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27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婴幼儿载体,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侧架之间的支撑组件,各侧架具有展开和收折状态,所述两套车脚组件包括:前脚组件,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前立柱和第二前立柱;后脚组件,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所述两套折叠组件包括:上围折叠组件;下围折叠组件;展开状态下,两套车脚组件相互远离,两套折叠组件展开;收折状态下,两套车脚组件相互靠近,两套折叠组件折叠收纳在两套车脚组件之间。本实施例提供的婴幼儿载体,使得折叠后的婴幼儿载体占用空间大幅度减小,便于携带。

Infant c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幼儿载体
本技术涉及折叠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婴幼儿载体。
技术介绍
由于折叠装置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将其应用在婴幼儿载体后,可以实现展开或折叠,能节省放置的空间,这种折叠功能的婴幼儿载体有上述优点,而备受欢迎。但是,现有的婴幼儿载体收合折叠后车辆体积较大,仍占用较大空间,不便于收放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婴幼儿载体不便收放和携带的问题,提供一种婴幼儿载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婴幼儿载体,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侧架之间的支撑组件,各侧架具有展开和收折状态,所述各侧架包括两套车脚组件和两套折叠组件,所述两套车脚组件包括:前脚组件,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前立柱和第二前立柱;后脚组件,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所述两套折叠组件包括:上围折叠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前立柱和第一后立柱铰接,且在侧架状态改变过程中分别与所述第二前立柱和所述第二后立柱联动;下围折叠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前立柱和第二后立柱铰接,且在侧架状态改变过程中分别与所述第一前立柱和所述第一后立柱联动;展开状态下,两套车脚组件相互远离,两套折叠组件展开;收折状态下,两套车脚组件相互靠近,两套折叠组件折叠收纳在两套车脚组件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车脚组件中的两根立柱并排布置且滑动配合,侧架在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折状态过程中两根立柱相对运动使得所在的车脚组件伸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车脚组件中的两根立柱中,其中一根立柱上安装有滑动件,另一根立柱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折叠组件中包括两根相互铰接的围杆,其中一围杆与前车脚组件中相应的立柱铰接,另一根围杆与后车脚组件中相应的立柱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围杆与所连接的车脚组件之间还设有联动杆,其中:与所述第一前立柱铰接的围杆为第一上围杆,该第一上围杆与所述第二前立柱之间铰接有第一联动杆;与所述第二前立柱铰接的围杆为第一下围杆,该第一下围杆与所述第一前立柱之间铰接有第二联动杆;与所述第一后立柱铰接的围杆为第二上围杆,该第二上围杆与所述第二后立柱之间铰接有第三联动杆;与所述第二后立柱铰接的围杆为第二下围杆,该第二下围杆与所述第一后立柱之间铰接有第四联动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围杆和所述第二上围杆相互铰接且构成所述上围折叠组件,侧架在收折过程中,所述第一上围杆和所述第二上围杆的铰接部位向下运动;所述第一下围杆和所述第二下围杆相互铰接且构成所述下围折叠组件,侧架在收折过程中,所述第一下围杆和所述第二下围杆的铰接部位向上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立柱上安装有滑动套,所述第二前立柱的顶部与所述滑动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前立柱的底部安装有前轮;所述第一上围杆铰接在所述第一前立柱的顶部,所述第一联动杆一端与第一上围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前立柱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下围杆铰接在所述第二前立柱的底部,所述第二联动杆一端与第一下围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前立柱的底部铰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侧架上安装有用于将侧架保持在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所处侧架的如下位置的至少一处: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一前立柱和所述第二前立柱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一前立柱和所述第一上围杆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二前立柱和所述第一下围杆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一上围杆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前立柱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二联动杆和所述第一下围杆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二联动杆和所述第一前立柱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一后立柱和所述第二后立柱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一后立柱和所述第二上围杆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二后立柱和所述第二下围杆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三联动杆和所述第二上围杆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三联动杆和所述第二后立柱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四联动杆和所述第二下围杆之间;安装并作用在所述第四联动杆和所述第一后立柱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侧架采用前后对称的形变方式,两侧架形变过程中同步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连接在两侧架的前脚组件之间;第二支撑件,连接在两侧架的后脚组件之间;第三支撑件,连接在两侧架的上围折叠组件之间;第四支撑件,连接在两侧架的下围折叠组件之间。