盖子被破坏,从而使得密封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启油罐盖子的装置,使用这种装置可以快速将油罐盖子开启,同时,也可以防止油罐或油罐盖子被破坏导致密封性变差,使用便捷高效,安全性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快捷开启油罐盖子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盖塞,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上板、中板和下板,所述上板、盖塞、中板和下板依次排列且中部插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包括外轴和内轴,所述外轴底部与第一固定块连接,所述内轴顶部与横块连接,所述下板下端中部与底槽连接,所述下板上下两内侧开有轨道,所述轨道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弹簧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通过连接块与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外侧与凸块连接,所述中板上开有孔洞,所述中板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底端安装有中空轴,所述平台上侧与若干第三固定块连接,所述上板四周开有凹槽,所述上板上侧开有凹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轴与内轴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板、盖塞与外轴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个连接轴与凸块最大长度大于盖塞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轴的内径大于等于底槽的内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板底端、盖塞边缘底端和下板上端安装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板侧边安装有卡扣,所述盖塞侧边安装有卡槽。由于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使用前将装置本体和盖塞放入油罐口,利用上板和下板将盖塞塞住油罐口,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需要打开油罐口时,利用下板的支撑作用,中板顶住盖塞下底面向上运动,同时上板利用卡扣与卡槽将盖塞向上提,可以快速将盖塞取出油罐口,使用便捷高效,安全性高,密封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安全快捷开启油罐盖子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转轴的剖视图。图3是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图5是中板的俯视图。图6是上板的俯视图。图中:1为装置本体,2为上板,3为盖塞,4为下板,5为中板,6为转轴,7为外轴,8为内轴,9为横块,10为第一固定块,11为连接轴,12为凸块,13为轨道,14为第二固定块,15为弹簧,16为滑块,17为连接块,18为底槽,19为凹腔,20为凹槽,21为中空轴,22为孔洞,23为卡扣,24为卡槽,25为橡胶垫,26为第三固定块,27为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安全快捷开启油罐盖子的装置,由装置本体1和盖塞3构成,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上板2、中板5和下板4,所述上板2、盖塞3、中板5和下板4依次排列且中部插装有转轴6,如图2所示,所述转轴6包括外轴7和内轴8,如图3所示,所述外轴7底部与第一固定块10连接,所述内轴8顶部与横块9连接,所述下板4下端中部与底槽18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下板4上下两内侧开有轨道13,所述轨道13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通过弹簧15与滑块16连接,所述滑块16通过连接块17与连接轴11连接,所述连接轴11外侧与凸块12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中板5上开有孔洞22,所述中板5包括平台27,所述平台27底端安装有中空轴21,所述平台27上侧与若干第三固定块26连接,如图6所示,所述上板2四周开有凹槽20,所述上板2上侧开有凹腔19。横块9可以与凹腔19卡接,通过横块9将第一固定块10从底槽18中向上提时,利用上板2可以方便地提拉第一固定块10,使用便捷高效;当第一固定块10向上运动到连接块17中时,连接轴11向外侧移动,当第一固定块10置于底槽18中时,通过弹簧15可以将连接轴11恢复原样,第一固定块10可以带动中空轴21同时向上运动,从而带动第三固定块26向上运动,进而可以将盖塞向上顶,使用便捷高效。如图2所示,所述外轴7与内轴8螺纹连接。内轴8可以在外轴7内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横块9转动,使用便捷。如图3所示,所述上板2、盖塞3与外轴7螺纹连接。上板2、盖塞3、中板5和下板4可以在外轴7上转动,从而可以使盖塞3塞住油罐口或从油罐口中拿出,使用效率高。如图3所示,所述两个连接轴11与凸块12最大长度大于盖塞3的直径。两个连接轴11与凸块12构成的下板4最大长度大于盖塞3的直径可以在取盖塞3时,下板4起到支撑作用,利用平台27上的第三固定块26顶着盖塞3向上运动,使用便捷高效。如图3所示,所述中空轴21的内径大于等于底槽18的内径。底槽18中的第一固定块10可以在中空轴21内运动,从而可以带动平台27向上运动,进而使得第三固定块26顶着盖塞3向上运动,使用方便。如图1所示,所述上板2底端、盖塞3边缘底端和下板4上端安装有橡胶垫25。橡胶垫25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不当损坏油罐口或盖塞3,安全性高,同时也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如图1所示,所述上板2侧边安装有卡扣23,所述盖塞3侧边安装有卡槽24。在取出盖塞3时,将卡扣23与卡槽24卡接,向上旋转上板2可以带动盖塞3也向上运动,可以快速地将油罐口打开,使用便捷高效。需要塞住油罐口时,将第一固定块10置于底槽18中,之后将下板4和中板5置于油罐内,盖塞3塞住油罐口,将上板2向下旋转至盖塞3的上表面;需要取出盖塞时,第一步将上板2边缘的卡扣23与盖塞3边缘的卡槽24卡接;第二步通过向上旋转内轴8将第一固定块10向上提拉,第一固定块10上升至连接块17中时,连接轴11与凸块12可以起到支撑作用,第一固定块10继续上升推动平台27上升,第三固定块26可以将盖塞3向外顶;第三步将横块9置于凹腔19中,旋转上板2可以带动盖塞3向上转动出油罐口;第四步将第一固定块10置于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快捷开启油罐盖子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盖塞(3),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上板(2)、中板(5)和下板(4),所述上板(2)、盖塞(3)、中板(5)和下板(4)依次排列且中部插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包括外轴(7)和内轴(8),所述外轴(7)底部与第一固定块(10)连接,所述内轴(8)顶部与横块(9)连接,所述下板(4)下端中部与底槽(18)连接,所述下板(4)上下两内侧开有轨道(13),所述轨道(13)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通过弹簧(15)与滑块(16)连接,所述滑块(16)通过连接块(17)与连接轴(11)连接,所述连接轴(11)外侧与凸块(12)连接,所述中板(5)上开有孔洞(22),所述中板(5)包括平台(27),所述平台(27)底端安装有中空轴(21),所述平台(27)上侧与若干第三固定块(26)连接,所述上板(2)四周开有凹槽(20),所述上板(2)上侧开有凹腔(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快捷开启油罐盖子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盖塞(3),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上板(2)、中板(5)和下板(4),所述上板(2)、盖塞(3)、中板(5)和下板(4)依次排列且中部插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包括外轴(7)和内轴(8),所述外轴(7)底部与第一固定块(10)连接,所述内轴(8)顶部与横块(9)连接,所述下板(4)下端中部与底槽(18)连接,所述下板(4)上下两内侧开有轨道(13),所述轨道(13)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通过弹簧(15)与滑块(16)连接,所述滑块(16)通过连接块(17)与连接轴(11)连接,所述连接轴(11)外侧与凸块(12)连接,所述中板(5)上开有孔洞(22),所述中板(5)包括平台(27),所述平台(27)底端安装有中空轴(21),所述平台(27)上侧与若干第三固定块(26)连接,所述上板(2)四周开有凹槽(20),所述上板(2)上侧开有凹腔(1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杰汤明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恒方大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