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江林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898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前脚组,前脚组通过下折叠关节与后脚组、下手把组连接,下手把组通过上折叠关节与上手把组连接,下手把组和前脚组之间设有座位组,下手把组通过铰接件与座位组连接,座位组上设有与前脚组和后脚组连接的连杆机构,通过控制上手把组上的开关机构解锁上折叠关节,再通过折叠上手把组带动联动装置实现下折叠关节解锁,通过折叠下把手组使相应连杆带动座位组、前脚组折叠,另外通过设置上折叠关节和下折叠关节内部设置弹性元件实现复位,相对于现有折叠童车采用复杂的机构或操作进行联动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折叠童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A foldable baby carri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童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童车。
技术介绍
现在童车已成为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虽然市场上的童车一般都能进行折叠或展开,但是现有的童车折叠结构复杂,零件繁多,使得童车折叠或展开时都需要进行繁琐的步骤,需要分别单独解锁各折叠装置才能实现童车的折叠动作,因此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可折叠童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可折叠童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童车,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脚组11,所述的前脚组11通过下折叠关节3与后脚组12、下手把组14连接,所述的下手把组14通过上折叠关节2与上手把组15连接,所述的下手把组14和前脚组11之间设有座位组13,所述下手把组14通过铰接件141与座位组13连接。所述座位组13上设有与前脚组11和后脚组12连接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转动杆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童车,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脚组(11),所述的前脚组(11)通过下折叠关节(3)与后脚组(12)、下手把组(14)连接,所述的下手把组(14)通过上折叠关节(2)与上手把组(15)连接,所述的下手把组(14)和前脚组(11)之间设有座位组(13),所述下手把组(14)通过铰接件(141)与座位组(13)连接;/n所述座位组(13)上设有与前脚组(11)和后脚组(12)连接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转动杆(45);/n所述第一连杆(41),前端与前脚组(11)中部铰接,后端与转动杆(45)下端前部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童车,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脚组(11),所述的前脚组(11)通过下折叠关节(3)与后脚组(12)、下手把组(14)连接,所述的下手把组(14)通过上折叠关节(2)与上手把组(15)连接,所述的下手把组(14)和前脚组(11)之间设有座位组(13),所述下手把组(14)通过铰接件(141)与座位组(13)连接;
所述座位组(13)上设有与前脚组(11)和后脚组(12)连接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转动杆(45);
所述第一连杆(41),前端与前脚组(11)中部铰接,后端与转动杆(45)下端前部铰接;
所述第二连杆(42),上端与座位组(13)前端铰接,下端与前脚组(11)上端铰接;
所述第三连杆(43),上端、铰接件(141)和座位组(13)后端为三者同轴铰接,下端与转动杆(45)上端铰接;
所述转动杆(45),上端与第三连杆(43)下端铰接,下端后部与后脚组(12)的中部铰接;
所述的上折叠关节(2)包括与下手把组(14)上端连接的折弯下枢接部(21)、及与上手把组(15)下端连接的折弯上枢接部(22)、及用于限制折弯下枢接部(21)和折弯上枢接部(22)两者相对转动的上折叠锁定机构;
所述的下折叠关节(3)包括与前脚组(11)上端连接的前脚枢接部(31)、及与后脚组(12)上端连接的后脚枢接部(32)、及与下手把组(14)下端连接的下手把枢接部(33)、及用于限制后脚枢接部(32)和下手把枢接部(33)两者相对转动的下折叠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折叠关节(2)与下折叠关节(3)之间设有联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折弯下枢接部(21)下端的收车滑块(38)、及设置在折弯下枢接部(21)下端用于限制收车滑块(38)滑动的固定件(381)、及设置在折弯上枢接部(22)下端配合收车滑块(38)插入的收车滑槽(322)、及两端分别与收车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林
申请(专利权)人:徐江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