本技术提供的婴幼儿载体,车脚组件和折叠组件之间相互联动,实现婴幼儿载体的自由收折与展开,提高整体稳定性,使得折叠后的幼儿载体占用空间大幅度减小,便于携带。本申请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婴幼儿载体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婴幼儿载体由展开至收折转换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婴幼儿载体处于收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侧架;10、车脚组件;11、前脚组件;111、第一前立柱;112、第二前立柱;113、前轮;12、后脚组件;121、第一后立柱;122、第二后立柱;123、后轮;13、滑动件;20、折叠组件;21、上围折叠组件;211、第一上围杆;212、第二上围杆;22、下围折叠组件;221、第一下围杆;222、第二下围杆;23、联动杆;231、第一联动杆;232、第二联动杆;233、第三联动杆;234、第四联动杆。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铰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列实施例中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方位词“顶部”、“底部”、“上”、“下”、“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等均以图1中的方位为准。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幼儿载体,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侧架之间的支撑组件,各侧架具有展开和收折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侧架包括两套车脚组件和两套折叠组件,所述两套车脚组件包括:/n前脚组件,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前立柱和第二前立柱;/n后脚组件,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n所述两套折叠组件包括:/n上围折叠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前立柱和第一后立柱铰接,且在侧架状态改变过程中分别与所述第二前立柱和所述第二后立柱联动;/n下围折叠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前立柱和第二后立柱铰接,且在侧架状态改变过程中分别与所述第一前立柱和所述第一后立柱联动;/n展开状态下,两套车脚组件相互远离,两套折叠组件展开;收折状态下,两套车脚组件相互靠近,两套折叠组件折叠收纳在两套车脚组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载体,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侧架之间的支撑组件,各侧架具有展开和收折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侧架包括两套车脚组件和两套折叠组件,所述两套车脚组件包括:
前脚组件,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前立柱和第二前立柱;
后脚组件,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后立柱和第二后立柱;
所述两套折叠组件包括:
上围折叠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前立柱和第一后立柱铰接,且在侧架状态改变过程中分别与所述第二前立柱和所述第二后立柱联动;
下围折叠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前立柱和第二后立柱铰接,且在侧架状态改变过程中分别与所述第一前立柱和所述第一后立柱联动;
展开状态下,两套车脚组件相互远离,两套折叠组件展开;收折状态下,两套车脚组件相互靠近,两套折叠组件折叠收纳在两套车脚组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体,其特征在于,同一车脚组件中的两根立柱并排布置且滑动配合,侧架在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收折状态过程中两根立柱相对运动使得所在的车脚组件伸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载体,其特征在于,同一车脚组件中的两根立柱中,其中一根立柱上安装有滑动件,另一根立柱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幼儿载体,其特征在于,同一折叠组件中包括两根相互铰接的围杆,其中一围杆与前车脚组件中相应的立柱铰接,另一根围杆与后车脚组件中相应的立柱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幼儿载体,其特征在于,各围杆与所连接的车脚组件之间还设有联动杆,其中:
与所述第一前立柱铰接的围杆为第一上围杆,该第一上围杆与所述第二前立柱之间铰接有第一联动杆;
与所述第二前立柱铰接的围杆为第一下围杆,该第一下围杆与所述第一前立柱之间铰接有第二联动杆;
与所述第一后立柱铰接的围杆为第二上围杆,该第二上围杆与所述第二后立柱之间铰接有第三联动杆;
与所述第二后立柱铰接的围杆为第二下围杆,该第二下围杆与所述第一后立柱之间铰接有第四联动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幼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围杆和所述第二上围杆相互铰接且构成所述上围折叠组件,侧架在收折过程中,所述第一上围杆和所述第二上围杆的铰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松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日星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